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7月21日電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近日報道,據一項最新分析顯示,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影響已給其他國家造成超過1.9萬億美元的損失。研究還發現氣候變化對各國的影響呈現一幅不均衡的圖景,一些北緯地區的富裕國家,經濟上未受到嚴重損害,一些甚至還得益於此;相反,一些熱帶等地區的較貧窮國家,對其他國家傷害最小,卻遭受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經濟衝擊。
該研究發現,美國作為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其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給其他國家(尤其是較貧窮國家)造成了巨大傷害,比如熱浪、農作物歉收等。自1990年以來,美國要為全球收入損失承擔1.91萬億美元的責任。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研究員、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克里斯·卡拉漢(Chris Callahan)談到整體經濟損失時說:“數字確實非常驚人。這是第一次可以證明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可以追溯到具體的危害。”
達特茅斯的研究人員在1990年至2014年期間結合了許多不同的模型,顯示了諸如排放、當地氣候條件和經濟變化等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絡,以確定單個國家對氣候危機的影響,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氣候變化》雜誌上。
研究還發現了一幅惡性且不均衡的圖景——北緯地區的富裕國家,比如北美洲和歐洲國家,在加劇氣候變化方面做得最多,但在經濟上還沒有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損害。有些國家甚至還得益於更長的農業生長季節;隨著冬天變暖,死於寒冷的人數也減少了。
相反,那些位於熱帶地區或太平洋低窪島嶼的較貧窮國家,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最小,卻遭受著因氣候變化帶來的經濟損失的衝擊。這項研究未將國內生產總值的因素計算在內,例如生物多樣性喪失、文化傷害和災害造成的死亡,這意味著實際上損害還要大得多。
達特茅斯大學的地理學家、該論文的合著者賈斯汀·曼金(Justin Mankin)表示:“在已經很熱的地方,會發現外出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高溫導致的死亡率在上升,種植農作物更難。”
在今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之前,改變這一立場的壓力再次加大,來自40多個國家的年輕活動人士聯盟近期致信該機構。信中指出,氣候危機“使人道主義危機升級,對全球南方的貧窮國家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並指出,據聯合國估計,全球目前有多達36億人生活在極易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