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王龍龍)“醫療救助作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託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權益的制度安排,健全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強化醫療救助保障功能,對減輕貧困家庭經濟負擔及穩定脫貧精準防貧起著重要的作用。”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將向大會提交《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建議》。他建議,加強醫療救助制度頂層設計,設立“城鄉醫療救助基金專戶”和“醫療救助準備金制度”。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本人供圖
左定超表示,目前我國醫療救助具體實施層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救助物件認定“難”,現行醫療救助工作物件範圍設定特困供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物件等十類物件,種類繁多,交叉管理嚴重,尚未建立及時精準識別救助物件的機制。二是救助資金籌集渠道單一,在國家釋出的社會救助中未明確規定中央和地方分級負責和共同負責範圍界限,各級財政間的支出比例仍無明確合理的的標準。三是醫療救助待遇標準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為此,左定超建議,可加強醫療救助制度頂層設計,制定新的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城鄉醫療救助基金專戶”,改專賬管理為專戶管理;建立“醫療救助準備金制度”,從國有資金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進行預期儲備,一旦國家經濟社會出現重大緊急事態,符合啟動準備金條件,及時增強保障底線。
“還可最佳化科學規範的待遇支付機制。”左定超分析說,建議運用大資料手段,改革為基於病種、發病率分佈、醫療費用支出總額、本地最低工資標準、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及基本醫保年度封頂線關聯資料演算法進行物件識別模式。建議由醫保系統主動抓取相關資訊資料,這種演算法科學規範,能及時精準識別醫療救助物件。建議醫療費用直接救助方式、比例、年度限額由省級統一確定。建議國家有關部委指導各省建立省級“醫療救助人均水平與主要社會經濟指標(GDP、CPI、就業率)正負相關聯動調整機制”,增強制度彈性和應急性。
此外,左定超表示,還可以調整醫療救助觀念理念和最佳化醫療救助公共服務管理。醫療救助的理念要逐步發生三個方面的改變,即:制度需從社會救濟轉向醫療保障,不再作為臨時性兜底政策而是按標準予以救助;目標需從短期精準脫貧轉向長遠制度公平,配合醫保部門已成功實施的“三重醫療保障”政策,做到應救盡救;方式要從“擴面”轉向“保重點”,透過基本醫保保基本,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重點,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