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編輯:貝貝豆

稽核:貝貝豆

年紀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陪伴,他們的世界單純且無趣,因此會希望有人專門陪著自己,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收穫更多快樂。

大多數家中,陪伴孩子的人選大多是媽媽或是長輩,邊陪伴邊看護是中國式養育的一種特色。

可在這種常規式陪伴中,孩子們卻過得很無趣,相比之下,小傢伙們更希望比自己年長几歲的“小姨”來陪著自己,“小姨帶娃”過程中所獲得樂趣,是父母長輩給不了的。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同事廖姐的女兒今年5歲了,前段時間恰逢廖姐因公出差,只好把孩子託福給了姥姥幫忙帶幾天,本以為孩子從小沒和姥姥相處太久會不適應,可沒成想比自己小一輪的妹妹、女兒小姨的出現卻讓孩子找到了新樂趣。

孩子在姥姥家不僅不哭不鬧,反而和小姨達成了“聽話協議”。

原本在家中作威作福的女兒,在小姨的“領導下”,乖巧聽話還學會了不少新本領,有啥想法都是小姨商量著來。

反觀小姨帶娃的方式也很粗暴直接:從不事事慣著她,稍不聽話就是一頓“揍”,甚至就連玩耍時,也會時不時故意“手滑”欺負一下小侄女。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在小姨面前,女兒就想一個小跑腿,小姨一聲令下,女兒就趕忙執行,什麼自己穿衣服、疊被子、端茶倒水,這種伺候人的活,雖然幹得不利索,但都能勉強完成。

原本家中的小公主,在小姨面前一下淪為了“小侍女”,可即便如此,女兒也沒和媽媽、姥姥告狀,反而每天心心念唸的期待著小姨放學回來“欺負自己”,甚至在離開姥姥家的時候,她還哭著不願走,晚上睡覺還流淚說想她小姨了……

這讓廖姐很費解,小姨帶娃方式那麼暴力,為啥孩子還是對她心心念念呢?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分析:為啥面對小姨的“故意欺負”,孩子依舊心甘情願呢?

1)年齡相仿的優勢

在大多數家庭中,小姨雖然是長輩,可和孩子的年齡差距並不大,基本上算是同齡大姐姐,正因為小姨夜也是孩子,所以才會專門搶孩子零食、玩具。也正因年齡相仿,才讓他們之間沒有了年齡認知的鴻溝,小姨能讀懂孩子的需求,願意陪孩子釋放天性的玩耍。

2)玩耍天性的優勢

因為同為孩子,小姨帶娃會帶著孩子玩很多刺激性遊戲,這些運動在往常媽媽是肯定不然做的,雖然有一定危險性,但孩子在嘗試過後,也會覺得刺激,也會覺得好玩,更會崇拜小姨。

3)小姨的崇拜光環

小姨、小姑作為特殊的家長群體,在孩子眼中會極為特殊,既是家長也是同伴,他們有很多新鮮有趣的想法,也有很多欺負自己,折磨自己的想法,這讓孩子們既害怕、有崇拜,因此會更喜愛和小姨親近。

總而言之,小姨和萌娃在一起的日常,經常是前一秒笑臉相對,下一秒兩個人就可能立馬翻臉,即便如此小姨仍然討孩子喜歡,這就是所謂的“命中註定”吧。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小姨帶娃優勢讓父母望塵莫及,該反省了

一、與孩子平等相處,讓孩子沒有壓力感

當與孩子相處時,小姨把自己當作一個與她同齡的人,來與孩子相處交流,這樣在相處的時候小孩就沒有壓力感,也就會對於來自小姨的話更加的服從,有時候就算是被虐了,但是還是會喜歡她,在孩子心裡小姨沒有父母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二、鼓勵孩子自己做,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在家長眼中,有時候會忍不住把孩子本可以乾的事情自己幹了,而對於小孩的小姨,為了避免自己的麻煩,她就會鼓勵她讓她自己去做,這樣不僅自己可以省很多事,孩子學會了也更有成就感。

比如自己穿衣服,有時候家長覺得她總是穿反衣服,就都自己身體力行去做,但是有些事情是需要孩子反覆學習的。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三、講道理代替指責,讓孩子不產生距離感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有時候會因為生活的其他瑣事,總是會火氣上頭,忍不住對孩子大吼指責,甚至命令,而小姨則能夠更寬容有耐心把來龍去脈指出來,不會讓孩子害怕她,從而產生距離感,讓孩子不僅僅意識到了錯誤,也不會有逆反心理。

這些相處細節有時會在孩子心裡默默形成對比,就會導致孩子更加信任依賴小姨。在這些方面,父母有時候還是需要向小姨們學習一下,以便更好地與孩子相處,讓孩子也更加喜歡與家長待在一起,從而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姨式帶娃,也是新風尚,她們會和小孩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你怎麼看待小姨帶娃呢?分享你家的趣味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8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姨帶娃、天天手滑”:沒被小姨帶過的孩子,不足以談童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