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事蹟展示
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已連續舉辦13屆。13年來,共產生13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524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大的品牌影響力。
活動堅持為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創造廣闊舞臺和良好發展條件,為“強國一代”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一批批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報活動的輻射和影響下,堅持與時代同步、與民族共命運,高舉“自強不息”的青春旗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
餘漢明:在抗疫一線“火線入黨”
雖然過去了大半年,但在武漢抗疫的那段時光依然讓餘漢明記憶猶新。
餘漢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選擇留在武漢。全市小區開始封控後,他看到身邊不少年邁的空巢老人無法及時得到照顧,便想著為他們做些事情。
2月23日,武漢市啟動實施“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全市範圍專項招募志願者。餘漢明和父母商量想要報名參加。剛開始時,父母有很大顧慮。後來,他反覆向父母保證,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父母最終同意了。
2月27日,餘漢明正式上崗,成為社群的一名志願者。“志願者的工作內容說起來簡單,幹起來複雜。”餘漢明說,每天晚上9點前,他要整理好小區里居民們第二天要購買的物資清單,確定第二天的採購路線。第二天早上8點半開始在小區門口值守,10點開始採購。
居民對物資要求紛亂不一,品牌、口味、數量都有不同需求。餘漢明一一整理,走訪多家超市,儘自己所能滿足社群居民需求。起初,從8點到17點就能完成所有工作。隨著社群隔離時間增加、居民需求增多,餘漢明幾乎每天要從早8點工作到23點。
“防疫志願活動對我來說,是人生中獨一無二的經歷。”他表示,最大收穫是看到廣大黨員衝鋒在一線,“黨員”這個群體成為自己最大的嚮往。3月5日,餘漢明在志願期間遞交入黨申請書。經上級黨組織批准,4月1日成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個疫情期間“火線入黨”的大學生。
4月8日武漢解封后,餘漢明加入學校“青春抗疫,與國同航”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生宣講團,用朋輩激勵的方式共同上好疫情防控這場愛國主義大課。
---------------
許成富:求學路上從未停止做“好人”
2016年,廣東省饒平縣扶貧辦到錢塘村一次日常入戶調研時,得知高中生許成富熱心助人、義務照顧孤寡老人6年生活一事。於是,在當地掀起一陣“學習成富精神、爭做有為青年”的熱潮,這讓許成富成為“廣東好人”。
轉眼來到2020年,許成富已經是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時間在變,但許成富熱心助人的“好人精神”一直沒變。
饒平縣是重要果蔬生產基地,新冠疫情暴發後,原有銷售渠道斷裂,上百萬斤應季柑橘滯銷甚至腐爛於果林中,種植戶損失慘重。因此,饒平縣政府展開愛心義賣活動,許成富最先報名,“饒平是我的家鄉,看到家鄉老百姓有困難我不能不幫。”
工作中,他一邊深入果林幫助年邁果農採摘柑橘,一邊紮根回收點幫助果農搬運柑橘,每日搬運柑橘約1.2萬斤,雙手都被竹筐割破過,手套磨破是常有的事。活動開展7天來,累計幫助果農銷出柑橘8萬餘斤,挽回經濟損失數萬元。
疫情期間,許成富還參與當地愛心一對一計劃,由愛心人士每月捐出固定金額幫助貧困學生減少務工,增加學習時間。後又組織當地大學生志願者開展公益助學計劃,由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專門輔導一名受助學生。
在疫情相對緩解後,各地逐漸開始復學返工。為營造安全可靠的復學環境,許成富又積極參與防疫環境消毒活動。復學後,他先是組織開展“衣舊情深、舊物回收”大型公益活動,透過與政府聯合,號召當地群眾將衣物為主的可回收物品整理打包,篩選清潔後捐往新疆、西藏等地區。今年5月,許成富獲評廣東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我所做的,不僅僅是我的一分熱愛,更是我的一個責任。”許成富說。
---------------
宋琦:戰勝血癌的青春“鬥士”
宋琦永遠忘不了18歲那場特殊的“成人禮”。
2014年11月,宋琦的18歲生日剛剛過去一個月,一紙診斷書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生活。正值高三的他被確診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血癌。
宋琦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戰役”——化療、放療、移植、排異、感染……面對病魔,難忍的疼痛他要忍,難熬的日子他要熬。
“這仗,我打贏了!”2017年2月,當宋琦歡笑伴著淚水地說出這句話時,他終於重返校園,成為一名不屈的“鬥士”。
2017年,宋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北大學。“凡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使我強大。”宋琦憑藉心中的“鬥士”精神,戰勝了病魔,併成為一名大學生,他想要幫助更多人。
“經歷過艱難困苦,才更能體會被愛的感動與力量。”宋琦被愛呵護,也為愛堅守。時至今日,宋琦也從未斷過與“小白”病友們之間的聯絡。在病友的微信群裡,他一直是主治大夫的“小助理”,主動分享自己的移植經歷,用自己的抗“白”故事鼓勵病友勇敢面對一切。
5年來,宋琦成為數十名“小白”病友的“私人專家”和“心理醫生”,他積極熱情地回應每一次諮詢與求助。微信、電話、語音聊天……宋琦用溫暖、鼓舞著更多的病友,成為他們配合治療的動力和源泉。
在宋琦的手機上,依舊儲存著這樣幾條微信:“你是急淋B患者的偶像,你的經歷給了我繼續面對挑戰的勇氣,祝福你!”“為你驕傲,抗‘白’隊伍中的佼佼者,你是我的福星!”
