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方地區加州鱸池塘養殖關鍵技術

由 問成風 釋出於 綜合

北方地區加州鱸池塘養殖關鍵技術
劉學美[吉山花瑤自媒體網路首發]加州鱸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我國廣東於1983年引進,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後逐漸成為名優養殖品種。目前加州鱸在國內的主產區為廣東和江浙,佔全國產總量的92%以上,其中廣東佔62%以上。作為國內水產養殖業新興起的淡水名特優品種,加州鱸以“好吃、好養、好逮”的“三好”優勢迅速佔領市場,其肉質鮮美、無肌間刺、生長快、易起捕、適溫較廣,經濟價值較高,養殖難度適中,適宜在北方地區進行推廣養殖。本團隊在北方池塘實施加州鱸養成取得了初步成功,現將一些經驗和體會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加州鱸的習性
加州鱸是一種肉食性魚類,掠食性強,攝食量大,常單獨覓食,喜捕食小魚蝦。人工餵養條件下,吃死魚。當水質良好、水溫25℃以上時,幼魚攝食量可達總體重的50%,成魚達20%。喜好活動於中下水層,性情較馴,不喜跳躍,易受驚嚇。加州鱸的適溫範圍廣,在水溫1℃~36.4℃時都能生存,8℃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溫度為20℃~28℃,超過30℃生長速度減緩。水質要求每升水溶氧量在4.0mg以上,比河鱸、鱖魚耐低氧能力強。幼魚愛叢集活動,成魚分散。
二、養殖基本條件
(一)水源條件
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清新無汙染。
(二)池塘條件
池塘要求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m以上,無汙染,通風透光,底質為壤土,淤泥10cm以下。單個塘口面積在3畝~8畝左右。每3畝塘口需配備1.5kW~3kW葉輪式增氧機一臺,有條件的可另配備微孔增氧設施。
(三)放養前池塘準備
每畝用生石灰80kg~100kg,全池幹法清塘,再經3天~5天曬塘後,灌入新水,灌入河水時,要加過濾網,防止野雜魚進入影響鱸魚生長。灌入地下水時,要曝氣處理。
三、苗種放養
一般4月上、中旬,水溫達到15℃以上時,畝投放加州鱸魚苗1500尾/畝左右,規格為5尾/斤~10尾/斤左右,12cm/尾~15cm/尾。苗種要求健康、規格整齊。苗種經長途運輸後,放養時要潑灑抗應激產品,放養2天后潑灑碘製劑,全池潑灑消毒1次~2次,提高苗種放養成活率。
四、飼料投餵
加州鱸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魚類,掠食性強,攝食量大,對蛋白質要求較高,粗蛋白要求在45%~48%。加州鱸專用飼料市場上均為膨化漂浮飼料,飼料價格在1.1萬元以上,餌料係數在1.1~1.2之間。根據魚體大小選擇飼料規格,投餌通常分早、中、晚三次,早上6:00,中午12:00,下午5:00投餵,早中晚的投餵比例為40%、20%、40%,中午可能受光線的影響,魚的攝食率不如早晚好,也有養殖戶採用早、晚兩次投餵。如果淡水野雜魚來源方便,也可以用野雜魚和配合飼料混合餵養的方式混合投餵,即上午、中午餵魚,下午喂飼料,試驗證明投餵野雜魚水質汙染嚴重,易得病,建議合理搭配。投餵堅持“慢—快—慢”的原則,投餵至大部分魚不上來吃食為止。投餵飼料時絕對不能因為是漂浮飼料,飼料不下沉,一倒了之,那樣飼料容易被翻上來的水花趕到池子邊上,造成飼料浪費。水溫在20℃~28℃時,配合飼料日投餌量為魚重的1.5%~2%,野雜魚的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5%~6%,但要視魚的攝食、活動狀況及天氣變化靈活掌握。
