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國探“路”

給中國探“路”

給中國探“路”

  2020年5月18日,參觀者站在南昌小平小道陳列館園區門口觀看主題雕塑。當日,歷經半年的提升改造,南昌小平小道陳列館以全新面貌對外開放。改造後的園區佔地面積73.3畝,包含小平小道陳列館、修理車間(鄧小平勞動車間)、金工車間、鈑鍛車間、翻砂車間、小平小道以及VR體驗廳等。 中新社 劉佔昆(江西分社)

  江西南昌市郊新建縣望城崗(今為新建區望城鎮)省莊村裡,有一條蜿蜒曲折,佈滿雜草的田間小道,從原福州軍區南昌陸軍步兵學校(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步兵學院)的“將軍樓”一路延伸直達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50年前,有一位老人在這條1.5公里長的小道上來回踱步,給中國探“路”。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在這片土地勞動、生活了3年零4個月。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在《鄧小平時代》一書中寫道:鄧小平動身去江西時,“已經開始思考中國需要進行哪些改革”。

  如今,這裡建了小平小道陳列館。有關這條小路的重要意義,寫進陳列館講解詞裡的一個觀點是,“小道凝聚著鄧小平對中國未來的思索,為他後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礎”。

  “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百的安全”

  1969年10月22日上午9時03分,一架老式伊爾-14型軍用飛機,從北京沙河機場起飛,幾個小時後緩緩降落江西南昌向塘機場。從舷梯上走下了3位神秘來客:鄧小平、卓琳和夏伯根。

  鄧小平是在“文革”中受到錯誤批判,被疏散到江西接受“勞動改造”的。他和妻子卓琳、繼母夏伯根被安排住在了南昌市郊新建縣望城崗陸軍步兵學校的“將軍樓”,勞動地點則是距離“將軍樓”兩公里外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那時他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成了“黨內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關於鄧小平等人的這次下放,周恩來在電話中和江西當地幹部提及的說法是,“中央首長到下面蹲點、接觸實際、向群眾學習”。他對鄧小平在江西勞動期間的安全提出了特別要求,以致於江西省委、省革委會領導都不敢大意。

  鄧小平的住所和勞動地點一經確定,時任江西省革委會副主任的陳昌奉就和拖拉機修配廠革委會主任、黨總支書記羅朋開門見山地交代了3項任務:確保安全,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每天勞動時間三四個小時;至於稱呼,既不叫同志,也不叫名字,叫“老鄧”。

  一項為保護“老鄧”而訂立的“門衛制度”很快在廠子裡得到執行。按照規定,工人出廠進廠須經門衛允許,廠內人員不得進入修理車間,如遇鬧事者,門衛在處理無效之下,可直接向廠革委會報告……今天,這張落款時間為1969年11月28日的告示就收藏在小平小道陳列館的櫥窗裡,紙張早已斑駁、泛黃。

  從直線距離上看,拖拉機修配廠離步校不足兩公里,可中間隔著一片田壟,來回需繞一個大圈。鄧小平和卓琳早上7:30從“將軍樓”出發,步行40多分鐘到拖拉機修配廠參加勞動,途中要經過一個長途汽車站和採石廠,路遠,又不安全。

  細心的工人們在工廠後牆開了個小門,沿著荒坡與田埂高高低低地修出了一條小路,從這裡徑直走到步校的住所,時間縮短了一半,也不會遇到外人。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鄧小平在這條僻靜的小路上來回走了3年零4個月,也靜靜地思考了3年多,人們把這條小道稱為“小平小道”。

  “先做第一個五年計劃,不行再加五年”

  這樣的小道不止一處。鄧小平每天傍晚都會繞著“將軍樓”院牆“散步”半小時,原本雜草叢生的地方,同樣被他走出一條小路。女兒鄧榕記得,“父親每天圍著小樓轉40圈,步行大約5000步,一邊走著,一邊思索”。

  當時的環境下,鄧小平認為“散步”是最便當的鍛鍊方式。進入修理車間工作時,他已經65歲了。沒人知道鄧小平會在江西待多久,包括他自己。

  管理秘書黃文華問他:“身體堅持得了嗎?”鄧小平回答:“先做第一個5年計劃,不行再加5年,絕不是下鄉鍍金論。”

  在江西的一隅,鄧小平在勞動、思考中艱難又平靜地度日。鄧小平做鉗工,卓琳拆洗線圈,每天上午工作3個半小時,中午11∶30下班回家。在這兩點一線的小天地裡,鄧小平除了勞動,仍堅持每日讀書、看報和聽廣播,默默關注國家大事和國際動態。和工人師傅們的朝夕相處,也讓他對生產一線的實際和基層普通群眾的生活有了直觀瞭解。

