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程
“我買保險的時候並沒有患病,現在因病住院了,保險公司卻拒不賠付,說我投保時隱瞞病情。”“3·15”又至,消費者權益保護依然是保險業避不開的話題。儘管保險業近年來不斷加強合規管理,但銷售誤導、虛假宣傳等仍屢被“吐槽”。買保險,請務必擦亮雙眼,最好請律師朋友幫忙把一下合同關。
一批保險企業被點名
日前,深圳銀保監局釋出資料通報,2020年下半年深圳轄區共有保險消費投訴957件。其中涉及人身險公司的有587件。記者發現,不少大型保險公司“榜上有名”。
上述通報指出,銷售糾紛是人身險公司最受消費者詬病的事項。分析表明,不管是保障還是理財保險產品本身都比較複雜,在期限、責任和價格等方面有很大區別,出現銷售誤導現象的機率就更高。
市民陳小姐此前找到保險營銷員王某,諮詢其公司的一款分紅型人身險,王某向陳小姐承諾該產品“年化收益率可達到5.5%”,但她在購買一段時間後,發現該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僅有1%,於是聯絡王某要說法,卻發現此人已經從原公司離職,這份保單就成了所謂的“孤兒單”。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負責人坦言,銷售誤導主要是由於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取消,使營銷人員大幅增長,導致其專業資質層次不一,決定了他們難以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保險服務。
不少消費者還注意到,部分保險代理人常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釋出一些“購買×××保險最後機會”“重大疾病保險費率調整”等“炒停”資訊,以“即將停售”概念誤導消費者,類似的營銷手法也都涉嫌虛假宣傳。
深圳銀保監局開出百萬元罰單
在知名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記者以“保險”二字為關鍵字搜尋,發現有近7.9萬條投訴與保險有關。
近日,深圳銀保監局對一家保險公司及相關負責人開出了共109萬元的罰單,原因在於該公司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批准的保險費率、財務資料不真實、給予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合同外利益等違法違規情況。
記者從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瞭解到,該公司近日啟動“3·15”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透過推送“以案說險”線上知識小課堂,重點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展開科普宣導,並開設線上話題專欄,吸引市民參與。
“消費者是核心,只有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才能成為真正的好公司。”富德生命人壽董事長方力曾表示,在消費者權益保護上,企業要貫徹監管要求,主動適應全新消費者保護環境,並建設消費者保護專業團隊,持續探索創新宣傳教育手段。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一定要清楚自己購買的是什麼型別的保險、能提供哪些保障以及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同時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和投保須知,並保留好業務員在宣傳時的材料、語音、聊天記錄等,防止以後如要維權時缺乏證據。
作者:張程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