五、水質調控
水質調控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養殖池應經常檢查水質,勤換新水,及時撈除剩食和汙物,保持池水清潔。換水、調水、增氧與改底是主要日常操作。
換水,即適時換水。3月~5月水深控制在1.2m~1.5m,利於水溫升高,6月~8月逐步調高到1.5m~2m以上,9月~11月水深穩定在1.5m以上左右,養殖期間每10天加註新水一次,每次10cm~20cm以上。同時高溫季節水體的深度一定要保持在1.2m以上,以防熱水灼傷魚體,影響生長。夏季換水不宜選在中午,一般應選擇在傍晚時進行。
調水,7月~9月高溫季節,每半個月施用一次生物製劑改善水質,分解水中的有機物,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含量,保持良好的水質,減少病害的發生。
增氧,即調節溶氧。將溶氧控制在4.5mg/L以上,為保險起見,防止缺氧泛塘,高溫季節增氧機每天開啟時間應保持在10個小時,即22:00到第二天5:00,晴天12:00到15:00,陰雨天可視情況適當延長增氧時間。
改底,主要是轉化糞便、殘餌等富營養物質。高產池塘有句諺語叫成也底質、敗也底質”。改底非常重要,每10天用生物底改制劑一次,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含量,保持良好的底質,減少病害的發生。
六、把握最佳生長期
實踐證明,加州鱸在20℃~25℃吃食最佳,生長隨度最快。水溫高於28℃後吃食率降低,生長速度隨溫度升高而減緩,這也是加州鱸養殖區向北方發展的主要原因,雖然南方生長期長,但高溫期也長,影響魚的生長。所以水溫在25℃左右時,要投足飼料,在高溫期要透過加註井水、加深水位的方法調節水溫,延長最佳水溫生長期。水溫達28℃以上後,要適當減少投餌率。
七、魚病預防
(一)肝膽疾病
由於加州鱸整個養成過程易得脂肪肝等肝膽疾病,護理不好,極易引起其他魚病暴發與死亡。在養殖過程中,護理肝膽非常重要,不僅能降低疾病發生,還能提高餌料利用率,促進魚的生長。每20天投餵5天新增乳酸菌和強肝護膽的藥物,能有效預防肝膽疾病的發生。
(二)腐皮爛腮病
加州鱸對氨氮比較敏感,氨氮一高,易引起腐皮爛腮病,所以保持水質清新尤為重要。
(三)寄生蟲病
加州鱸成魚養殖病害較少,苗種期易得車輪蟲病,規格大於8cm後幾乎不得寄生蟲病。
八、日常管理
每日都要巡視養魚池,觀察魚群活動和水質變化情況,避免池水過於混濁或肥沃,透明度以30cm為宜。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解決。嚴格防止農藥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魚死亡。幼魚尤其對農藥極為敏感,極少劑量即可能造成全池魚苗死亡,必須十分注意。投飼量要適當,切忌過多或不足。飼料中應新增維生素、礦物質、保肝護膽的藥物,以維持正常的營養要求。加州鱸不同時期的價格差距較大,7月~9月份價格最好,選擇合適的銷售時間顯得猶為重要。建議養殖戶在生產中捕大留小,擇機上市,降低密度,拉網應在天氣良好的早晨進行,切忌天氣炎熱時操作。
九、運輸出售
加州鱸屬於中層魚,比較好拉網捕撈出售活魚,價值較高。為保證運輸過程中鱸魚的成活率,捕撈時操作要格外小心。捕撈前,要適當降低水位,停食1天~2天,排淨糞便,再用疏網慢拉捕魚,然後裝到活氧運輸車裡。裝車後需再換一遍水,再運輸到各地銷售。長途運輸時還需準備冰塊,水溫最好降到17℃~18℃。
十、結論
經過以上措施方法,加州鱸養殖的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到10月份平均能長到1.2斤以上,正好是市場青睞的規格,畝產能達到1500斤/畝左右,經濟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