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鄭州市區街頭的積水逐漸退去,市民日常生活慢慢恢復,鄭州市防指將防汛I級應急響應降至Ⅲ級。
這是一場重新整理多個歷史記錄的罕見暴雨,但當大水退去,人們依然想追問:為何這場暴雨帶來的損失如此慘重?是否有一些本不應付出的代價?
圖為7月20日晚發生險情的鄭州地鐵五號線沙口路站出站口。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攝
降雨預報是否還能更精準?
7月20日晚上,鄭州地鐵5號線,地鐵車廂中齊腰深的積水成為網路上熱傳的畫面,不少網友驚訝:為何這麼大的雨,地鐵還在運營?乘客還去乘車?
其實,20日,當全國輿論聚焦河南鄭州前,這裡的雨已經下了三天。
讓公眾產生疑問的是:如此大的降雨量,氣象部門此前的預報是否準確?
事實上,19日上午11時許,鄭州氣象局就曾釋出天氣預報稱,19日至21日鄭州市有大到暴雨。當天中午,又分別釋出暴雨黃色預警訊號和雷電黃色預警訊號。
當晚19時13分,暴雨預警升級為橙色,2個多小時後,預警再次升級,變為紅色。20日紅色預警持續釋出。
不過,大雨的強度還是遠遠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20日16時至17時,1小時內,鄭州的降水量達到201.9毫米,超過該市常年7月一個月的降水量。
有著37年工作經驗的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站長阮祥用“從未見過”“充滿懷疑”“不敢相信”來形容,氣象監測員甚至不敢相信暴雨資料,最後選擇手算校對……
既然降雨量如此之大,此前的氣象預報是否可以更加精準?
20日晚,鄭州氣象局官方微博發文解答了這一問題:就暴雨而言,它是不同時間尺度、不同空間尺度影響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它所提供的有關暴雨的觀測資料和資訊主要是針對天氣尺度的,而對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觀測並不充分,甚至十分缺乏。
所以暴雨預報中,常會出現“局地”這一名詞,正是因為以目前的預報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預報局地強天氣可能出現的範圍,還不能提前預知其發生的準確位置。
暴雨預測的準確率一直是個世界級難題。即使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24小時的暴雨預報準確率也僅達22%~23%。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原所長程曉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這次在預報大雨時,一開始氣象部門預測降雨中心會在焦作,但最後實際是在鄭州,稍有一些偏離。這是現有的氣象科學技術上無法避免的誤差。
7月22日,中國安能武漢救援基地水上搜救分隊15名指戰員攜帶2臺子母式“龍吸水”、2臺一體化泵車,在鄭州市京廣北路隧道由北往南展開抽排水作業。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應急響應機制是否能跟上?
一場雨,讓一座城短時間就處於“浸泡”狀態,氣象部門預警之後,其他應急措施及時跟上了嗎?
20日下午,鄭州市在5個半小時內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連升3級。當日16時30分,最高等級的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啟動。
然而,城市的交通晚高峰依然在大雨中進行,最終,一列行駛的地鐵在積水倒灌中停運,數百人被困隧道。
鄭州早在19日就釋出的暴雨紅色預警意味著什麼?
依照《河南省氣象災害預警訊號釋出與傳播辦法》,暴雨紅色預警訊號對應的防禦指南內容包括: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禦和搶險工作。
顯然,氣象部門的預警發出後,應急響應措施更為重要。
2010年國務院釋出施行的《氣象災害防禦條例》中明確,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應急預案啟動標準、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預防與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內容。
此外,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同年釋出的《河南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明確,氣象等部門必須第一時間將天氣預警告知民眾。
針對暴雨,上述應急預案中還專門明確,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釋出暴雨預警訊號及相關防禦指引,適時加大預報時段密度。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對水毀積水路段制定繞行路線,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
軌道交通方面,《鄭州市軌道交通條例》中提出,因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嚴重影響軌道交通安全,無法保證安全運營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暫停運營,及時向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向社會公告。
相關專家分析,氣象部門連續釋出了最高級別的預警,但問題在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針對氣象預警的應急機制。
氣象預警之後,怎樣的情況要停工停產?應該怎麼協調各部門?怎樣排程各種救災資源?對應要採取的真正應急行動是什麼?一系列問題都有待釐清。
就在鄭州地鐵5號線事故發生的第二天,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城市軌道交通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
《通知》指出,運營單位要充分汲取近期發生的雨水倒灌事件教訓,進一步調整完善應急預案,對超設計暴雨強度等非常規情況要採取停運列車,疏散乘客,關閉車站等應急措施。
7月22日,鄭州地區消防人員接報鄭州阜外醫院還有部分被困者需要救援。記者跟隨救援人員前往醫院,行至東四環和鄭開大道交叉口處,前方涵洞水深無法通行。中新網記者 郎朗 攝
海綿城市建設能緩解內澇嗎?
這場歷史罕見的暴雨中,有網友翻出一則有關“鄭州打造海綿城市告別‘看海’”的“舊聞”。
近年來,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在全國眾多城市開展,那麼,能否以這場極端的暴雨來苛責“海綿城市”建設?
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透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有400多個城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規劃方案,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河南省內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2016年5月,河南省就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確定了鄭州、許昌、濮陽、焦作等8個城市作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進行探索和試點帶動。
為更好地建設海綿城市,鄭州出臺了《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提出鄭州市要在主城區規劃191條澇水行洩通道;建設和改造海綿公園;在河流兩岸打造生態濱河緩衝帶……
《規劃》中還提到了建設目標,到2030年,鄭州主城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面積約佔建成區總面積的88.7%。
那麼,這樣的海綿城市是否能抵禦住暴雨的侵襲呢?有業內專家認為:將鄭州市的洪災歸因於海綿城市建設問題,是對海綿城市的一種誤解。
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水安全研究院院長夏軍對媒體分析,海綿城市建設可以在它的分散型和集中式結合的蓄水與排水能力內,減緩超標準洪澇災害。但不能消除超標準的特大自然災害的損失。
夏軍強調,當要發生超標準的特大自然災害,人類可以做的事是預報和預警與排程,利用可能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前防範,儘可能減少或降低自然災害損失。
“這場暴雨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我相信情況都跟鄭州差不多,(但如果應對及時)有可能損失會減少。”中國水利學會減災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黃國如這樣評價。
目前,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還在進行中。
洪水退去,但留給鄭州以及中國其他城市的教訓是永遠的。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共有18個城市常住人口超過千萬大關。極端天氣下,任何一座城市面臨的考驗都一樣嚴峻。
如何防止悲劇再次上演?這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國新聞網記者 張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