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禪理短詩,細細品味,必有所得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禪師

▲早上看到花開滿樹都是紅的,晚上花落了樹上已然空了。其實,人世間的事和這花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世事都是無常變化的。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几時量?

——元·石屋《裁縫詩》

▲這是一首諷喻詩。裁縫為了做衣,拿著刀尺為他人量短長,卻從來沒有為自己量短長。這世上的很多人不都是如此嗎?有的人窮盡一生都在計較他人的長短,卻從未回頭正視自己的長短。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無盡藏

▲每天都在尋找春天,為此走遍無數山峰,鞋都踏破也沒有找到春的氣息。回到家時,偶然嗅了下梅花,卻發現梅花枝頭已經佈滿了春天的氣息。有的時候,我們苦苦尋找的,其實,早已擁有了。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農夫一株株地插秧,低頭就看見倒映在水裡的天空。當我們心裡沒有雜念的時候就是悟道了。農夫插秧是邊插邊後退的,正因為他能夠退後,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時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進。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清·張問陶《禪悅》

▲門庭清淨就是閉關入禪了,何必還要枉費錢財去買山閉關呢?只要心裡坦蕩如月亮,那麼,即使在家也比出家悠閒。悟道在心,而不在於形式。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唐·鳥窠

▲人來時赤條條,去的時候也沒有徵兆。人這一生就像夢一樣,所以,何必太在意人生中的事呢。《紅樓夢》中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與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本來就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所以,又何必又太在意這夢中之事呢。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

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

——宋·白雲守端

▲看山上白雲雲捲雲舒,天邊的月亮升起又落下。低頭走入茅房裡,不覺笑出聲來。這樣閒適的生活,夫復何求。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時枙子香。

——元·石屋《山居詩》

▲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事情不用提前操心。現在當考慮當下的事情,梅子熟了梔子很香,這樣就很好。人生何必瞻前顧後想太多,珍惜眼前的美好,這樣不好嗎?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淨

▲山上的水流下來是隨性而為,雲彩飄到洞邊是無意為之。人生如果能像雲水一樣灑脫自在,那就像鐵樹開花一樣,處處是春天。人生灑脫、隨性自在,春天自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春天有百花可賞,秋天有美麗的月色;夏天有涼風,冬天有瑞雪。如果沒有閒事在心裡,那麼處處都是人間好時節。珍惜身邊的風景,那麼,處處都是人間好時節。

一首詩可以開啟一節心智,一杯茶可以浸染一份心情。當我們伴著清風明月,焚香品茗,靜心讀懂了這組禪詩,也就讀懂了人生,讀懂了自我,也才會知道自己千般跋涉,萬般追求,找尋的不過是一顆平常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59 字。

轉載請註明: 10首禪理短詩,細細品味,必有所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