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青春力量

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青春力量

圖①: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專案建築工地。 中國建築埃及分公司供圖 圖②:4月20日,工作人員在印度尼西亞萬隆的雅萬高鐵鋪軌施工現場作業。 圖③:1月7日,行人走在馬爾地夫胡魯馬累的五橋專案中的一座橋上。當地媒體形容由中企承建的該專案“開啟了這個城市的新篇章”。 圖④:中企承建的克羅埃西亞佩列沙茨大橋,將克羅埃西亞大陸與佩列沙茨半島緊緊相連。 新華社發

在許多共建“一帶一路”專案中,一大批中資機構青年員工在異國他鄉辛勤工作,將個人發展的“小目標”融入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大事業”,向世界展現了自信自強、勇於擔當的中國青年一代的風采。

擔負客貨運安全“硬任務”

本報記者  鄒  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胡正君格外忙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約翰內斯堡營業部在保障常規運轉的同時,接到一項緊急任務——把一名陷入昏迷的旅客安全送上回中國的班機。身為營業部總經理,胡正君決心打好這場硬仗。

確認約翰內斯堡機場診所做好消毒,確保救護車通道暢通,與使領館陪護人員保持聯絡,安排好隨飛機陪護醫生的出入關手續……為保證萬無一失,胡正君自己提前走了一遍相關程式。這位特殊的旅客,是一名在駐尚比亞的聯合國機構工作的中國女士。她一個月前在尚比亞陷入昏迷,初步診斷為免疫性腦膜炎,後轉至約翰內斯堡醫院治療,一直未能好轉,急需回國接受救治。

胡正君第一時間引領醫療擔架和陪護人員進入機場診所候機,隨後聯絡剛從尚比亞飛抵約翰內斯堡的剛果(金)醫生哈里。作為聯合國機構的特派醫生,他將陪同病人飛往中國。

“你們的安排很棒,病人先送到機場診所,我可以對她目前的狀況有大體的判斷後再上飛機”,哈里邊走邊對胡正君說,“感謝國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改造好飛機座艙,我知道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旅客是需要國際救援組織的專機運送的,但在疫情防控期間,專機要再等10多天以後才能到”。

在機場1樓診所,暫時做好安頓,胡正君抓緊回到3樓值機櫃臺,那裡有200多名急盼回國的旅客。疫情防控期間,胡正君與幾位同事要處理的事情比以往多了不少。“請問我的綠碼怎麼還沒發來?我的檢測手續都已經提交了。”“您是國航的吧?我們要在哪兒排隊?”“這個掃碼填申請表,要寫英文嗎?我不會,您能幫幫忙嗎?”一上3樓,穿著醒目工作服的胡正君被各種“問題”攔住。

把做好防疫規範放在首位。如果說我國駐南非使領館釋出的顯示核酸檢測陰性的“綠碼”是通行證,胡正君和他的團隊就是這批旅客安全赴華的守門人。國航外籍代理桑德拉也一直忙前跑後,她說,這樣特殊的情形不是頭一次遇到,“2020年6月份中國撤僑時,胡經理他們幾乎兩天沒閤眼,十分辛苦”。

“我們負責旅客出發前最後的健康安全檢查,使領館在這之前做了大量材料稽核工作,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我們的目標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將乘客送到中國”。胡正君邊說邊趕往1樓的機場診所,剛才守護在那裡的中國使館人員發來訊息,“醫生說病人狀態不錯,可以補充些含糖流食,不知機場能不能買到”。

在該營業部工作的外籍同事邁克評價:“遇到各種問題,中國人總是能找到靈活的處理方法,但這其實是努力的結果。”

經過6個多小時的奮戰,特殊旅客和陪同人員被先行送上飛機,200多名旅客也順利出關。國航值機櫃臺前,突然由熱鬧變為了冷清。國航團隊的幾名工作人員忙碌著收尾工作,同時開始為迎接下一趟航班做準備。

