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郭劍烽)為貫徹落實最高檢“八號檢察建議”,以檢察視角推進安全生產溯源治理,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築牢安全生產防線,今天(2日),靜安區檢察院舉行《危害生產安全刑事犯罪案件辦理情況(2017-2022)》(以下簡稱《情況》)新聞釋出會。
會上,靜安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張忠平介紹了2017-2022年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辦理情況、案件特點、存在的問題難點及相應對策建議。
《情況》顯示,2017年至2022年,靜安區檢察院受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10件18人,經審查,提起公訴9件17人,均獲法院有罪判決。
靜安檢察院供圖
危害生產安全刑事犯罪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從涉案罪名來看,重大責任事故罪成為最主要的犯罪型別。受理案件中重大責任事故罪9件17人,佔比達90.0%。
從涉案領域來看,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築施工、家裝領域。近九成案件與此相關,事故型別主要為高處墜落和觸電,佔比高達70%。過半事故發生在居民小區,對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產生較大影響。
從涉案原因來看,主要系無資質承攬專案及無證作業引發。八成案件中企業存在違規分包、轉包,或者無相應資質和生產條件卻違規承攬等違法違規情形。無證作業或指揮他人無證違章作業佔比高達94.4%。
從犯罪主觀方面來看,主要為過失犯罪且均系多因一果。案件原因涉及事故單位及施工人員缺乏相應許可或從業資質、施工人員違章或冒險作業、施工時缺少安全防護措施或未使用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當事人安全意識淡薄等多重因素。
近年來,靜安區檢察院積極貫徹落實最高檢“八號檢察建議”,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極展現檢察作為。主動對接區應急管理局,宣講“八號檢察建議”,加強行刑銜接。聯合相關部門,先後對轄區內多家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和法治宣講,引導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積極開展理論研討,邀請法學專家、應急管理局負責人等,召開“安全生產事故調查機制的實踐考察與司法完善”研討會,為區域安全生產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透過走訪調研,檢察官注意到,儘管轄區內安全生產事故數總體平穩,但安全生產形勢依然面臨著建築施工與家裝領域安全風險突出、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力、高危作業人員安全及法律意識淡薄等隱患。案件辦理中還存在事故調查報告的法律屬性不明確、行刑銜接不到位等難點。
靜安區檢察院提出相應對策措施——
把握時機,積極參與事故調查夯實案件基礎。根據行政機關通報的事故情況,主動參與把握取證最佳時機,就事故定性、責任劃分等向行政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及時完善證據體系。
完善機制,暢通“兩法銜接”溝通協作渠道。加強檢察機關與應急管理等部門的協作配合,設立聯絡員,定期通報資料研判情況,及時移送犯罪線索,統一立案標準和證據收集的認知。
能動履職,以檢察建議促進安全生產溯源治理。運用數字化手段深入剖析、排查事故原因和隱患,針對共性問題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建立多部門參與的信用懲戒體系,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