渠楠木棉花班的學員們在池塘的湖心島嘗試堆肥和有機蔬菜種植。黎曉亞攝
白頭葉猴。梁霽鵬攝
渠楠的自然景觀。宋晴川攝
在靠近中越邊境的壯族村寨裡,當地村民在政府部門和公益組織的指導下,成功運營起白頭葉猴自然教育基地。他們立足於本地的生物文化多樣性,向大家傳遞自然生態知識與和諧共處的理念。渠楠社群保護地守護人與自然共同家園的做法,不僅得到政府的認可,被授予“自然保護小區”,還使村民透過共同管理,凝聚人心,重燃對傳統文化以及社群發展的信心。
壯家風水林
渠楠,一個地處廣西崇左市扶綏縣內的、有百餘戶人家的壯族村寨,依然保留著壯族傳統的風俗和文化,風水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之一。
在喀斯特石山的壯族聚居區,風水林幾乎是每個村莊的標配,其健康狀況和外貌景觀被認為與村莊的福祉緊密相連。從生態保護的視角來看,風水林在保護水源、防止該地區特有的滑坡滾石等自然災害上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也成為許多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庇護所。
渠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宛若盆景的石山上還保留著相對較為完整的石山季雨林,是白頭葉猴、獼猴、蛤蚧、蟒蛇、果子狸、林麝、白鷳等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過去這些森林曾因開荒、砍柴、燒炭等受到破壞,現在已被納入生態公益林而得到恢復。
渠楠的風水林共有三片,其中兩處是土地廟和神龍廟的所在地。這裡的人們相信,守護好風水林,尊重自己所居住的土地上的各類神靈,則神靈也會同樣保佑他們風調雨順、平安健康。反之,若在風水林中做任何不潔(如大小便)或破壞的行為,則會遭到報應。
渠楠的北部邊界緊鄰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岜盆片區,渠楠將整個村莊範圍都視為社群保護地來加以管理,多群葉猴的家就在保護區與村莊之間。2019年11月,一家公益組織——美境自然的最新調查顯示,社群保護地內共記錄到白頭葉猴31群249只。
白頭葉猴是中國特有的全球極瀕危物種,渠楠是其重要的棲息地,渠楠所在的中越喀斯特廊道地區,更是位於全球極為重要的印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該區域以種類豐富、特有性高的植物和靈長類物種著稱。對渠楠的男女老少而言,經常光顧屋前房後石山的白頭葉猴是生活中的一員,村民們熟悉白頭葉猴的一舉一動、活動範圍、喜愛吃的食物和各種習性。
得到政府認可
正因為白頭葉猴的重要性以及棲息環境都是老百姓的集體林,因此,當地林業部門與保護區一直希望能在保護上獲得村民的有力支援。2014年底,在保護區與當地公益組織的協助下,渠楠屯委在全體村民事先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自籌自建自管理保護地,並按照《廣西森林和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小區建設管理辦法》在扶綏縣林業局備案,以自然保護小區的形式獲得了縣林業局的掛牌認可。同時,全村也都同意被外界認可為社群保護地,並在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的WCMC保護地資料庫中進行註冊。
其實,無論是“自然保護小區”還是“社群保護地”,都是外來的概念與新名詞。真正推動村民這麼做的內生驅動力,還是對可持續發展的期待以及對家園的熱愛。由於在渠楠非常容易觀察到白頭葉猴,這裡的生態相對完整,文化豐富多樣,自然與人文景觀都別具特色,因此,當地建立了自然教育基地,接待全國的中小學生來此開展自然體驗和教育活動,以此推動渠楠的綠色發展。2015年1月,自然保護小區掛牌後,教育基地組織了第一次白頭葉猴冬令營,讓村民們對透過自然教育促進社群發展建立了信心。
隨著自然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渠楠每年都接待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訪客,村民的保護行動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許多村民代表從村莊走出去,與其他社群開展交流。每年年底,渠楠都會舉辦自然保護小區掛牌的年度紀念晚會,透過長桌宴和歌舞表演,與鄰村、地方林業部門、保護區等合作伙伴代表,共同慶祝。這些都幫助村民建立起對社群保護地的身份認同感與自豪感。
