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將城市文明指數化為人民幸福指數

由 長孫秀芬 釋出於 綜合

11月1日,交警在海淀區中關村大街核查電動腳踏車車輛資訊 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欣

如今,走在北京大街小巷,你會發現街巷變得更加寬敞整潔,不少建築物恢復了古色古香的風貌,禮讓斑馬線的司機越來越多。“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蔚然成風。2021年年初,北京市透過《關於深化文明城區建立的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行動計劃指引下,北京有序推進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區建立工作,共治共享文明的氛圍更加濃厚,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都的精神面貌和文明風尚邁入了新階段。

文明從腳下起步

和諧交通為生活添彩

“您好,現在是紅燈,請您耐心等待一會兒。”“人行橫道線,生命保障線,紅燈停綠燈行。”在朝陽區大屯路與北辰東路交叉口,文明引導員柴紅英每天早晚高峰,和隊友準時出現在路口,一遍遍提醒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耐心勸阻闖紅燈的行人和非機動車。

北京啟動“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行動以來,許多路口都有像柴紅英一樣的文明引導員在忙碌著,溫馨的提示讓過往行人倍感溫暖,也讓文明交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建立全國文明城區的過程中,北京市充分發揮文明引導員、志願者的作用,勸阻不文明行為。首都文明辦、北京市交管局等部門在全市打造118處禮讓斑馬線示範路口,配備執法引導力量,培養市民禮讓意識。

針對涉及交通安全、干擾通行秩序、影響城市形象的3類12種路口違法行為,北京市交管局堅持“零容忍”態度,重拳出擊、嚴格執法。最佳化北京交警“隨手拍”功能,發動群眾投訴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同時,深入機關、社群、村鎮、學校等開展宣傳教育,交管12123開通學法減分公益活動。

北京市交通委組織公交、出租(網約)、旅遊客運約10萬名駕駛員簽訂文明禮讓承諾書,並將禮讓常識充實到駕培課程和領取駕照前的宣誓環節。目前,全市已有120餘萬駕駛人參與“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線上線下承諾活動。此外,北京市直機關工委、團市委組織556家單位和志願團體開展223處路口認領及志願引導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近9萬小時。

一系列措施相繼實施,動員廣大市民群眾共同參與首都文明交通建設。如今首都街頭主要路口行人不等紅燈、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行為大為減少,交通秩序煥然一新。

文明在周邊環繞

整潔環境為生活增色

“修道路、刷圍牆,上設施、建車場,整秩序、管遊商。”回龍觀街道居民華曄說,這個地區位於海淀區西三旗街道與昌平區、朝陽區的交界處,曾經路面破損、基礎設施缺失、路側牆體汙損現象十分嚴重,周邊遊商聚集、交通秩序混亂,令周邊居民十分苦惱。

現在不僅牆變美了,路通了,遊商也有秩序了。由海淀區西三旗街道牽頭,昌平區回龍觀街道、霍營街道、東小口鎮以及朝陽區奧運村街道齊參與的“三區五街鎮”聯合進行了集中綜合整治,解決了老百姓的煩心事。

在北京像這樣得到整治的地方還有很多,僅在朝陽區:安華里社群存在近50年的“飛線蜘蛛網”被改造入地;安貞西里社群出門繞著走的破舊步道,被翻建成居民喜愛的紫藤長廊;勁松北社群新建美好會客廳、匠心工坊等便民業態,讓老舊小區煥發出了“青春活力”……

“這把長杆鏟是我自制的。前兩次因為工具不順手,有些高處的小廣告清理不乾淨。有了這把鏟子,清理樓道小廣告就不會有死角了。”在西城區裕中東里社群,居民張大爺說,由居民自發組成“值日小分隊”,專攻住宅樓道里的“牛皮癬”。

延慶區儒林街道的“公共空間革命”已經連續開展4年多,10個社群上萬戶居民齊動手,用行動扮靚社群,形成了“入戶”“搬山”“淨家”的“三步走”機制,下大力氣清理堆物堆料。

一系列環境整治和設施完善,讓許多社群環境淨了、美了、敞亮了、宜居了。環境美,影響帶動心靈美;行為美,更激發北京居民自覺成為公共環境的維護者。

文明融入生活點滴

“以文養德”讓城市更美好

在北京,有一個被稱作“北京榜樣”的群體,他們來自首都各行各業,有科學家、企業家、教授,也有環衛工人、農民及參加首都建設的外地人員。他們無私傳遞著善良和溫暖,用一件件小善,匯聚成守護城市平安、百姓幸福的大善,讓首都北京始終保有崇德向善的力量。

“北京榜樣”主題活動從2014年開始舉辦,8年間,市民群眾舉薦的身邊榜樣累計已達44萬人,經過遴選進入市級“榜樣庫”的候選人1.5萬人,先後有1030人獲得“北京榜樣”稱號。

2019年,“北京榜樣”優秀群體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這是全國唯一以城市命名的“時代楷模”群體。隨著群體效應的不斷放大,全市各行業(系統)紛紛加入“北京榜樣”品牌,目前有“國企楷模”“最美警察”“青年榜樣”“政務服務之星”“京城的哥”等18個“北京榜樣”子品牌。

在榜樣人物示範引領下,“學榜樣 我行動”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廣大市民積極參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垃圾分類”“週末衛生大掃除”“藍天行動”“迴天有我”等文明實踐活動。自覺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志願服務活動,點燃了市民建設文明首都的熱情。

今年,北京市推薦的王綬琯、楊孟飛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至此,北京已有20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他們身上充分體現出了北京市民熱情開朗、大氣開放、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具有良好的綜合道德素質,是首都地區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群眾公認的道德標杆、文明道德風尚的示範引領者。

從“朝陽群眾”到“西城大媽”“東城社工”,從“石景山老街坊”到“懷柔一家人”“延慶鄉親”……一大批志願者群體正活躍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廣泛開展治安巡邏、垃圾分類、扶弱助殘、防疫值守、文明監督等各類志願服務,傳遞著城市溫情。

冬奧會期間,3萬餘名“延慶鄉親”將以冬奧志願者的身份,熱心周到、文明有禮服務八方來客,展現“延慶鄉親”的主人翁精神和東道主風采。

文明需要內化在心。以文養德、以文潤心,北京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繁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市各街道的黨群活動中心、社群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一個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文化陣地,成為居民走得進、坐得住的“大家園”。

“北京將始終樹牢首善文明旗幟,匯聚共建共享合力,積極投身全國文明城區建立,切實把‘文明指數’轉化為市民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擦亮‘全國文明城區’金字招牌,努力打造‘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透過文明建立推動超大型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助力北京成為社會風氣和道德風尚最好的城市。”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首都文明辦主任滕盛萍說。

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