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野挺進大別山,重武器為何寧可扔掉也不給華野

由 司徒元基 釋出於 綜合

1947年6月,解放戰爭已經打了1年之久,屆時全國上下的行駛走向,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國民黨軍總兵力直轉之下,降到了370萬人左右,總之,戰略機動能力大為減弱,戰鬥力較於起初的恐怖狀態,已經弱了不知多少;而站在對立面的人民解放軍,總兵力不降反升,此時已經增加到 195萬人,屆時國民黨軍的戰略機動能力,已經不再和人民解放軍屬於一個檔次。當時,土地改革在解放區中有了很大反響,後方的生產力也有了明顯提升,使得糧食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而此後參軍的人數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只要兵力多了起來,人民解放軍的實力自然只升不降了,而反觀國民黨統治區,發動群眾開展革命運動的工作也在一直進行著,逐漸形成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條戰線。在此形勢下,中共中央確立了第二年的基本作戰:舉行全國性的反攻,讓主力力量移送到外線去,將戰爭的著火點,引到國民黨領導的區域中,直接在外線大量殲敵。 透過劉鄧大軍,對敵軍的中央力量進行突破,之後由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不給敵方任何逃脫的可能。

解放戰爭還未完全爆發之時,外線製作方針就已經被中共中央制定出來了,在此次作戰方針中,挺進大別山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在此次作戰的過程中,由劉鄧大軍率領的中原野戰軍遭到了敵軍的圍追堵截。黃河洶湧湍急,劉鄧大軍只能強渡,到了黃泛區,這個地方滿地都是淤泥,而且還有大量的積水,幾乎沒過膝蓋,在這裡,幾乎見不到除了部隊以外的活人,行軍速度在積水和淤泥的影響下逐漸變慢,大軍甚至找不到食物和休息的地方,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17日的時候,黃泛區就在我軍背後了。隨著大軍的前進,我軍又來到了汝河,察看渡口的是劉伯承和鄧小平,我軍順利強渡汝河,在征途中,我軍遇見並克服了所有的困難,挺進大別山計劃圓滿完成。

千里躍進大別山為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對我軍而言是一項重要舉措,大別山地處要害,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顯著,大別山還是革命老區之一,有一定的群眾方面的基礎,而且敵方對這個區域的控制力很弱,加之我們在大別山站穩腳跟後,能完成東震南京,西逼武漢的態勢,南京是國民黨政府的首都,武漢則是中心城市,這兩地地方遭受威脅會讓敵人很難受,讓敵軍勢力不敢輕舉妄動。再加上大別山地理環境複雜,一些技術先進的槍械反而不適合在這裡使用,這樣的地勢對防守的一方是很有利的,大別山還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要往長江邊走也方便。我們的這一戰略還有效拖慢了國民黨部隊的進度,讓他們需要派兵到大別山和劉鄧大軍周旋,成功保護了山東和陝北不受騷擾。

1947年8月,劉鄧率領的中原野戰軍結束了在南渡黃河之後打響的魯西南戰役並取得巨大勝利,共殲滅敵軍五萬多人,我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完勝敵軍。雖然我軍對敵方造成了重創,但自身的損傷也不小,魯西南戰役結束之後,劉鄧大軍也死傷甚多,人數和兵器數量都有所不足。就在這時,西兵團,也就是由華野組成的兵團趕來與中野匯合。但是西兵團也損傷嚴重,在此前的戰鬥中,一縱、四縱都遭受了嚴重減員,已經不具備大規模作戰能力。除了一縱和四縱之外,三縱、八縱、十縱也或多或少都有損傷。華野和中野匯合之後,中央軍委開始下達挺進大別山,將敵軍一直牽制在豫皖蘇地區,不讓其離開的命令,中野只能繼續向大別山進發,與剛匯合不久的西兵團分開。講到這裡就很明確了,當初中野破壞並就地掩埋了大量重武器火炮,還不如留給友軍部隊。

為什麼西兵團始終不攜帶中野重武器呢?首先,中野與西兵團在進行分兵時,西兵團把一部分軍用物資,還有彈藥,以及部分兵員都交給了中野。雖然西兵團這時仍有數十萬大軍,但精力並不是很旺盛,他們每天腳下踩著的都是沼澤地,士兵們的腳都生成了水泡,導致很多呈現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這時如果還要揹著重武器行走就更加困難了。