該營業部的中國員工大多是不到40歲的年輕人。胡正君說,在約翰內斯堡機場的工作,特點就是忙,成就感也不小,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擔負著確保南非至中國客貨航運安全的“硬任務”,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周翰博

“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團隊!”這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勘哈薩克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柳新軍在哈工作時的初心和使命。7年來,他仔細研讀哈薩克勞動法,走訪合作伙伴,深入油田一線,瞭解中哈員工所需所想,確定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匯通中外、任人唯賢”的選人用人原則,致力於為中哈員工成長創造條件。

“想方設法保障大家的健康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做好防疫工作,柳新軍主動放棄回國休假的機會,他說,“油田一線員工有近2000人,而且流動性大,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群體性感染。作為一名公司管理者、一名黨員,在這個非常時期,我需要帶領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多做思想工作,讓大家安心堅守工作崗位。”

柳新軍和同事們一起制定防疫方案,仔細推敲,數次修改。面對突然收緊的管理制度,部分當地員工感到不適應。“我的家近在咫尺,為什麼不能像以前那樣回去探親?”發現當地員工心態的變化,柳新軍立刻與他們談心交流。

“和柳新軍溝通毫無障礙,他的話總能說到我們心裡。”當地員工穆赫塔爾對本報記者說,“經過他的細緻講解,大家終於明白,減少接觸交往是科學防疫的必然舉措,更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解開了思想上的疙瘩,油田工人們再也沒有鬧過情緒,大家安心工作,確保了專案在疫情防控期間正常運營。

哈薩克疫情多次出現反彈。柳新軍承擔起油田工人首次大規模倒班的指揮任務。專案所在地阿克糾賓州分屬3個營地的170多名員工,需要在48小時內完成輪崗。油田地處當地疫情防控的“高風險地區”,為確保萬無一失,專案實施閉環式倒班模式,集合場地消毒、劃線隔離、車輛接送、檢測、人員交接等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整整兩個晝夜,柳新軍和同事們幾乎沒有休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的責任擔當。

閉環式倒班模式也開創了疫情防控期間當地石油公司正常運營的先例。阿克糾賓州副州長卡伊拉特表示,這樣的做法值得其他石油公司學習。

發現和培養優秀幹部是公司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自2019年以來,已有18名哈方員工和11名中方員工走上公司中高層領導崗位,3名中方員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無論是業務工作,還是疫情防控,他們都表現出色,已經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柳新軍相信經過疫情特殊時期的鍛鍊,將有更多優秀員工脫穎而出。

努力做出最優設計

本報記者  周  輖

“搞設計的人加班加點,再正常不過了。”夜幕降臨,埃及首都開羅以東約50公里,在中企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專案建築工地上,還有不少忙碌的身影。專案設計總監袁浩剛剛結束開了一整天的設計協調會,正在向同事囑咐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晚上還要為新策劃專案加班工作。

與現場施工不同,袁浩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在案頭,與專案業主開會是常態。“儘管我們會因為不同的觀點產生爭論,但無論是埃方還是中方,目標都是為了把工程完成好。中國員工為專案建設付出很多心血,我們已經成了要好的朋友。”埃方現場監理總經理班納表示,專案業主、監理、承包商對工程建設關切的重點不一樣,袁浩和他的團隊的工作就是平衡各方關切,與各方充分論證和協商,努力做出讓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最優設計。

2016年6月,袁浩從馬來西亞轉到埃及工作,擔任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兼設計部經理。次年4月,中建埃及分公司採用“差異化競爭”的策略,鎖定“超高層”板塊,策劃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專案獲得埃方的積極響應。如何在短時間內,拿出一個國家級商務核心區的規劃和設計,並得到埃方高層的認可,是設計團隊面臨的緊迫問題。

