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王祖敏)中國民政部20日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召開進一步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開展進一步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要求在重點打擊整治五類非法社會組織同時,對各類非法社會組織應打盡打、不留死角。
會議指出,非法社會組織活動不僅擾亂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秩序、汙染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還侵蝕相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財產,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損害黨和政府形象。近年來,非法社會組織呈現出新的特點,有的以合法外衣做庇護,有的由線下轉為線上,有的“蹭熱點”、活動地域更廣,必須以更嚴厲、更有針對性的舉措予以精準打擊整治。
本次打擊整治專項行動,針對的是未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登記,也未在編制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其他國家、地區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名義開展活動的組織,以及被撤銷登記或吊銷登記證書後繼續以社會組織名義活動的組織,重點打擊整治五類非法社會組織:
一是利用國家戰略名義,在經濟、文化、慈善等領域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二是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或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下屬機構等名義進行騙錢斂財等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三是與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勾連開展活動、魚目混珠的非法社會組織;
四是借慶祝中共建黨100週年活動開展評選評獎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五是開展偽健康類、偽國學類和神秘主義類活動,以及假借宗教旗號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
除此之外,各地還應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打擊整治的重點,拓展打擊整治範圍,豐富打擊整治內涵,對各類非法社會組織應打盡打、不留死角。
會議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做細做實各項基礎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專項行動。做好非法社會組織資訊收集排查,建立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監測預警發現機制,形成線上線下治理閉環;加強對非法社會組織的分析研判,形成跨層級、跨地區、跨部門的資訊共享格局,提高打擊整治的及時有效性。
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探索建立健全對非法社會組織責任人的信用約束機制,最大限度壓縮非法社會組織生存空間;加強對非法社會組織的執法聯動,共同形成對非法社會組織的強大震懾;加大對合法登記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去邪氣”與“扶正氣”並舉,透過多種方式最佳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