宋琦還將自己曾經獲得的關懷與關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志願服務,加倍回報給社會,已累計志願時長240個小時。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無奮鬥不青春,我要用奮鬥回報社會、奉獻祖國。”面向未來,宋琦充滿信心。
---------------
唐瑋鮮:勇救路人的95後“白衣天使”
唐瑋鮮的夢想是做一名溫暖的兒科醫生。她希望給這世間的不僅是消除病痛,還要帶來溫暖、治癒人心的力量。
唐瑋鮮是桂林醫學院2016級臨床本科卓越班學生。今年6月,她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實習,22日,當她下班途經浦東新區龍居路時,偶遇了一位暈倒在地的老人,她便毅然向前。
在確認老人意識、呼吸逐漸停止之後,唐瑋鮮立即實施心肺復甦急救,並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直至救護車到達。在老人被救護車送走的那一刻,唐瑋鮮癱坐在路邊號啕大哭。
唐瑋鮮說,自己當時之所以哭,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單獨靠自己去救別人性命,她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很擔心自己的動作做得不到位,有過害怕和恐懼,也一度面臨情緒崩潰,而路邊好心人也一直在勸她,給了她心裡安慰。
“我心裡只想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是不是就這樣離開了,是不是自己的急救技能不規範、不標準,所以看到老人不見起色,愈發自責的情緒讓我久久不能平復……”她說。
“這一經歷,也會成為我醫學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唐瑋鮮認為,面對突發需要急救的情況,心中時刻謹記的弘德善醫校訓驅使她沒有絲毫猶豫就上前施救,而這一切都要基於在校期間老師們所要求的不斷練習、紮實自身學識和技能。
7月14日,唐瑋鮮獲得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榮譽稱號。
“23歲,於很多人而言,是人生步步實現規劃的初始,於我而言,人生卻是剛剛起步。”唐瑋鮮說,在不斷磨練自我的過程,她希望可以永遠葆有急切救治生命的衝動,造就沉穩的心態,永遠年輕無懼,去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做更多人的太陽,溫暖這個世界。
---------------
阿恩克其:走出大山是為更好地回來
阿恩克其上大學之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走出大山,上大學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反哺家鄉。他出生在偏遠山村貧困家庭,身為家中長子,背後有5個年幼的弟弟,從小就暗下決心:必須走出大山。
誰知拿到中學錄取通知書時,伴隨而來的是母親去世的訊息。帶著母親的遺願和父親的期望,他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為鄉里第一個雙一流高校大學生,實現了走出大山的夢想。
“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離開家鄉求學後,阿恩克其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為了幫助更多孩子追逐夢想,2018年夏天,他建立“一心彝意”支教團隊。經過無數個日夜地反覆策劃和培訓,團隊成員們自掏腰包買下往返車票,一同前往大涼山。自此,涼山裡多了14位老師。兩年來,團隊完成先後三次總共100余天的支教。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阿恩克其的家鄉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也是當時全國僅有的52個未摘帽貧困縣之一,由於對外資訊閉塞,家鄉的優質農產品滯銷嚴重。
2019年,阿恩克其發起農產品“代言人”計劃,幫助農戶把當地的苦蕎、青花椒,推銷給高校食堂和企事業單位達成訂購協議,成交額達數十萬元。他還帶領團隊在校園中組織“來自大涼山的禮物”暖心義賣活動,獲得全校師生大力支援,為學生籌款兩萬餘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家鄉農產品滯銷嚴重,他帶領團隊開啟線上直播帶貨。團隊為當地農戶提供直播培訓線上課程,讓農民成為自己農產品的代言人。
一路走來,從一名受助者變成了助人者,他說:“未來我會帶領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激勵更多青年扛起時代重任,用實際行動與偉大祖國同向同行,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國一代’!”