“袁浩帶領的團隊對待工作極富熱情,專業能力強,工作效率高,讓我看到了中國青年工程師的風貌。”埃方設計師穆斯塔法對當時與中國設計團隊共事的時光記憶猶新,“中國團隊用兩個月時間,將區域規劃、業態分佈、功能分佈、面積表等快速完成,得到埃及住房部的認可,確定了專案的定位、規模,為立項、融資建立了基礎。2017年10月,中埃專案合作協議簽署,2018年3月舉辦開工儀式,高標準的工作成果讓人稱讚。”

在隨後的設計實施階段,設計團隊陸續將194萬平方米的20棟超高層建築,從“概念”變成了可實施的“施工圖”。“這期間,團隊經歷了許多不眠之夜,大家常常為了一個理念、一個數據,仔細研究、尋找論據、進行分析,期望得到最好的設計效果。此外,他們還運用專業知識,提出了大量最佳化方案,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為業主和企業創造了更多經濟效益。”穆斯塔法說,與中國團隊一同工作的埃方設計師大多是50多歲、經驗豐富的專家,當得知袁浩帶領的團隊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5歲,感到十分驚訝。

如今,“施工圖”中的一棟棟高樓正在快速拔地而起,不久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專案中的“非洲第一高樓”標誌塔即將竣工。袁浩也即將迎來在海外工作的第十六個年頭。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成長為懂工程、懂設計、懂商務的多面手,袁浩感慨頗深:“作為千萬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國青年之一,我希望能夠繼續在崗位上精益求精,貢獻自己的智慧,助力企業發展,也希望讓更多外國朋友瞭解並認可‘中國設計’!”

在磨練中更好成長

本報記者  程是頡

“我的青春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度過,這是一段讓我自豪、難忘的時光。”2022年初,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中方運營管理人員孫震告別這片自己揮灑汗水的熱土,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薩希瓦爾電站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西南約120公里。拉合爾是巴基斯坦的經濟中心之一,這裡人口稠密,產業集中。一直以來,頻繁停電成為制約拉合爾發展的一大瓶頸,不僅夏日裡居民生活炎熱難熬,許多工廠企業也無法全力運轉。2015年,薩希瓦爾電站落成,填補了巴基斯坦1/4的電力缺口,極大保障了拉合爾及周邊地區的電力供應。

“電站為周邊地區1000萬人提供用電保障。”孫震說,這座電站的穩定運營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十分重要,大家為實現這一目標付出了許多心血。

為協助巴基斯坦解決技術人才短缺問題,電站從運營之初就招募了巴方員工,幫助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培養能力,並能夠逐步接手電站的運營。

作為中方運營管理人員,孫震帶領的班組中有一半是巴方員工,哈桑是其中一員。他剛從大學畢業,有著不錯的理論基礎,但實際操作經驗不足。為了確保電站的長期穩定執行,孫震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技能傳授給巴方員工。“把他們培養好,就是對電站的未來負責。”

一開始,語言是中巴員工交流的難題。為此,孫震一面努力學習專業術語,一面主動找年齡相仿的哈桑練習日常口語表達。很快,孫震和哈桑就找到了共同的興趣愛好——足球。下班後,他們一起組織中巴雙方員工看球、踢球,大家在工作之外越來越熟絡。

“由於平時交流很多,孫震的英語水平進步飛快,令我們驚訝,我們也積極向他討教工作問題。”哈桑說。不經意間,運營初期中巴員工交流不暢的難題迎刃而解。

疫情防控期間,孫震被任命為電站防疫工作負責人。他知道,做好防疫工作是為了保障1000萬人能夠正常用電,這件事絲毫出不得差錯。他說,制定防疫要求不難,難的是確保大家認真執行。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向大家宣傳防疫對電站運營和周邊民眾用電保障的重要意義。心中有這樣一份責任感,中巴雙方員工都能作到執行防疫要求一絲不苟。

從2015年來巴基斯坦至2022年離任,7年時光,孫震很感激這段經歷和磨練,“我們的努力改變了巴基斯坦缺電的狀況,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版式設計:張芳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557 字。

轉載請註明: 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青春力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