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再完成100臺!發起老房加梯攻堅戰

過去一年,黃浦區堅持一梯一策推動既有多層住宅加梯,特別在機制上求突破,探索快速審批、成片推進、建管並重的新模式,全年加梯完工101臺,簽約170臺。

一部電梯,既是連著百姓日常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群眾福祉的民生大事。今年,黃浦區將發力規模化加梯,確保完成老房加梯100臺以上,聚焦“較難”攻堅啃硬,讓多層老房圓夢“加梯”,民心工程更“貼心”。

頂層設計,審批週期最快壓縮至一天完成

意願徵詢難、籌集資金難、施工建設難、後續管理難——地處中心城區,黃浦區加梯先天條件不足,空間捉襟見肘,但老齡化程度高企,這幾大“難”就是老房加梯要跨過的幾道坎。

不能僅靠居民區力量“單打獨鬥”,黃浦區整合多部門力量,從頂層設計角度同向發力,共同推進。

比如,有效破除制度壁壘,全面精簡意願徵詢、申報審批、施工驗收等環節,讓加梯“提速”,特別是壓縮審批週期,創新同一小區不同樓棟的“同類項”業務批次審批,爭取實現全程“雲審批”,審批週期最快壓縮至一天完成,由此整個加梯工作週期最快縮短至4個月即可投入使用。

同時,將加梯與舊房修繕、美麗家園、精細化管理等專案同步推進,透過為底樓居民進行外牆整飭、樓道美化、隔音窗加固、管道清淤等舉措,最大限度爭取他們的配合。

在市級部門指導下,從統一勘察設計、批次化安全性論證、統一施工等方面統籌協調,力推更多小區整體化、規模化加梯,從“人等方案”轉為“方案等人”——“同一小區,在完成同類項勘察設計和方案論證後,籌資完畢一棟,即可開工建設一棟”,黃浦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政策供給,為電梯設立“養老金”

一臺電梯,除政府貼補外,其餘資金需要居民分攤自籌。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電梯建好後如何長效運維和管理,是一個現實問題,更不能成為隱患。

為此,黃浦區創新政策供給,引入全生命週期管理理念,在全市率先制定《黃浦區加裝電梯後續管理指導意見》,指導業主與物業公司、維保單位協商制定加梯後續管理方案,透過協議明確各方管理職責,約定後續管理資金籌集與分攤比例,確保電梯加裝後有人管理,有錢“養老”。

電梯交付後,黃浦區房管局、市場監管局和相關街道組成監管合力,會同居民自治小組、物業等力量共同保障電梯執行有序。在居民自籌的加梯資金內,確保至少有10萬元“存”入電梯的“養老金”,用於電梯後續運維和保養。為最大程度減輕居民經濟負擔,黃浦區房管局積極與相關單位對接,提供提取公積金、商業低息貸款等方式,促成加梯完成籌資。

創新方法,專項補貼讓管線遷移不再難

讓民心工程更貼心,各有各法、沒有定法、貴在得法。黃浦區建立起加梯專班,積極創新方法,一臺臺因地制宜、攻堅克難的電梯,既尊重了差異化訴求,也尋找到最大“公約數”,真正加出了獲得感。

五里橋街道運用“三會”制度引領居民自治,全年加梯完工33臺;打浦橋街道率先成立“加梯指導辦公室”,“一門式”全程服務,破解了內天井、防空洞等難題。外灘街道與燃氣公司對燃氣調壓房移位改動,推動小區成片加梯。

針對市政管線與電梯井安裝位置衝突問題,黃浦區建管委、房管局建立了管線搬遷工作機制,將綜合管線摸排工作納入加梯標準化前置流程,並設定專項補貼經費,把管線搬遷對加梯的影響降到最低。針對佔用綠化用地問題,黃浦區綠化市容局靈活最佳化綠化改造方案,暢通加梯路上的“堵點”。


  作者:顧一瓊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86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浦:再完成100臺!發起老房加梯攻堅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