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魔
自從汽車進入電氣化時代,許多專家與預測機構都曾認為特斯拉會很快被傳統車企趕下霸主地位。畢竟特斯拉成立到現在還不足20年,哪一家傳統車製造商不比它的造車經驗多、資歷老?
但直至今日,我們並沒有看到傳統車企成功“圍剿”特斯拉,相反它一直穩坐電動車市場的頭把交椅。
為什麼傳統車企一直幹不過特斯拉?也許看過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的相關研究你會有更多感悟。
CAM每年都會發布一次《電動汽車報告》來分析世界主要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趨勢,在這份報告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年度創新排行榜》,能讓公眾以較為直觀的形式瞭解到車企們在電動車技術上的創新能力表現。
在這份創新排行榜中,CAM的研究團隊系統地記錄了從2012年到2021年30多家汽車集團、共約80個汽車品牌在電池電動車領域的累計創新實力,並根據原創性和客戶收益做出打分排名。
相比於2021年的創新排行榜,2022版增加了更多單獨系列的創新評估,同時也有一些新車企被納入到榜單之中。
在新一期創新榜中,特斯拉以絕對領先的優勢奪得了榜首的位置,而亞軍與季軍分別由傳統制造商大眾集團和現代集團摘得。
特斯拉正是憑藉著175.8分的超高指數值進一步擴大了其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導地位。
相比於之前的榜單,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指數值提高了23.1分,並且與第2名大眾集團拉開了38.6分的絕對差距,因此它成了唯一獲得“TopInnovator(頂級創新者)”稱號的汽車製造商。
特斯拉創新指數值的大幅提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2021年透過軟體OTA為Model3/S/X/Y提升了續航與輸出功率。升級後,所有車輛的續航大概都有10%的提升,輸出功率方面根據車型不同提升在3%-5%。
大眾集團以137.2分的得分位居第二,雖然被特斯拉拉開了不小的差距,但它是除特斯拉以外,榜單上唯一分值過百的車企,所以大眾集團獲得了“Fastfollower(快速追隨者)”的稱號。不過與2021年相比,大眾僅提高了10.6分,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也在繼續擴大。
大眾集團的創新收益之一是對保時捷Taycan的升級,在其四驅版車型中,某些工況下前電機幾乎可以完全斷開以減少功耗,使得四驅車型能做到比後驅車更好的經濟性。
但要指出的是,大眾最新推出的3.0版車機軟體升級並沒有算在此次評分之內,因為其只包括截至2021年底的技術創新,預計新的軟體更新會放在2023年的評估中。
現代-起亞以76.9分的微弱優勢獲得第3名,這家韓國製造商在今年的評選中提升了19.5分的指數值,其創新收益主要歸功於捷尼賽思G80e和GV60的直流快充效能得到了認可。
比亞迪以76.3分的得分排名第4,相比去年提升了13.8分。這家自主製造商的創新收益主要來自於其新推出的小型電動車海豚,它是基於比亞迪e平臺3.0的首款新車,該平臺擁有800V高壓閃充技術,可適配比亞迪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
起亞新一代Niro
比亞迪海豹
現代-起亞和比亞迪都獲得了“快速追隨者”的稱號,但二者間的對決將如何繼續,還有待觀察。
畢竟起亞的EV6GT和新一代Niro電動車今年都已進入準上市狀態,而比亞迪除了已經上市銷售的800V電動SUV元Plus外,還有海洋網即將首發的中型純電轎車海豹這款重量級產品。
其餘排名前十的車企集團都獲得了“Follower(追隨者)”的稱號。
從它們今年新增的分數來看,大部分的車企都在創新表現上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比如第5名的吉利集團今年多了20.9分的增益,其創新收益主要來自於極氪和極星兩個品牌;上汽集團因為22.7分的增益排名上升到第7;第8名的寶馬是本次車企中進步最大的,與之前相比其指數值增長達25.7分,甚至超過了特斯拉,而它的排名也從之前的第13名躍升了五個名次。
四款STLA純電平臺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以15.4分位居第9。在前十名中唯一的異類是排名第6的Stellantis集團,該集團的創新值增長雖然僅5.3分,不過在2021年合併以前,PSA集團與FCA集團都有著不少的創新指數積累。
Stellantis合併後也在去年宣佈推出四款全新的STLA電動車平臺。不過它的創新表現究竟如何只能等到未來新車落地後再看了。
另一方面,雷諾和通用在創新方面付出的努力似乎有些少。雷諾從之前的第5名下滑到了第11名,雖然達契亞Spring是一臺便宜又節能電動SUV,但它在技術方面並沒能帶來多少創新增益,雷諾去年的創新值增長僅為4.5分。
通用的表現比雷諾稍微好點,但其6.9分的增長值也無法避免它從之前的第6名跌落至第10名,雖然雪佛蘭BoltEUV、雪佛蘭暢巡(MENLO)和別克微藍6的續航表現均有提升,但在CAM看來這些不過是避免了它在排行榜上跌落得更慘而已。
雷諾和通用雖然都有一定的退步,但至少在電動車創新領域這兩家制造商還是有在緩慢推進的。而有些傳統車企因為毫無創新表現直接被CAM打上了“Laggard(落後者)”的標籤,包括塔塔、福特、日產、馬自達、豐田與本田。
“兩田”成了2022創新排行榜的墊底車企,其中豐田的創新指數值僅為4.7分,本田為2.8分。
雖然在銷量表現上這兩家車企仍然很強勁,但對待電動車這件事不難看出兩家日本車企仍然是很消極牴觸的。由於它們一直把研發重點放在混動技術上,已經被其他競爭者落下了太多。
不過好在豐田已經認清了市場主流趨勢,並且在今年推出了首款電動TNGA車型——bZ4X,應該會對其創新表現有所助益。
相比於一部分傳統車企的“不思進取”,新勢力車企的創新表現還是非常給力的。比如首次上榜的Rivian就以22.9分的指數值得到了第13名的排名,而同樣作為新選手加入的Lucid則以15.6分的指數值獲得第16名的排名。
GAC雖然不是新勢力公司,但它也是今年才進入排行榜,它的指數值為7.2分,排名在22位,估計其主要貢獻來自於埃安汽車。
首次上榜的還有國內的新勢力車企蔚來(10.0分,第19名)、小鵬(7.7分,第21名)、愛馳(5.6分,第23位)。
從這份榜單上不難看出,只有創新能力越強的車企才能成為電動車領域的市場領導者,這個規律不僅適用於特斯拉,對於我們國內的自主品牌來說也一樣。
道理很簡單,車企在產品中投入的資金人力越小,能產出的創新技術就會越少,而表現平平的產品自然無法產生助推銷量的市場競爭力,當然這樣下來車企不但談不上什麼領導市場,生存可能都會成為問題。
隨著電動車時代的到來,汽車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對於吃慣了燃油車紅利的傳統車企來說,如果還不願拿出必要的資源和能力來推進電動車領域的研發創新,勢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