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拜登不大可能給世界帶來鉅變

由 習國防 釋出於 綜合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7日發表題為《拜登政權下的美國和國際秩序》的文章,作者為美國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全文摘編如下:

來自民主黨的前副總統拜登當選下屆美國總統,許多人對此感到沮喪,但更多的人歡欣鼓舞。支持者和反對者都預測拜登政府會給世界帶來巨大變化。但不得不說,這一可能性很低。

首先,從美國國內形勢來看,11月的總統選舉明顯反映出,美國比任何一個民主主義發達國家的分裂都更為嚴重。對於被期待主導國際秩序的國家而言,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態。不僅包含左派和右派、體制和反體制等政治分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各方觀點也不一致。關於美國是否應該擔任“世界警察”,民眾和政治家的關注程度都有所減弱。

分裂也影響到美國民眾對自由貿易的看法。對於生活困窘者而言,與世界經濟規模擴大使整體受益相比,他們更重視自己可以享受到更多實惠。

其結果是,美國民眾對美國在經濟和安全保障領域成為二十世紀後半期那樣的世界領袖不再關注。拜登應該不是像近期將下臺的特朗普總統那樣造成分裂的人物,但今後不管是誰擔任美國總統,單憑一屆四年、兩屆八年的時間,無法解決這一結構性問題。

世界局勢發生巨大變化,即使美國民眾和政界精英熱切希望美國再次擔任世界領導者的角色,想必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歐盟因內部對立而焦頭爛額。歐盟與脫歐的英國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方面正在對立。歐盟要求,在重振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經濟方面,分配復甦基金的條件是遵守“法治”原則,用法律約束權力的濫用,匈牙利和波蘭則反對這一方針,(在達成妥協之前)拒絕批准預算案。

俄羅斯是這樣一個國家——比起與其他地緣政治大國建設性合作來,其更願意從使問題複雜化中尋找價值。中國是影響力正在增強的大國,但與二十世紀的秩序根本格格不入,當前也無法形成獨特的國際秩序。

最後一個理由是,北約、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安理會等合力使國際秩序更有效發揮作用的國際機構的存在。特朗普在任四年期間指出這些國際機構的缺陷,這是出於政治目的,但實際上並沒有糾正缺陷的行動。

問題的核心在於,這些機構更多的是體現1950年而非2020年的國際關係。中國崛起、網路攻擊、氣候變化、無人機戰爭、資料隱私等,這些對於世界而言長期而緊迫的課題,許多在國際機構創立之初並不存在。

拜登表示,會支援多邊合作以應對這些課題。如果對國際機構出資,則情況確實會得到好轉。不過,這些機構必須要進行根本性的全面改革。這些改革在平時都很難實現,更別提在疫情時期。

拜登政府的誕生是重大事件。外交姿態的轉變自不必言,重視並帶著緊迫感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姿態也受到歡迎。拜登政府成立後,為了引導世界推進必要的國際機構改革和協調,想必能夠與志同道合的盟國合作。

不過,為此需要努力、資金、讓步和創意,還需要忍耐和時間。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