---------------
郭強: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因為志願服務,郭強,這個曾經的受資助學生,擁有了公益活動發起人、志願服務領頭人、愛心專案聯絡人、支教老師等新身份。
郭強出生在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一個貧困農村家庭,小時候為給母親治療乳腺癌家中積蓄耗盡,家庭被納入精準扶貧戶。隨後,他與家人開始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
他知道,要改變現狀,只有努力讀書一條出路。此後,這個苗家漢子發憤讀書,成功考上四川大學。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大學期間,郭強一直努力像當年幫助自己的好人一樣,幫助更多人。他開始向人們傳遞公益環保理念,變賣瓶子和無用書籍,給遠方那些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希望。
“從農村一步步走來,我深知志願服務與成長平臺的重要性。”大學裡,郭強志願服務的腳步從未停歇,他還在瀘州合江縣與幾十名留守兒童一起面對生活的不易,在甘孜九龍朵洛彝族鄉中心小學用半個月的時間和200餘名孩子一起生活,聯絡川大給學校裝了熱水器,給每個孩子發放保溫杯、棉衣等保暖物品。
正是因為這些支教經歷,讓郭強與彝族孩子結下不解之緣。“這些經歷讓我更加明白,對於少數民族山區的孩子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多一份鼓勵,多一份關愛!”
後來,懷揣著這樣一種投身於西部教育事業的決心,郭強報名併成功入選四川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在2019年畢業之後前往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開展支教扶貧行動。
在一年的走村入戶時間裡,他積極為孩子們聯絡外界愛心人士進行一對一資助,每個月下鄉給每個孩子發放150-250元的資助金。
郭強說,這些只是一個開始,從拋棄自卑與懦弱兩座“大山”,找到自信與成就感,到堅定揮灑青春汗水奉獻西部的信念,他和他的夢正奔跑在路上,“因為我知道,青春,正成長!”
---------------
蔡張飛:從共和國戰士到退役大學生
在很多人眼裡,蔡張飛的命運非常坎坷和不幸。幼年喪父,母親改嫁,自幼寄養在姑姑家中。因家庭困難,他初中畢業後一度輟學打工,但依然不忘追求夢想,並最終考入安徽師範大學。
2017年8月,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週年,他積極響應強軍號召,參軍入伍,攜筆從戎,服役於福建總隊。到部隊以後,他刻苦訓練、積極工作。無論是通下水道,還是清理廁所,都是衝在第一個。
“我當時不怕髒不怕累,以高標準高質量嚴格要求自己,每次訓練都做到竭盡全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新訓摸底考核,蔡張飛各項技能考核排名全連第一。
在部隊期間,他透過層層選拔參加支隊第二季度“魔鬼周”集訓,殘酷的訓練中,都是技能與耐力的比拼。
“無論是射擊,還是器械,或者是負重奔襲,我都是咬著牙與別人比。”蔡張飛說,即便在考核中,不小心從單槓上摔下來,導致雙腿腳踝韌帶斷裂,但他還是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參加完第二天的5公里考核。
2019年9月,蔡張飛退役復學歸來。為更好地幫助退役大學生儘快適應退役後的職業和發展規劃,他組織大學生退役士兵共同參與創業專案並獲大獎。他還參加第六屆全國野戰運動冠軍總決賽,一舉獲得鐳射五人團體對抗賽、影像射擊手槍綜合射擊兩專案季軍。
“軍人退伍不褪色,我要把軍隊裡的優良作風帶到日常學習中。”在學習方面,他刻苦鑽研,虛心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透過全國初級教練員崗位培訓,考取安徽省一級社會指導員證書、全國少兒體智慧培訓師證書(高階)。
蔡張飛說,從山村到城市,從輟學少年到青年大學生,到共和國戰士,再到退役大學生,自己的身份在變、經歷在變,但艱苦奮鬥,積極實踐,負重前行的決心沒有變。
---------------
次仁:做盲人求學路上的“眼睛”
次仁長達十幾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
這個出生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的農村小孩,在很小的時候經歷了一場大病,之後便失去了視力,這對原本捉襟見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次仁6歲時進入拉薩盲人學校學習盲文,之後在日喀則近郊的一所公益盲校學習盲文和正常的小學課程,“這段經歷開啟了我對世界的新認知,那裡也是我重獲新生的地方。”
次仁說,他那時候年齡雖然很小,但努力學習的目標卻很明確,因為他知道那是能夠彌補視力缺陷,去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方式。
2018年夏天,對次仁來說是難以忘懷的。因為那年,他參加了高考。作為當年全區參加高考的唯一一位盲人,最終考出了422分的總分,這比西藏少數民族文史類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高出了47分,他成功被西藏大學錄取。
“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離我的目標又近了一步。”想到自己求學道路上老師們的幫助,次仁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盲人教師,幫助更多的西藏盲童接受教育,成為他們求學路上的“眼睛”。
