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股價又漲了一大波,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總市值超過5500億美元。很多特斯拉的擁躉開始積極嚷嚷,特斯拉已經或者即將顛覆汽車行業,因為它的市值比豐田和大眾加起來還高。
但大家要知道,在很多時候,股價和產品完全是兩碼事。資本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就一出市值神話,卻永遠不能一瞬間讓科技進步十年。要不然國家早拿錢給華為砸出晶片了,至於被老美“卡脖子”嗎?
而特斯拉的這個屢創新高,被津津樂道的市值,似乎背後的問題非常非常大。
(1)銷量滯漲,特斯拉與時間的賽跑
特斯拉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汽車品牌,而它也確實是從美國開始發跡的。在經歷了早期艱難的創業期之後,特斯拉從2014年開始,在美國迎來了一個銷量爆發期,從2014年的16689臺,到2017年的50145臺。然後在2018年,特斯拉在美國瘋狂賣出了191627臺車,相比上一年增長了近4倍。
很多人開始驚呼“狼來了”,並津津樂道。但實際上,2019年特斯拉全美銷量為192250輛,與2018年可謂相差無幾,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銷量更是大跌。當然,這也不是因為特斯拉不夠努力,實際上2019年特斯拉的銷量佔整個美國電動車市場的58%。它的銷量滯漲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美國新能源市場就這麼大了。
雖然美國人確實比較追捧它,奈何美國汽油實在太便宜,大排量的汽油機才是絕對主流。即使特斯拉攜“主場優勢”,佔據了新能源的大部分的市場,但整個市場佔有率,一直只有1%左右。
為了進一步發展,特斯拉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另外兩大汽車市場,那就是中國和歐洲。特斯拉在歐洲的故事很簡單,前期順風順水,但歐洲畢竟是汽車發源地。隨著雷諾Zoe、大眾ID.3等一批新車型的上市,特斯拉被打得丟盔棄甲。雖然今年歐洲電動車的整體銷量大幅提升,但特斯拉的銷量反而是下挫的。隨著ID.4、ID.5等車型逐漸量產,特斯拉的歐洲銷量很可能進一步下跌。
特斯拉在中國也是類似的發展模式,隨著Model 3的國產,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迎來了一波爆發。今年6月份,特斯拉的銷量一度達到14954輛,要不是當時的產能限制,可能就衝著2萬去了。但隨著小鵬P7、比亞迪漢等強力對手的上市,特斯拉的魔力不再。10月份,比亞迪漢的銷量達到7545輛,並宣佈月產能即將突破萬輛。而特斯拉在“金九銀十”,都沒能重現6月份的輝煌。
馬上蔚來ET7也要上市了,廣汽也將埃安作為獨立品牌運營,準備進擊高階市場。對手強手如雲,在中國市場上,特斯拉想實現銷量大增長恐怕是不大可能了。根據最新訊息,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周產能已經提升到了5700輛,但銷量依然沒有起色。說明困擾特斯拉的根本不是產能問題,而且消費者壓根不願買賬。
三大市場,美國市場只能“保本”,中歐市場節節敗退。早期可以說今年賣10萬明年賣20萬,5年後賣出200萬臺,但當銷量滯漲之後,特斯拉的“大餅”還能畫多久呢。
(2)技術匱乏,噱頭大過實際
特斯拉一直宣傳自己是一流的科技公司,它甚至可以發射火箭,而且擁有一流的太陽能技術,即使不靠賣車,它也是一家非常強大的技術諮詢公司。拜託,醒醒吧,發射火箭更多是作為宣傳噱頭,有哪家科技公司靠發射火箭賺錢了呢,這又和我們普通消費者有什麼關係呢?至於太陽能電池,也只是特斯拉收購了一家相關的公司,壓根沒有盈利,然後每次拿出來炒作一下。
特斯拉一直大吹特吹的動力電池,其實主要是來自於松下和寧德時代,特斯拉本身只是做了一套BMS電池管理系統,安全性和續航並沒有太多的驚豔之處。倒是比亞迪自研的“刀片電池”比它更有賣點,首先位元斯拉的三元鋰電池安全性更好,其次結構更簡單,壽命更長,佈置也更有優勢。比亞迪的各系列車型已經開始逐步搭載“刀片電池”,普遍認為這會是一張王牌。
而特斯拉一直強調的自動駕駛技術,似乎也沒有那麼領先,而且出問題的頻次驚人。在專業評級中,一直比不上谷歌的Waymo和通用的Super Cruise。實際上隨著因特爾等公司都開始介入車載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特斯拉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小。
