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黑河邊上,望著對岸相隔不到800米的拉戈維申斯克市,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海蘭泡。俄羅斯的城市名字,又長又拗口,如果再從俄羅斯人口中說出來,耳朵收到的聲音就好像被凍僵了一樣發抖。但這絕不是中國人慣稱它為“海蘭泡”的原因,只是出於對舊土的最後一個念想。
從黑河市碼頭乘坐遊船,不到20分鐘就能夠抵達布拉戈維申斯克(布市)。過去在深冬時節,黑河冰封時,兩岸居民直接踩在冰面上就能行走。但現在,去布拉戈維申斯克,雖兩邊實行免籤政策,但該有的手續還是少不了。
包括布市在內的阿穆爾州,在17世紀前皆是中國領土範圍。沙俄時期,俄國人對我國東北一帶是虎視眈眈,但此時的清朝雖然國力開始下滑,仍然把入侵的沙俄軍隊擊潰。
戰敗後的沙俄不僅沒有打消貪婪的念頭,更是如狡猾的老虎一樣,隨時準備咬上一口。19世紀,俄國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中國邊境多塊領土,我們熟悉的海參崴、庫頁島,以及海蘭泡就是在這一時期被迫割讓。
為了完全俄化,沙俄驅趕了世代在這裡生活的中國居民,並遷入大量俄羅斯人。以海蘭泡為例,當時沙俄先是驅趕了一部分人,接著就是肆無忌憚地捕殺,僅黑河底下就不知有多少中國人的骸骨。
不僅如此,當沙俄佔領了海蘭泡,還在黑河不遠處修建了一座凱旋門。這座建築表面上是慶祝尼古拉斯二世到訪,實際更像是慶賀自己的入侵“勝利”。現在它是布市的地標歷史景點,不過絕大多數中國嚮導,在介紹它時會隱晦地表示不要在下面拍照。
在那個年代,東北邊境一帶的中國人,對俄國人的仇恨甚至高於日本。那是一段國仇家恨的往事,歷史書籍雖只是寥寥幾句話介紹,卻不知在19-20世紀年代,多少人無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今天遊覽布市,路上那些充滿濃濃的俄國文化,其實都是俄國人以恐怖清洗,甚至是屠殺的方式,去除了中國文化。這就是為什麼,布市離中國僅一河之隔,卻完全看不到一點中國文化的影子。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控制,海蘭泡終究成為了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走在大馬路上,傳統的東正教堂,蘇聯時期的軍事設施,甚至是現代的商品房,都掛著濃濃的俄羅斯文化標籤。與對岸中國日漸現代化的黑河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989年以前,布市與許多遠東城市屬於封鎖狀態。這種封鎖使得物資極度缺乏,許多俄國人最喜歡到中國帶貨,然後回到布市再轉手高價賣出。蘇聯解體後,隨著中俄關系日漸緊密,黑河市與布市的通商貿易日漸繁榮。
到今天,有在布市做生意、留學的中國人。也有往返黑河市的俄羅斯商販們。這種緊密的商業合作關係,讓許多中國人能夠隨時飆幾句俄語,長期在中國搗騰生意的俄國人,也會說一些勉強能夠聽得懂的普通話。
但對比兩座城市,還是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區別。黑河市整體更現代化一些,商業氛圍也比較厚。站在布市這一邊能夠看到拔地而起的商品房,這很符合今天中國的城市形象。對比之下,布市看起來很宜居,但缺乏活力。
隨著中俄黑龍江大橋落成,以後中國人去布市工作、學習、旅行就更方便。這冰冷的黑河啊,曾是一條難以忘懷的歷史傷疤,這一百多年以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然後別忘了它的名字:海蘭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