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廟是信民們心中的聖地,信仰是一種執著,也是一種力量。當人生有信仰時,我們會感覺充滿力量,也不會彷徨。所以人們往往祭拜神明的時候,最想要獲取的,是面對人生的力量。
但是我國福建卻有一座特殊的“廟”,這座廟供奉的不是神明,而是解放軍,人們到廟裡也不是祈求福澤,而是祭奠亡靈,這座廟就是“解放軍廟”。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發生過很多軍民魚水情的感人故事,一個十三歲小姑娘和二十七名解放軍的故事很少有人記得,然而卻結下一段與感恩有關的深厚情緣。
一九四九年,葉飛率領二十八軍八十四師到西沙灣參加金門戰役,曾阿興也跟隨她的母親在西沙灣投靠親友,當時國民黨飛機還在西沙灣上空飛,當時集市有很多百姓,解放軍擔心百姓危險,就舉著火力吸引敵機,將敵機吸引到海灘。
當時曾阿興正在海灘玩耍,敵機突然飛來,她的身邊都是彈坑,小姑娘嚇傻了,一動不動,解放軍在掩體裡對空開火,一看這個情況,馬上撲到小姑娘身上保護她,前後五位解放軍都犧牲了,敵機轟炸了半個小時。
敵機轟炸後,海灘上一片狼藉,而解放軍的屍體格外觸目驚心。
曾阿興的媽媽拉著曾阿興跪在他們的身體旁邊,淚如雨下,說:“孩子,一定要記得感恩,我們的命是解放軍給的。”後來,她給曾阿興改名“曾恨”,讓她不要忘記這件事。
第二天,西沙灣的群眾來到沙灘,他們流著淚為烈士整容,按照當地的風俗將烈士們隆重安葬。
西沙灣的群眾將沙灘挖了大坑,將二十多名解放軍埋進去,在他們的骸骨上面建了一座石頭房子,將二十四個解放軍塑成泥象供奉起來,立上牌位,祭奠他們的亡靈,牌位上寫著:“二十四英烈之靈”。
他們對英雄如神明般供奉,既是當地的風俗,也體現了當地民風的淳樸,不僅僅是曾恨,當地人都很感激解放軍為老百姓做的一切,年年都來祭奠他們。
後來曾恨做了母親,依然堅持來拜祭,而這石屋子經歷和戰火和歲月,破敗不堪,不能支撐,所以曾恨就將解放軍的泥塑像“請”回家中供養。
她把母親給她的梳妝盒改成一個神龕,還給解放軍畫上紅五星、紅領章。
後來曾恨的媽媽臨終前,將所有的積蓄都交給曾恨,她說:“孩子,我們要懂得感恩!”曾恨說,她一定會想辦法給解放軍再建一個廟,讓烈士們有遮風擋雨的場所,她媽媽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很多人因此積累了大量財富,而曾恨也開了一個商店,賺了一些錢。
她將商店出兌,變賣了珠寶首飾,湊了六萬多塊,但是要建立解放軍廟,這六萬塊還遠遠不夠,所以曾恨就動員百姓,說了解放軍之前是如何拯救西沙灣百姓的,而很多老人都還記得。
這些百姓聽了很感動,紛紛募捐,一共募捐了六十萬。
九六年,解放軍廟開工,與解放軍廟同時修建的還有一座烈士紀念館,曾恨將在崇武海捐軀的三位解放軍也安排進廟裡,讓他們接受供奉,享用香火。
這座廟被稱作“二十七君廟”,裡面有二十七個穿綠軍裝,頭戴軍帽的解放軍塑像,排列整齊,端莊肅穆。
後來人們不斷集資將廟修繕得更好,又將紀念館擴建,還修建了紀念碑,這些解放軍總算沒白白犧牲,百姓們供奉他們,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當地百姓第二次生命,給了曾恨第二次生命。
其實,人這輩子總要經歷很多事情,往往記住仇恨的人多,知道感恩的人卻少。在戰爭年代,多少人為了和平而犧牲,然而像這二十七位被記住的解放軍,也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有太多的人,沒人會記得。
如今去祭奠烈士亡魂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外地人都前來祭奠,這座廟裡迴響著不是梵音,而是軍歌,也算是中國的一件“奇”事。
願所有為中華之崛起而犧牲的烈士,能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