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家土耳其,為何總想要加入歐洲
文/王凱迪
土耳其人,始終活躍在中東的亂局之中。在我們的普遍印象中,土耳其人是地地道道的西亞國家,與敘利亞、伊拉克與伊朗等中東國家一樣是矛盾衝突的主要參與者。從地圖上看,土耳其國土面積的97?在亞洲境內,是毫無疑問的亞洲領土國家。然而,土耳其卻長期以來認為自己是一個歐洲國家,不僅參加歐洲盃足球賽事,而且在其他領域也是盡力脫亞入歐,希望成為歐洲的一份子。
是什麼原因在推動這個亞洲國家總向歐洲無限趨近呢?
歐洲和亞洲的重要分界線是土耳其境內的土耳其海峽。今天土耳其國土大部分位於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上,只有很一小部分(東色雷斯)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土耳其國名來源於英語“Turkey”,除了火雞的特殊含義之外,這個名稱其實就是“突厥”的另一種翻譯方法。據說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來自於中亞內陸的烏古斯部落,在阿拉伯帝國時期皈依了伊斯蘭教,隨後又從內陸亞洲一路向西,穿過中東抵達今天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也就是今天的小亞細亞半島上)。
公元13世紀末開始,奧斯曼人在拜占庭、歐洲十字軍與羅姆蘇丹國的政治夾縫中不斷遊走,利用各方勢力的博弈與死角擴張自己的勢力。羅姆蘇丹國敗亡後,奧斯曼人的第一位強大領袖奧斯曼一世取代了羅姆蘇丹國在小亞細亞半島上的位置,並開始以此為基地,對西方巴爾幹半島上的拜占庭帝國進行軍事進攻與滲透。
在此之前,奧斯曼一直是純粹的亞洲國家。而從此刻開始,奧斯曼人開始因為軍事擴張而登上了歐洲的土地。02 巴爾幹的主人
經過近兩百年的不懈奮鬥之後,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穆德二世終於攻下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將這座在歐洲人眼中的千年之都當作自己的新都城。隨後,土耳其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林。
此後,這座扼守土耳其海峽的歐亞要衝之城,便一直以奧斯曼帝國的都城身份存在,奧斯曼人也順理成章地開始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而自居。儘管這種歐洲文化稱謂對於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奧斯曼人而言顯得驢唇不對馬嘴,但是這種標榜與繼承,顯然給了奧斯曼帝國向歐洲內陸擴張的合理依據。
公元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不斷向歐洲擴張,並建立起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在這片廣袤的國土中,原本作為東羅馬帝國後花園的巴爾幹半島則全部淪為了奧斯曼的地盤,再加上當時的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林城的主要城區在海峽以西的歐洲地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便可以名正言順地以歐洲國家自居,從而為自己參與歐洲事務提供合理性。03 尷尬的帝國後裔們
儘管奧斯曼人一度在中歐打得順風順水,然而其政教合一的宗教屬性勢必難以在基督教佔據主導地位的歐洲長期爭勝。
1682年的維亞納保衛戰中,波蘭翼騎兵與奧地利火槍手聯合組成的歐洲基督教聯軍將土耳其人徹底擊潰。在隨後的兩百年中,奧斯曼人在巴爾幹半島上被逐步邁入近代的歐洲文明步步逼退。到了19世紀中期,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希臘相繼獨立,土耳其人更是在與俄國人的黑海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敗虧輸。如此淒涼慘景,也難怪當時的西方人將土耳其與清王朝作為比較,贈予了一個“西亞病夫”的稱號。
一戰之中,奧斯曼蘇丹妄圖聯合德國共抗俄國,誰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最後以失敗而告終,站錯隊的奧斯曼土耳其因為異端身份遭受了最為嚴重的制裁。蘇丹被迫同協約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奧斯曼帝國基本上喪失了小亞之外的所有領土,甚至連小亞細亞半島也被協約國軍隊佔領。
在這個危機存亡的時刻,後來的國父凱末爾站出來,他領導土耳其推翻蘇丹君主制,並將協約國軍隊與希臘侵略者盡數趕出小亞細亞半島,迫使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取代《色佛爾條約》,從而奠定了今天土耳其的基礎。
建立共和政體的土耳其在20世紀上半葉展開了大規模的世俗化改革,開始從政治經濟與社會多重領域向西方靠攏,不僅全面照搬西方的政治體制模式與資本主義經濟,甚至在社會風俗層面全面引入西方的服飾、教育乃至於字母文字。這一切的改革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脫亞入歐,進入歐洲文明國家的序列。這不僅僅是因為伊斯坦布林的歐洲領土關係,更多的則是對歐洲文明經濟、政治優勢的嚮往,甚至可以讓自己脫離複雜的中東而進入新的外交平臺。
然而,儘管土耳其入歐心切,但是歐盟明顯不願買單,除了讓這個小夥伴加入自己的娛樂賽事之外,歐盟的主心骨德法並不希望一個大國進入歐盟,希臘等南斯拉夫國家更是因為歷史原因不歡迎這個小夥伴的加入。最為重要的是,依舊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體的土耳其,和歐洲根本不是一路人。
參考文獻:
1.世界全史百卷本
2.巴爾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