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一國兩制”初心,促進港澳繁榮穩定

李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一國兩制”是中國和平解決歷史問題、務實促進國家發展的一項偉大社會實踐。其蘊含的對人類發展理念、國家治理模式的思考超越了意識形態,是基於客觀事實與條件解決一國或一個地區面臨的重大和平與發展問題的嘗試。重溫“一國兩制”構想的初心,回顧其在過去二十多年實踐中展現出的強大活力和韌性,對於“五十年不變”的後半段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四十年前的今天(1月11日),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他在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時說:“九條方針是以葉副主席的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一方針最初針對的是臺灣問題,卻由於香港問題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上議事議程而首先被運用於香港的迴歸。

重溫“一國兩制”初心,促進港澳繁榮穩定

香港適用於“一國兩制”的情況經歷了一個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鄧小平先後在1979年會見麥理浩、1982年和1984年兩次會見撒切爾夫人,以及80年代會見香港人士時,進行了較完整的闡述,包括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目的及其內容、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香港的資本主義與內地的社會主義的關係,“一國兩制”的未來發展方向等。如今讀來,仍對當前香港和澳門的形勢具有指導意義。

回看“一國兩制”的初心,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二是促進內地的發展。用鄧小平當年的原話講,是“我們保持這樣的政策,採取這樣的立場,有利於中國本身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四個現代化”。但是,“如果中國把四化建設能否實現放在香港是否繁榮上,那麼這個決策本身就是不正確的。”畢竟,“一國兩制”除了涉及香港的資本主義,還有一個很大的主體,即實行社會主義的內地。小範圍資本主義的存在,是在社會主義經濟為主體的前提下實行的,是因為相信這更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這種辯證、以我為主的思維貫穿於“一國兩制”從構想到實踐的全過程。

今年是香港、澳門分別迴歸25週年和23週年。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香港和澳門都經受了來自金融危機、社會風波等方面的考驗。尤其是香港,近些年風波不斷,迫使中央政府連續出手,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堵塞法律、制度漏洞,確保“一國兩制”重回正確軌道。

事實表明,“一國兩制”是適合香港、澳門實際情況的,也確實促進了香港、澳門迴歸後的繁榮穩定。這種繁榮穩定不是暫時的,也不是權宜的、階段性的,而是長期的、持續的,這是中央把香港、澳門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後必然要面對的治理課題。

兩個特區在“一國兩制”實踐中有成功經驗,也有挫折教訓。相對而言,澳門迴歸20多年來社會較為平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均GDP的快速躍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香港近些年社會風波不斷,法治遭破壞,民意被撕裂。在中央接連出手扭轉亂局後,香港迎來發展新局面。當前,香港已順利舉行新選制下的兩場選舉,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宣誓就職,3月還將進行新一屆行政長官的選舉,7月1日隨著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運作,香港形勢將掀開新的篇章。政治形勢穩定之後,香港的當務之急就是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長期以來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而在愛國者治港基礎上,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的議政能力,新一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的管治能力,將成為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最大因素。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無論是香港、澳門,還是內地,都面臨一面防控疫情,一面促進經濟發展的重任。中央有信心既把實行社會主義的內地建設好,也把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澳門建設好。特區政府也要有信心守護好、實踐好“一國兩制”,既在香港、澳門維護好國家安全,對國家負責,又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用好“十四五”規劃的寶貴五年時間,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對香港、澳門的市民負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5 字。

轉載請註明: 重溫“一國兩制”初心,促進港澳繁榮穩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