進入大學後,次仁越發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對於盲人來說,讀書是非常不容易的,從小面臨沒有盲文教材,缺少盲文讀物、課外練習冊等困擾。上課時有些課程跟不上,課後他要請同班的學生幫著補習記錄。英語課是比較困難的課程,他會在上課時開啟錄音裝置,課後再重複聽。為了完整掌握一節課的內容,他需要在課下付出幾十倍的努力。
每逢週六,他會用一天的時間去一個盲文翻譯公司義務幫忙,在那裡將漢藏書籍翻譯成盲文,“我想透過這個鍛鍊自己的能力,同時為更多的盲人開啟一片新天地。”
“我沒有驚天動地的經歷,對別人而言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場景也需要我用盡全力。”次仁說,他明白,一位盲人,從此有了光,而幫助過他的人,便是那發光的太陽,“我要將這光帶給更多的人。”
---------------
藍際榮:用科技創新點亮綠水青山
有誰能想到,一名跨專業學習的高校研究生參與的科技研究能夠助力解決行業瓶頸問題,但藍際榮做到了。
藍際榮是中南民族大學環境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他2015年讀本科時,暑期實踐三下鄉調研發現了在礦山有大量的電解錳渣固體廢物,他知道,這種固體廢物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我當時就想能不能發揮自身特長解決難點問題。”
正好當時導師科研團隊獲得了科技部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援,而藍際榮作為核心成員參與該專案。
在研究的過程中可謂是困難重重,技術操作上,由於藍際榮本科和研究生專業不一致,導致很多實驗操作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都需要學習。
在工作時,他基本是實驗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這種生活一直堅持了兩年多。
其次是身心上的疲憊,藍際榮說,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科研是枯燥的,特別是實驗屢次失敗的時候,有時候會讓人產生放棄的念頭。但他覺得每一步都是值得的,科研就是試錯然後成功。
經過和團隊一起克服種種困難,不懈研究,藍際榮率先提出了利用新型微生物清洗的方法以達到電解錳廢渣無害化及資源化處理的技術路徑,突破了電解錳渣中鹽分生物浸出的技術瓶頸。該成果對於有效解決當前制約我國電解錳行業發展的關鍵環境問題,開闢了一條新路徑。目前,該項技術正與廣西中信大錳礦業有限公司進行產學研轉化,該企業有意願以100萬元的金額共同開發工業中試實驗。
藍際榮現在已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成為浙江青街畲族鄉朱山村的第一個畲族博士,他未來希望繼續在科研上有更大的收穫,“能在‘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的事業貢獻個人科研力量。”
---------------
林啟和:一年內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林啟和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他出生在廣西農村的一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由於父母都是農民,收入僅僅依靠家裡種的幾畝地,林啟和上學學習一直很努力,並於2017年成功考上長安大學。
“得益於國家資助政策的扶持,我才得以上大學,對此我充滿感恩。”林啟和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2017年10月,透過學校團委組織的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捐獻檢測,他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9年2月,當他獲悉自己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資料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初配成功的他及時告知家人,在再三勸說家人同意後,毅然決定捐贈,並第一時間向陝西省紅十字會表明了自己的捐獻意向。
2019年3月,林啟和得知自己配型成功,並於5月9日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整個採集計劃持續了5個小時。
林啟和回憶說,前期一切順利,就是當針頭扎進血管時感到很疼。採集過程中,他的血壓有點低,醫生一直提醒他不要緊張,否則血壓不夠。接下來的採集過程比較順利,但由於採集過程身體不能動,而且一直在輸液,身體很僵硬,上廁所不方便,他一直憋著很難受,“但我相信與承受痛苦的白血病患者比起來,我這點難受不算什麼。”
那次捐獻,林啟和成為長安大學第32例,陝西分庫第198例,全國第830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當年10月,林啟和再次收到陝西省骨髓庫的通知,半年前的受捐者病情復發,需要他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我想救人就要救到底,不能半途而廢,於是我毫不猶豫就同意捐獻了。”
由於是二次捐獻,家人都比較擔心,林啟和很努力說服家人。最後,和之前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基本一樣,最後於12月24日在成功捐獻淋巴細胞,再一次幫助了這名白血病患者。雖然冬天血管收縮,血管被針扎很疼,他還是沒有一絲害怕。這次捐獻讓他也成為陝西省第2例二次捐獻者。
本版撰稿 李華錫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