其次,西兵團意不在作戰,而是拖延國民黨軍隊,首要目的就是以游擊戰的作戰方式為主,打亂國民黨軍的作戰節奏,並非正面對抗,這種方式也是有風險的,隨時可能被敵軍圍剿。而這時如果揹負著重型武器,將導致西兵團不能及時撤退從而造成傷亡,哪怕與敵軍正面對戰也很難勝利。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放棄重型武器,及時撤退以保留西兵團的戰鬥力。

劉鄧大軍在當時會不會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樣的想法可能在很多軍迷的腦海中出現過。當然還有其他的戰略構想被提出,毛澤東就多次提過讓劉鄧大軍直出豫皖蘇進行分段式躍進,結合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最終還是放棄了這種做法,雖然沒有采用這種戰術,但還是保留了下來,有少數高層知道,魯西南戰爭終於落下帷幕之後,劉鄧與中央取得聯絡,解釋了我軍現在的情況,在激烈的雙方交戰中,炮彈已經消耗完了,他們也沒有辦法補充炮彈;不只是物資上的匱乏,我軍更傷亡慘重,傷亡人數共1.3萬人,醫院裡到處都是在戰場上受傷的我軍士兵,沒有辦法再抽出空閒的部隊南下;也沒有任何新兵來源,劉鄧兩人對大軍能否馬上戰鬥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如果還直出豫皖蘇,搞分段式躍進我軍好不容易得到的勝利便很容易被敵軍翻盤,此前安排的華野拖住敵軍的行為也會徒勞無功,所以只能停止直出豫皖蘇,先去大別山。

我想很多讀者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挺進大別山這個重大的戰略任務會交給劉鄧大軍來完成?兩黨內戰這件事情非常難以說清楚,戰場情況也是十分複雜的,也就是說誰勝出了誰就是執政黨,我軍擁有的四支力量都在與敵軍相抗,根本就沒有在大後方等待的兵力,其實原計劃是從中原,華東這兩股力量中各抽取一部分進入中原大別山地區,為日後的反攻做準備。然而整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華東野戰軍形勢不好,被國軍緊緊拖住難以脫身,此時中原野戰軍形勢很好,沒有受到敵軍的包圍堵截,所以這個軍事任務只能交給他們去完成。

一場戰爭要消耗的資源可以說是不計其數。我們只說部隊給養,僅僅一個士兵,一年就要消耗三千多斤小米,這麼多小米,才能讓士兵在吃穿用以及裝備上不至於缺少。在抗戰時期,各大野戰軍,再加上地方武裝,七七八八有幾百萬人,要負擔這麼多人的吃穿用度,這筆開支實在不算小,那個時候,解放區已經把大部分財政收入都投入到軍費開支裡去了,但是就算這樣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很多大型的戰鬥都在內線進行,你打我,我打你,打著打著,雞鴨牛羊豬就全都沒有了,地裡的糧食消耗得更快。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部隊哪裡還吃得起飯,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強的軍隊,如果吃不飽,都不可能打勝仗。早一步打出內線,不僅可以釋放一些解放區的負擔,又讓戰線由內轉外,從而反客為主。所以說,進軍大別山這個戰略方針,讓我軍由被動轉為主動,打響了反攻的第一炮。

挺進大別山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這個任務執行起來相當困難,要翻山越嶺、跨越河流還要在沼澤地中作戰。從轉移時的十萬人到最後不到五萬人,整個路程中損耗五萬多人,雖然我軍將士死傷不小但是帶來的意義無疑是巨大的,挺進大別山為日後我國進入反攻階段創造了及其有利的條件。可以說,“沒有這次戰略轉移, 就不可能在國統區建立政權”。此次轉移在國民黨統治地區的心臟上插入一把尖刀,國軍不得不重新調整兵力部署,華中國軍在行動上處處受到阻礙,這次行動是以自己的犧牲為代價,配合了其它戰區的行動,特別是為華東戰區發動淮海戰役創造了先決條件。這就是為什麼在淮海戰役後,劉鄧大軍能夠最終解放大西南地區的關鍵。

回望解放戰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也僅僅只是屬於其中,但也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取的祖國的統一,拔除了留存已久的封建制度,不平等的制度,實現了祖國完全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由此開啟了新紀元。從那段歷史記錄中可以發現,每一個人不畏犧牲,敢為人先,迎來了新時代的中國,所以無論是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不應該浪費的,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應值得珍惜,那段歷史,不能忘,我們也應該在祖國的建設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