最近小鵬汽車宣佈將在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中使用光學雷達,特斯拉的反應就特別激烈。因為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一直對特斯拉“亦步亦趨”的小鵬汽車,似乎也準備走一條新的道路了,這讓特斯拉非常抓狂。
對於特斯拉來說,情況非常危急。雖然有自己的工廠,但做工並不是特斯拉的強項,國產Model 3的做工粗糙可以說飽受詬病。就在剛剛過去的一週,還有一輛特斯拉Model S 在高速行駛時天窗“飛走”了,這在傳統廠商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在技術上,最核心的動力電池上,它和競爭對手一樣,都是採用的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也沒有比亞迪那樣的獨門“黑科技”。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對手與它的差距並不大,而且同樣能採購因特爾等諮詢公司的方案。而在車輛效能方面,Model 3無論是車輛空間,底盤紮實程度,還是續航和加速效能,都比不過同級的競爭對手。
(3)盈利堪憂,特斯拉並不是下一個蘋果
很多人喜歡把特斯拉比作蘋果,理由是它是和蘋果一樣的“顛覆者”。還舉例子,豐田和大眾就像諾基亞,看似強大,實則很有可能一夜之間坍塌。但實際上,除了都是美國公司,特斯拉和蘋果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呢?
實際上蘋果自始至終是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它是實打實用產品用銷量來取得如今的地位的。2007年,第一代iPhone上市,雖然銷量不算高,但憑藉著高昂的售價,蘋果也小賺了一比。2010年iPhone 4上市,也就是有名的“腎”機,手機行業真的是被顛覆了。蘋果是真的賣得又貴,並且賣得又多。2015年,蘋果手機的營業利潤佔到整個手機行業的92%,隨後雖然開始不斷滑落,但直到今天,依然佔6成以上。
雖然很多人說新款的iPhone不再酷,很多競品已經不遜於它。但它依然非常暢銷,並且實打實在賺錢。所以它作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是有底氣的。
而特斯拉則並非如此,首先很顯然它並不是最酷的產品,至少中國人和歐洲人並不這麼看。在這兩大市場,它都只是在進入之初最為風光,隨後逐漸趨於平淡。相比蘋果,它並沒有什麼“檔次感”,也沒有ios系統這樣的核心科技。
從2019年2月Model 3上市以來,它已經足足降了7次價,並且離第8次降價應該已經不遠了。雖然只過去了一年多,大概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剛上市的進口特斯拉,可是要五六十萬的。而它降價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目前的市場地位。
趁著自己的牌子還叫得響,瘋狂多賣一些車。新車主進來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很少有人去關注老車主們的聲音。所以即使老車主們被割了“韭菜”,也是沒處說理的。
除了“逼格”不夠之外,特斯拉也並不是蘋果式的賺錢機器。實際上整個2019年,特斯拉虧損了8.62億美元。而它所宣傳的,自2019年末以來開始“盈利”,水分也相當大。因為它的利潤主要是靠廠家銷售碳積分(regulatory credits)得來的。因為美國的高壓政策,特斯拉作為純新能源車企,可以出售碳排放額度給其他車企,並從中大賺一筆,實質上它依然是依靠政策賺錢,而不是產品賺錢。而它賣車業務的本身,是虧損的。
但隨著大眾等車企自己的電動車銷量越來越高,對特斯拉積分的需求會越來越少。特斯拉的這筆收入,恐怕很快也會打折扣了。
(4)功夫拍案
簡而言之,在特斯拉高昂的市值背後,隱藏著種種危機。
試想,即使特斯拉未來幾年跳躍式增長,像豐田大眾一樣一年賣出1000萬臺車,它的市值也不該這麼高呀?如果只是前期買特斯拉的車被割了韭菜,也就罷了。
就沒必要一直吹它這個水分極大的市值了,如果再跑去股票市場被資本割一次韭菜,那就虧大發了。
畢竟對我們一般使用者來說,用的是產品。開著舒服,用著舒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