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水利部門傾力服務機場建設—— 花湖機場攻克重重“水難題”

由 仁連榮 釋出於 綜合

原標題:水利部門傾力服務機場建設—— 花湖機場攻克重重“水難題”

鄂州花湖機場水系連通工程透過連通渠將花馬湖、走馬湖等水系連通,再透過花馬湖電排二站實現與長江連通。 (通訊員 何景星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鄭博

眼下,鄂州花湖機場主體工程建設邁入衝刺階段,方圓11.89平方公里的工地如火如荼。與此同步,遍佈全域、幾乎涵蓋所有型別的大型水利配套工程也在持續建設中。

“戰線之長,範圍之廣,實施之難,鄂州水利人正面對一場空前挑戰!”4月20日,鄂州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長黃國華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時說。

多輪調規確保機場建設選址

水利部門面臨的巨大挑戰,早在機場選址階段便已開始。2015年5月前後,機場場址比選進入最後階段,急需各部門出具支援意見,水利部門也在其中。

接到任務後,時任鄂州市水務局局長吳學富等人天天向省水利廳、省湖泊局彙報、溝通,有時一天甚至跑兩趟。最後,鄂州市委主要領導帶隊到有關部門充分表達建設機場的信心和決心,希望“在符合規定前提下出具支援意見”。6月12日,當吳學富急急忙忙將批文送至專家評審會現場時,章印都還沒有乾透。

按規劃方案,機場建設需佔用花馬湖流域中走馬湖的部分水面,且需對南面山頭削峰處理。鑑於貨運樞紐機場屬國家重大生產力佈局專案,省湖泊局原則同意佔用部分湖泊水面,後續審批另行受理。吳學富介紹,檔案核心意見是湖泊佔用問題必須“佔一還一”,即佔補平衡,需採取退田還湖等恢復補救措施。

趕在機場配套專案開工前,水利部門又對場址所在的花馬湖流域綜合治理規劃進行了三輪調規修編。“2016年夏天,中工武大設計院的技術團隊連續工作了一個多月,有位女工程師甚至挺著大肚子在忙。”鄂州市水利和湖泊局總工程師葉斌回憶當時忙碌緊張的場景時,仍不禁唏噓。

據介紹,機場場址對花馬湖水域的面積和湖容產生了一定影響,需對湖泊周邊實施退垸還湖,還湖面積13餘平方公里,來滿足湖泊面積、容積均不減少的要求。經市水利部門不懈努力,2019年5月16日,水利部正式批覆鄂州機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克服意想不到的施工困難

花馬湖流域面積291平方公里,治理方案委託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編制。機場落戶後,這裡的湖泊形態變了,洪澇路徑變了,水生態也有變化,防洪、排澇等標準要求隨之提高。

整個專案點多面廣,建設內容包括開山挖渠、水系連通、退垸還湖、大型泵站建設、主要河港治理、控制性節制閘建設等,幾乎涵蓋除了水庫樞紐及水電專案外的所有水利專案,全面推進時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葉斌至今對2019年汛前搶工的細節歷歷在目。4月,離兩臺泵機試執行的節點要求只剩兩個月時間,泵機還沒有開始安裝,外面廠房也沒有封頂,如繼續按原計劃推進,封頂起碼就得兩個月,再安裝泵機勢必延誤原有工期,影響試執行時間。

於是,水利部門請各方專家會商,最終制定措施:調整泵站結構形式,由混凝土屋頂改為網架屋頂,既可和泵機安裝同步進行,又節省工期。可難題又來了:結構柱尚未完成,行車無法啟用吊裝,怎麼辦?

“我們想到了修建帶滑軌的門機來臨時代替行車完成吊裝的辦法。”葉斌說,經日夜不停加班,兩臺泵機於6月如期開始試執行。

確保大汛期間機場施工無虞

“多虧了花馬湖電排二站及時執行,否則照2020年7月的雨情,機場建設工地肯定一片澤國。”葉斌提到的花馬湖電排二站是全市疫後復工的第一個工程,6臺泵機搶在汛前投用。

原來,花馬湖水系因歷史上圍塘養殖、圍垸造田等人類活動影響,與自然外排的河港隔絕開來。花馬湖電排一站1975年建成投用,4臺機組每秒抽排能力32立方米,可應對平常年份降雨季節的抽漬排澇之需。

過去遇大汛,花馬湖一帶防洪排澇標準低,但有了機場就不同。機場核心區施工現場所在的走馬湖,是花馬湖水系的一部分,修跑道前必須先啟動水系綜合治理專案,其中包括位於走馬湖上游的花馬湖電排二站。

“目前花馬湖水系的抽排能力只能保證20年一遇,今後將達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葉斌介紹,由於機場建設已校核3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加上花馬湖治理專案全面完工後,可保機場建成投運無憂。

目前,花馬湖水利綜合治理近期工程步入尾聲,二期工程開始徵遷、報批等前期工作,預計2024年全面完工。機場建成後,水利部門還將在水生態修復、汙水回收處理和科學統籌排程等方面繼續探索,不斷提升建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