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樹種有不同的管護方法,王國禮正在向護林員們分享自己的管護經驗。新華社記者任延昕 攝
新華社蘭州7月30日電(記者譚飛、任延昕、張玉潔)紫紅色的香花槐開畢,桃樹、梨樹掛了果,黃河沿岸的山綠意漸濃,王國禮的心裡也愈發敞亮。
王國禮是甘肅省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下稱“兩山指揮部”)的一名護林員。黃河在蘭州穿城而過,河的南邊是皋蘭山,北邊是白塔山。
由於地處乾旱、半乾旱黃土丘陵溝壑區,南北兩山上天然植被稀疏,生態環境一度惡化。自上世紀50年代起,幾代人接力在兩山上“播綠”。2000年,兩山指揮部成立後,專職護林員管護起了兩山林區。
王國禮的岳父何永才是兩山指揮部成立後的第一批護林員。栽樹、護林、防火……他的足跡遍佈管護區域內的每一道梁、每一條溝。在他的呵護下,小樹長大,大樹成蔭。
2009年,臨近退休的何永才“選中”大女婿王國禮接班——他踏實肯幹,更重要的是,他也愛樹。
護林員風吹日曬、工資不高,起初王國禮也有些猶豫。但當種下的樹一點點長大,他卻捨不得離開了。人種下了樹,樹也留住了人。
學著岳父的樣子,王國禮每天備好裝滿開水的保溫杯,揣上饃饃,扛著鐵鍬進山巡邏。他深知這裡的一草一木來之不易,管護得格外用心。“這兒地薄,喬木長得像灌木,低低矮矮,枝葉稀疏。有些樹長了20來年,只有一米多高。”
冬春防火最讓人操心。“萬一沒管護好,種了十幾年的林子就可能在幾分鐘之內被燒光。”他說。2015年之後,他和護林員們在耕地和林地間開闢出隔離帶,降低了火災風險。
粗略一算,11年來,王國禮累計在山上走了約1.3萬公里。
王國禮用鐵鍬除去樹木兩旁長出的雜草。新華社記者任延昕 攝
“這樹啊,越種越好種。”他說,尤其是從黃河提水上山後,林木存活率持續提升。
昔日荒蕪的兩山,如今紅柳、側柏、檸條成蔭。偶爾有噴灌的水劃過,就會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
黃河養育了兩山,兩山也護衛著黃河。兩山指揮部副指揮任智斌介紹,兩山綠化面積已達62萬畝,1.6億株樹木成活。科研機構的評估資料顯示,南北兩山年均涵養水源近4000萬立方米,年均減少入黃泥沙量60餘萬噸。
轉眼,王國禮已年近花甲。一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離開這片林子,他就更加明白當年岳父的心情。他想要自己的女婿張小江接他的班,將這份責任傳下去。近3年來,張小江常在工作之餘陪伴王國禮上山種樹。
王國禮最愛常青的側柏,何永才則偏愛紅柳。在貧瘠的土地上,紅柳也能紮下深根、開出紅花。
儘管腿腳已不靈便,何永才還是會時不時上山看看親手種下的紅柳林。“老爺子說,自己百年之後想要埋在這片林子裡。伴著常青樹,守著這片山。”王國禮說。
令王國禮欣慰的是,曾經沒人願意去的荒山已變成青山,南方長大的小外孫也愛去。他希望,“一代人接一代人,把沒樹的地方都種上樹,把兩山變成娃娃愛去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