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不恨英國殖民者?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要說明一下,有個詞叫民族主義,恨誰反對誰的激烈程度取決於民族主義的價值認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全世界以現代意義上國家形式存在的並不太多,在地圖開疆的模式下,世界很多地方都被英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依託大航海勢力瓜分了,像我們一樣存在的民族國家嚴格意義上很少,在沒有國家概念的地方,壓根民族意識就不強烈,也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回到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這個問題上,就是說在印度被英國殖民的日子裡,今天印度範圍內生活的民眾其實並沒有形成今天意義上的印度國家,而是各自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不同民族,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統一的語言和價值觀逐漸形成,印度不同族群不斷融合,才形成了印度的民族意識。
正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在世界各地已經無法延續,英國作為統治者雖然試圖用武力鎮壓,但已經不可能完全壓制,無奈之下的英國也只能放任自己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這點在非洲地圖上體現得特別明顯,很多國家的邊境線都是直線,同樣,這樣的問題也存在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線上。
這可能是英國作為宗主國,考慮到日後的國際秩序故意為之,但總體上來說,印巴分治依據了這些民族的不同信仰和人種,除了小塊爭議地區基本沒有太大矛盾。作為爭議領土的涉及方,雙方也只是強調爭議區域的領土歸屬,並沒有征服或者統一對方的醫院和訴求。
印度之所以不恨英國,一方面是統一民族意識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恰恰得益於英國的殖民統治,才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印度國家,並依託殖民者在印度的建設,為印度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基礎。
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後,在很長時間還是英聯邦成員,延續了與宗主國的良好關係,英語也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與英國聯絡依舊密切。
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是,獨立後的印度與英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高度一致,雙方基於同樣的價值認知自然可以互相欣賞,並沒有苦大仇深。
這方面,我們的東亞鄰國日本也有類似心態,很多人好奇日本人為何不恨美國?大家都知道,延續千年的日本也是一個傳統封建國家,幕藩體制讓日本也處於與世隔絕狀態,直到1853年7月8日美國軍艦突入江戶灣,並與日本在1854年3月31日簽署《日美親善條約》,日本國門就此被開啟。
被日本人稱為“黑船來航”的標誌性事件,不僅沒有成為日本憎恨美國和殖民者的理由,反而成為日本人紀念的恩人。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久裡濱,仍存在著一座佩裡公園。在當年登船地點,豎立了一座佩裡登陸紀念碑,並刻著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佩裡上陸紀念碑”。
時至今日,日本每年還開展紀念活動,在我們眼中這些當年的“入侵者”,在日本卻儼然以英雄般的姿態出現。
這是因為,儘管當年佩裡仗著船堅炮利迫使日本簽訂下不平等條約,但後世的日本人卻認為正是佩裡促使日本走上了開啟國門走上富國強兵之路,並不視之為仇敵。
這一點,日本人在二戰戰敗後對美國的態度上也有體現,並沒有對美國人扔下的原子彈耿耿於懷,而是依託美國迅速發展,短短几十年再次重回世界強大國家陣營。
一個強大的民族,擁有苦難的記憶後會形成民族主義,這並無可厚非,但一個真正強大的民族,並不會讓歷史上的恥辱記憶成為枷鎖,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更加理性的視角看待歷史,擁抱世界。
可能正是這一點,讓被迫開啟國門的日本成為像他們的入侵者一樣強大的國家,而同一時期的大清卻深陷動盪,不僅止步不前,還與文明世界的距離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