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特斯拉釋出一季度財報。
財報透露以下幾點重要資訊:1、一季度GAAP淨利潤達到4.38億美元,單車成本降至38000美元以下2、汽車業務利潤23.85億美元,同比增加82%,車輛毛利率達到26.5%3、拋售部分比特幣資產,從中獲利2.72億美元4、年度銷量目標完成率18%,晶片短缺仍存困擾5、Model 3銷量超越寶馬3系和賓士E級,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年生產50萬輛Model 3
一季度創新紀錄,單車成本降至38000美元以下
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營收達到103.89億美元,同比增長74%,環比微跌3.3%;GAAP淨利潤達到4.38億美元,同比增長2638%;此外,非GAAP淨利潤也首次超過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特斯拉一季度毛利潤達到22.15億美元,同比增長79%,GAAP毛利潤率為21.3%,同比微增0.7%。
根據財報,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車輛交付量的大幅增長,其中汽車業務收入90.20億美元,汽車業務利潤23.85億美元,同比增加82%,車輛毛利率達到26.5%。
特斯拉在財報中指出,由於新產品的推出和新工廠的投產,以及Model S和Model X車型佔比減少,特斯拉每輛車的平均成本已從2017年初的84000美元降至如今的38000美元以下。成本速降,也是公司銷售毛利率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金流量表中,一筆價值2.72億美元的“數字資產”引人關注。根據推測,這筆收入很可能是特斯拉投資比特幣的收益,而在第一季度,特斯拉有關比特幣的淨現金流出達到12億美元。很顯然,除了賣車,對於比特幣的投資也令特斯拉收穫頗豐。
交付量與日俱增,Model 3成全球最暢銷高階轎車
交付層面,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總產量為180338輛,總交付量為184800輛。儘管官方並未過多談論,但根據馬斯克此前透露,特斯拉將2021年度目標定為100萬輛,以此計算,特斯拉目前已完成年度目標的18%,考慮到季節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特斯拉的生產速度,完成100萬輛年度目標並非難事。
但馬斯克也在電話會議中表示,今年一季度經歷了“最困難的供應鏈挑戰之一”,言明工廠生產受到了晶片短缺的困擾,馬斯克預計,晶片荒或將在第二、三季度繼續影響公司。這一難題或將成為特斯拉突破年銷百萬輛的較大不確定性因素。
截至目前,特斯拉加利福尼亞地區的工廠產能已累計達到60萬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合計產能50萬輛,剩餘為Model S和Model X;上海工廠還將繼續增加季度產量,並將國內供貨來源比例提升至90%以上,未來還將繼續向歐洲、亞太等地區深入發展;位於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有望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生產和交付,目前已將裝置入廠並進行安裝除錯工作。
截至目前,Model 3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寶馬3系和賓士E級,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中,馬斯克對外透露,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年生產50萬輛Model 3,並相信Model Y很可能在2022年成為最暢銷的車型。
此外,新款Model X要到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屆時產能或達到每週2000輛(Model S+Model X),但特斯拉並未公佈新款Model S的具體交付時間,只說彙總很短的時間內開始。
電池方面,特斯拉目前擁有一家年產能10GWh的4680電池試驗工廠,馬斯克對電池的可靠性予以肯定,並有信心在2022年實現4680電池的量產。另外,包括寧德時代、LG和松下等供應商都會參與到4680電池的量產規劃中。
現階段,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699個超級充電樁,24515個超級充電樁,同比分別增長41%和44%;此外,太陽能業務裝機量達到92MWh,同比增長163%。
深陷輿論旋渦 特斯拉“絕不妥協”
對於特斯拉而言,每一次財報釋出,都意味著新紀錄的誕生,不管是產量、交付量,還是淨利潤、毛利率,特斯拉都以飛一般的速度快速成長。但在“野蠻生長”背後,特斯拉的產品問題也始終困擾了國內外的眾多消費者。
就在剛剛開幕的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中,“剎車失靈”一事再次將特斯拉推進輿論旋渦。針對維權事件,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對外回應稱,“特斯拉絕不妥協”。
儘管其後新華社、中央政法委等權威媒體點名,特斯拉不得不做出道歉,但是很快,特斯拉又在社交媒體中po出了“車主慰問照”,留言中不乏“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逆風前行”等字眼,疑似暗示對“剎車失靈”事件的強硬態度,一時間輿論譁然。
此外,本次財報以及電話會議中,特斯拉及馬斯克本人均未談及中國市場的風波事件。從財報資料中牛車網獲悉,短短4年時間,特斯拉的單車成本已驟降46000美元。儘管其中有工廠擴建帶來的產能提升、價格下降等種種因素影響,但也不得不令公眾起疑的是,特斯拉是否在一味追求“速度”的同時,忽略了嚴把“質量”關。此外,在對外公關層面,單純複製美國經驗,也令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水土不服”。
#寫在最後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亮眼的財報資料出爐,特斯拉又為投資者們交出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對於遭遇事故的少數車主、乃至千千萬萬的潛在車主而言,產品問題一天得不到解決,行車安全就一天得不到保障。
正如白巖松所說,維權者踩的不僅是特斯拉一輛車,而是眾多智慧汽車發展的痛點,如果只看熱鬧,不能從系統上進步,我們的消費環境會付出更大代價。而這將不再是一份光鮮亮麗的財報所可以掩蓋的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