  在江西的3年多對鄧小平而言是政治生涯的低谷,又是蟄伏等待、韜光養晦的3年。傅高義分析,這使得鄧小平免受造反派的攻擊迫害,對於鄧小平而言這更是一個機會。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機毀人亡的訊息從千里之外的蒙古國傳來。鄧小平最先從用短波收音機聽新聞的兒子鄧樸方處得知了墜機事件。將近兩個月之後關於這條訊息的正式檔案才傳達至縣一級。11月8日,聽過正式檔案兩天後,鄧小平提筆給毛澤東寫信,表示堅決擁護中央關於林彪反黨集團的決議,並向中央提出重新工作的請求。

  “九·一三”事件後,毛澤東逐漸意識到“文化大革命”存在某些不妥,著手糾正一些明顯錯誤。對於鄧小平,毛澤東也開始釋放有意讓他復出的訊號。

  1972年8月3日,鄧小平參加了拖拉機修配廠的全體職工會議,在會上第四次聽取了“九· 一三”事件的傳達檔案,當晚他在“將軍樓”再次提筆給毛澤東寫信:“我覺得自己身體還好,雖然已經68歲了,還可以做些技術性的工作(例如調查研究工作),還可以為黨、為人民工作七八年。”

  等待的日子裡,鄧小平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大自由。他提出想到井岡山、贛州老區走一走,獲得了批准。復出前,在江西的3次外出參觀、考察給鄧小平補上了“調查研究”這一課。

  改革開放的諸多基本觀點是從“小平小道”開始孕育的

  一個普遍觀點認為,鄧小平關於改革開放的諸多重要思想和基本觀點,是從“小平小道”開始孕育的。

  鄧小平在1987年10月會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書記卡達爾時提到:“改革,其實在1974年到1975年我們已經試驗過一段。”“1975年我主持中央常務工作。那時的改革,用的名稱是整頓,強調把經濟搞上去,首先是恢復生產秩序。”在此之前的幾年,鄧小平有很多時間都在江西的這條小道上度過。

  多年以後,當時廠裡年輕的車間主任陶端縉才終於明白,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自己身邊的這位老人已然找到這個國家的出路。

  兒子鄧樸方來江西時,鄧小平想給癱瘓在床的他找點兒事做,就問陶端縉家裡是否有壞掉的收音機需要修理。起初陶端縉有些不明就裡:“我一個月四五十塊錢的收入,有4個小孩,還有老人,哪有閒錢買收音機啊!”

  鄧小平聽後很傷心但又表示理解:“我知道,像你們這樣年紀的工人成了家,家裡都有父母,又生了孩子,生活是很困難的。這不是靠哪個人一下子就能解決的,還是要靠發展生產。只有生產發展了,情況才能得到改善。”

  當時的陶端縉並不能完全理解鄧小平提出的“發展生產”四個字的含義。直到自己工作過的這個小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駐足停留、爭相造訪,他才意識到這4個字的重量。

  在江西鄧小平不止一次提出“發展生產”。3年來鄧小平出的第一趟遠門,用了8天時間,他參觀訪問的首站是“藥都”清江縣(今為樟樹),外出訪問期間鄧小平得到了省部級領導人規格的接待。

  鄧小平在清江縣參觀了江西鹽礦和四特酒廠,實地瞭解當地工業生產的情況,當聽到偌大的清江縣當年工業產值只有2600多萬元時,鄧小平眉頭微微一蹙,“看來,你們縣的潛力還大得很嘛”。在瑞金考察時他直言不諱,“和西方國家比起來,我們最少落後40年,還需要努力”。

  井岡山茅坪當地群眾人均年收入只有30-50元,還有不少倒欠戶,人均口糧也只有350-400斤,鄧小平心裡同樣不是滋味。當時的老區到處是低下的生產力和窮苦的生活,“發展生產”迫在眉睫。

  陳列館裡一面灰色展板上覆原了當年鄧小平“訪老區、察民意”的軌跡,3次調研路線圖和一些零星的小平語錄佔了一整個展面。走訪、調研的路上鄧小平留下不少語錄,後來證實,改革開放的一些著名論斷和重要論述,從這些“隻言片語”走來。

  小平小道陳列館館長李菁認為,透過參觀訪問、實地察看,鄧小平對當時國家工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執行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情況,有了更直觀的瞭解。這些,對於鄧小平復出不久即領導全國進行各方面的整頓產生了直接影響。

  1973年的新年剛過,時任江西省省委書記白棟材就給鄧小平帶來了“可以回京”的訊息。一個月後鄧小平一家和修配廠的工人們揮手道別,乘車前往鷹潭,在那裡登上了返京的列車。

  1973年3月9日,毛澤東審閱了周恩來報送的中共中央《關於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黨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的決定》的檔案,並批示“同意”,這標誌著鄧小平正式復出。不久後,鄧小平在中南海接受了毛澤東的會見,當毛澤東問起他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鄧小平平靜地說了兩個字“等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12 字。

轉載請註明: 給中國探“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