志願集體巡護
掛牌伊始,渠楠就根據當時保護地記憶體在的威脅,制定了4條村規民約:1,未經允許,嚴禁外人進入保護小區界;2,嚴禁捕獵打鳥,毀林開荒,偷盜自然資源;3,嚴禁在山腳下隨意生火;4,如有發現以上行為,可向保護地巡護隊成員舉報。
從初期爭取外部認可,到後續的日常治理,屯委邁出的每一步,都充分聽取了村民的意見,也因此獲得村民的認可與廣泛參與。與政府自上而下所建立的保護區不同,渠楠社群保護地的管理與決策,並不依賴專職聘用的管護人員、法律和一整套管理制度,而是靠習慣法及村民的共同監督而實現。村民們每天在田間地頭幹活時,一旦看到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時,都會及時報給巡護隊,由巡護隊成員上報屯委解決,如果涉及違法行為,則由屯委聯絡保護區和當地林業部門協助解決。
巡護隊成立最早,主要由年輕人組成,除定期開展志願的集體巡護外,還承擔了村莊的安保任務。2015年巡護隊制止了抓鳥事件9起,盜挖珍貴樹種1起,2016年制止抓鳥11起,2017年制止盜挖樹1起,抓鳥5起,2018年制止抓鳥2起,2019年至今未出現破壞事件。隨著威脅越來越少,巡護隊也改變了工作策略,不再開展集體巡護,而是將社群保護地分片負責到個人,方便又不耽誤日常生產。
為了接待前來參加自然教育活動的外來學生與家庭,15戶家庭將空房拿出來搞接待,併成立了接待戶聯盟,共同制定接待、收費和管理標準,這樣一方面保證了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保證接待的質量。聯盟還將一定比例的收入貢獻村集體,用於渠楠的日常公共事務並接受屯委的監管。
自然教育見成效
渠楠的各類自然體驗與自然教育營課程,都是基於渠楠的生物與文化多樣性,既有觀猴探洞等介紹自然生態系統的部分,又有傳統民俗文化的內容。村民內部組建發展出了兒童青草社、文藝隊、木棉花(自然導賞員)班、生態農業先鋒隊等小團體,並以小團體形式參與自然教育活動。
這些團隊現在除了能提供食宿、後勤、交通等服務外,已能參與或獨立提供觀猴、夜觀、自然導賞、自然戲劇、傳統民俗與文化類的課程。巡護隊還能協助外部科研機構,開展白頭葉猴的種群監測和生態學研究工作。
自然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上述每個小團體的積極參與、支援與通力合作,因此,這些團體的內部、相互之間以及與屯委之間,都建立起有效的民主議事與決策機制。
渠楠的自然導賞員——蘭花,把小時候在大自然裡玩的各種小遊戲,如拿木薯的葉子做轎子、拿竹子做風車以及趕牛車去地裡拉甘蔗等,都演變成自然導賞課程的內容,深受城市裡孩子們的喜愛。
渠楠在社群保護地的自我治理上,探索出一套與自然教育發展需求相匹配的、以“平等議事、民主協商”為核心理念的共管制度:對內,屯委指導興趣小團體的自我組建、自我管理,併為其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對外,建立起吸引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共管會議制度。每個季度都召開共管會議,由各團體代表輪番主持。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對上季度工作進行總結,和對下季度工作進行協商與安排。
在過去的5年裡,白頭葉猴、蝴蝶、飛鳥、水塘、石山、花草、樹木,所有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渠楠與外界的互動過程中,被重新理解、定義和認可。曾被忽視甚至忘卻的傳統知識與智慧,也在自然教育過程中被重新看見。
對於渠楠社群保護地的成效,所有親歷這一過程的人都有的體會是:村民是自己家園的主人,無論在保護中謀發展,還是在發展中求保護,只有當村民能在此過程中公平、公正地感受到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多元的價值,才能真正激發出社群自我教育、成長與發展的活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09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