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澤利和他的父兄在伊朗中部城市亞茲德經營著一家地毯企業,主要客戶是外國遊客和本國出口商。自從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以來,他們的客戶數量急劇下降,生意一落千丈。
△法澤利
德黑蘭的哈蒂法8年前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此後一直在與疾病作鬥爭。但是現在,她常用的一些特效藥因為美國的制裁不能再進口到伊朗。作為一名慢性病患者,她的生存正日益受到威脅。
△哈蒂法
家住科爾曼省的計程車司機普羅塞尼曾經有著不錯的生活。如今,美國的制裁使油價一路上漲,租車主顧也受制裁和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終日為生計發愁的普羅塞尼已經打消了要第二個小孩的念頭。
△普羅塞尼
……
在伊核協議各方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再次舉行會談前夕,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網站刊發了長篇圖文報道《制裁下的伊朗眾生相》,近距離展示了美國的“極限施壓”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給伊朗國計民生帶來的無盡痛苦。
△NPR報道截圖
“不在同一個房間”的背後
根據伊核協議各方日前商定的結果,6日的維也納線下會談將探討美伊同步對等恢復履約的路線圖,以推動伊核協議早日重返正軌。
這將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後,美伊雙方首次“同臺”。但從事前的一系列跡象來看,會談前景並不樂觀,而其癥結就是美國的制裁。
眾所周知,當前的伊核問題僵局源於美國特朗普政府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實施以制裁為核心的“極限施壓”。作為回應,伊朗在承諾相關措施“可逆”的前提下逐步中止了對協議部分條款的履行。
△當地時間2018年5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近期發文,透過今昔對比詳解了美國製裁對伊朗的傷害:伊核協議2015年簽署後,伊朗經濟曾大幅增長12.5%;但到了2020年,處於美國製裁下的伊朗經濟預計將萎縮4.99%。
△CNBC圖表:伊朗經濟最近一次增長還是在美國對伊實施制裁之前的2017年。
拜登政府上臺後表示願重返伊核協議,但卻堅持伊朗應首先恢復履約。而伊朗則再三強調,首先解除對伊制裁是美國必須糾正的錯誤。包括中方在內的伊核協議相關方也多次指出,美方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造成伊核局勢緊張的根源,當務之急是美方取消所有相關對伊非法制裁,伊方則在此基礎上恢復全面履約。
然而,在“誰該邁出第一步”的問題上,美伊雙方互不相讓、僵持至今。
鑑於此,美伊雙方雖然都將參加6日的維也納會談,但預計不會有接觸。用一位歐洲外交人士的話說,“伊朗和美國會在同一個城鎮,但不會在同一個房間”。另一位西方外交官則表示,會談或將以“穿梭外交”的方式進行。
△路透社報道截圖
按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的說法,美方預計不會與伊方直接會談,但美方對與伊方直接對話“保持開放態度”。
△普賴斯
伊朗方面則反覆強調,與美方的直接、間接對話都不會有。伊朗在這次會談中只有一個已強調多次的訴求,即美國必須“一次性”完全解除其在退出伊核協議後施加給伊朗的制裁;伊朗不會接受任何“分階段”解除制裁的建議。
△彭博社報道截圖
“保留制裁”是新的施壓手段?
現在距離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將滿三年。就當前局面來看,美國是否解除制裁已經成了伊核協議何去何從的最關鍵因素。但迄今為止,無任何跡象表明美國會在這個問題上先邁一步,而美國政府顯然也很清楚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底氣不足。
在美聯社的報道看來,美政府明顯淡化了對6日會談的預期。用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的話說,“我們預計不會立即取得突破,因為未來將有艱難的討論”。
報道認為,美伊雙方圍繞制裁問題的僵局“有可能成為美國新一屆總統外交政策的早期挫折”。
△美聯社報道截圖
目前各方對會談前景可謂喜憂參半。伊朗外長扎裡夫早就提醒,伊朗6月將舉行總統選舉,“這期間可能會發生許多事,因此對於美國來說,迅速採取行動是明智的選擇”。
△扎裡夫
西方輿論普遍擔心,美國如果繼續對伊朗保持強硬立場,將在6月之後迎來更強硬的伊朗領導人,屆時伊核問題解決前景將更不樂觀。路透社援引一位歐盟高階官員的話說,如果不能在兩個月內達成協議,對於各方來說“肯定是個壞訊息”。
△路透社報道截圖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柯什凱姆指出,美國直到現在仍在用制裁做文章,包括提出“分階段解除制裁”,根本上還是希望繼續遏制和削弱伊朗,以便為自己爭取更多政治籌碼。但伊朗不會一直等下去。
柯什凱姆:“美國從來都不是在尋求解決衝突的方法,只是想遏制和削弱伊朗,所以伊朗人民認為,美國應適可而止。如果美國真的想做正確的選擇,那麼它還有最後的六、七週,或者說最多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未來美國方面沒有任何改變的話,伊朗將會完全更改此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