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在一部紀錄片《不好說特想聽》中,呈現出了一個大眾對親子依戀型別的盲區。

節目組邀請了幾對真實的父母和孩子,讓他們面對面進行開放式聊天。表面上孩子是向父母陳述自己的職業,真實的目的卻是打破親子間溝通的障礙。讓孩子能鼓起勇氣,把那些從未對父母說的話說出來。

看完後的最大感受,是親子間溝通的一種乏力感。孩子渴望獲得父母的理解,但溝通中總是存在很大的隔閡。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第4集的天天,成年後就離開家獨自闖蕩。儘管跟父母住在同一座城市,卻極其疏遠,一年到頭很少回家。

即便回了家,和母親說不到幾句話,就會鬧個不歡而散。

然而,正是看起來如此疏離原生家庭的天天,卻表示,自己打心底裡特別想回家,但又特別害怕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這種想靠近而又不敢靠近,渴望接受他人的愛又怕被他人所愛的矛盾,實際上是一種恐懼型依戀。

也許上一秒他們還在心裡想,“多希望可以和父母和諧相處啊!”下一秒做出的行動卻是拖出行李箱,決絕地離開家裡。

■何為恐懼型依戀?

恐懼型依戀屬於一種不安全的依戀型別,具體表現是對於分離和拋棄具備高度焦慮,因而會對親密關係高度迴避。

最大的特質莫過於恐懼,既渴望親密,又害怕太過親密而被傷害,進而產生進退兩難的痛苦,哪怕對方真心實意想和與之建立親密關係,也會遭到拒絕。

恐懼型依戀的孩子,在不樂觀的情況下,可能一輩子都翻不過這一篇。對於日後的婚戀以及家庭關係,都影響至深。

天天之所以會出現恐懼型依戀,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總是不停吵架,家裡就像一個硝煙瀰漫的戰場,給他的只有恐懼和迴避。

而當他每次鼓起勇氣跟母親傾訴自己的心理狀態時,母親卻把錯都推到他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天天的自我評價感很低,總覺得父母吵架的悲劇都是自己的錯。

這種混亂而又矛盾的依戀心理,讓他十分痛苦。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儘管成人的依戀型別,受到成長過程中多種社交以及環境的影響。但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成人的依戀型別與與早年親子間的互動依戀存在相同的作用機制。

這並非延續性的,但二者的確存在某種程度上的關聯,無論10多年或更久之後,這種依戀關係是否還穩定,這個命題都是成立的。

簡單來說,孩子對親密關係存在的一種矛盾心理,必定受到了童年時期依戀經歷的影響,而父母必須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並找到背後的原因。

讓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課。除了嬰兒時期,兒童以及青少年時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結都必須健全。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根據兒童心理學家陳默的理論,以下將對孩子分階段培養的重點進行詳細解釋。

1)3歲前的孩子,父母要給予無條件的愛

在這個階段,依戀的形成擁有4個發展期,父母應當具體瞭解。

◆前依戀階段(出生至6周左右)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識別出媽媽特有的氣味以及聲音,此時媽媽在他們身邊親密的陪伴以及互動,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不過,由於此時並未形成依戀,因而寶寶也不介意與媽媽分開,陌生人也是可以擔當照顧責任。

正確的做法是,用溫柔的眼神和語調,與寶寶形成良性交流。對於寶寶的哭泣給予及時且恰當的回應。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再者,由於此時寶寶通常都是生理上的需求,不是餓了、困了、冷了,就是光線和聲音的刺激過度。

只要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會及時照顧我”,就算成功了。

◆依戀形成階段(6周至6~8個月)

此時寶寶的感知、辨別以及記憶能力,都已經得到了初步發展,並且對待媽媽和陌生人的態度之間,也開始有了差異。

與此同時,寶寶也會意識到自己的行動能影響周圍人的行為,信任感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

因而,在認生期,不要強制寶寶和陌生人進行親密接觸,媽媽可以預先告訴孩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初步建立聯結關係。

◆清晰的依戀階段(6~8個月至18個月~兩歲)

這段時間內,寶寶對於媽媽的依戀會變得尤其明顯,並開始表現出分離焦慮,但不應該要求他獨立。

最好的方式是,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前主動提問,讓他知道媽媽是關注他的。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另外不要隨便玩消失,讓孩子能感覺到短暫分離。比如在離開之前告訴孩子自己要去哪裡,多長時間後會準時回來。

這樣一個過程中能讓孩子初步感知到分離,並建立穩固可靠的依戀關係,就不必抱著孩子上廁所啦。

◆互惠關係(18個月至兩歲~三歲)

此時的孩子已經可以透過自己的語言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達感受,比如恐懼、乏累以及痛苦的,媽媽應該儘量接納孩子的情緒,哪怕是負面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力尤為豐富,可能會出現泛靈心理,害怕自己所幻想出來的事物。父母只需要去認可孩子的恐懼就可以了,等到三歲後再教孩子獨立,引導他不要怕。

2)3~6歲的孩子,父母要給予誠心誠意的高質量陪伴

此時是探索慾望形成的年紀,父母要記得給孩子一個合適的邊界。

簡單來說,就是固定的自由和限制。預見性地告訴他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不要讓孩子對自己力量的把控範圍產生錯誤認知,這樣很可能會出現危險和不良行為。

只有孩子知道自由的界限在哪,才能明白成長的交通規則,充滿安全感地向前探索。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3)6~12歲的孩子,父母要真真切切地喜歡

這階段的孩子處於成長的飛躍期,但與此同時也會經常感到挫敗感。比如在學校遭到他人的負面評價或打擊,回到家總是悶悶不樂。

這時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接納,才能讓他的兒童期不在混亂和恐懼中度過。

4)12歲後的孩子,父母要給他實實在在的信任

少年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父母不要再事無鉅細地追問,適當放手,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信任,是親子間形成良性連線的基礎。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穩定、尊重且民主的家庭環境。

如果家中時常瀰漫著硝煙,或是負面消極的氣息,會給孩子的心理形成強烈衝擊,之前積累下來的安全感,可能被一次性透支。

因而,對於孩子好不容易形成的的安全性依戀,父母要學會呵護。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哪怕有什麼矛盾,也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私下裡能解決就解決掉。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要學會情緒管理、正確歸因,不要把錯誤推到孩子身上。

如果你家孩子已經出現了這種口是心非,想愛卻又不敢愛的恐懼型依戀,父母就要重視起來了,及時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是重中之重。

不要讓不安全的依戀型別,一直延續到孩子成年後,否則,他將要用一生來治癒。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38 字。

轉載請註明: 親子依戀:想回家卻又害怕,父母要覺察孩子口是心非的矛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