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修舊如舊!中共一大會址修繕工作完成啦

由 喜東付 釋出於 綜合

中共一大會址修繕工作已全部完成啦!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細節完善。經過近5個月修繕,這棟具有百年曆史的石庫門小樓將以嶄新面貌迎接新的百年啦!

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一大會址和博文女校舊址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此次修繕改造旨在進一步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建設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以良好面貌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如今這裡是怎樣的面貌?一起來看看吧~

1951年6月,上海有關部門正式確認興業路76號,即當時的望志路106號,是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會址。

自2020年11月17日起,中共一大會址暫停對外開放,18日正式開始經歷又一次專業而細緻的保護性修繕。

如今,一大會址歷經百年而依然光彩熠熠。清水磚牆、漆紅雕花門楣、烏漆木門……這些修舊如舊的物件,讓這份紅色歷史講述更加“原汁原味”。

紅灰相間的清水外牆是典型的石庫門特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水外牆在不同天氣和日光下效果並不一樣,陰天或許看不出牆面不平整,但陽光一照射就暴露無遺。用特別調製的色漿和試劑把牆面部分做舊,再趁著晴天在陽光下一塊磚一塊磚地比對,來檢查外牆顏色是否達到了設計效果。

據介紹,一大會址建築原貌的磚縫本身也不算平整,用手摸起來有些凸起,這叫“元寶縫”。

中共一大會址內保留有2000多平方米的木構飾面,包括木門、木扶梯、外牆木裙板、木地板等等,這些木構件修繕都採用傳統“廣漆”工藝,呈現出一種滄桑的棗紅色。

上廣漆被工人們稱為修繕中最“磨人”的工作,也是室內修繕最大的難點。

一來,廣漆使用的是天然油漆,用漆樹液體加桐油熬製,工藝手法已有千餘年曆史,原材料找起來費勁;二來,上漆工序足足有12道,包括脫漆、熬製、清理、披灰、貼麻布、打磨、上底漆面漆等。其中好幾道工序都要反覆幾次才能完成。

以石料箍著的黑漆木質大門,配有銅環一副,得名“石庫門”。一大會址18扇黑色的“石庫門”是三月初安裝的。

舊門都是由十幾公分的小木板拼接而成,年歲一長木板間裂縫格外明顯。重新換上的新門,是一整塊大木板,三塊大木板疊在一起足有6公分,為固定又橫穿4根鋼筋在裡面,用木頭封住渾然一體,既美觀又結實。

修繕用的木頭也是找的老木材,從老建築上拆下來的楊松木,石庫門的門拴有上下兩個,下面門拴有一處精巧的鎖死小機關,門上配的銅環、門牌等都是從舊門卸下來的。

此次修繕使用的瓦片也很有講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施工單位從浦東川沙拆除的老建築中收集到相同年代、款式的瓦片、簷口瓦、磚望板,進行逐片修補。

一大會址建築原本的瓦當很有特色,白底上有兩個黑圓圈,被稱為“熊貓眼”。這次修繕也在所有瓦當上重新繪製了“熊貓眼”,復原百年前的建造風貌。

中共一大紀念館不論是一扇門,還是一盞燈,修復團隊都細細確認以求復原當年場景。

以開會桌上擺著的一個粉色荷葉邊花瓶為例——

館裡展出的這隻花瓶製作於上世紀50年代。以當時的國內手工業水平,很難讓玻璃呈現粉紅色,製作過程需要用到成比例的黃金和三氧化二砷,這一點點黃金還是國務院特批的。

室內懸掛的燈泡中的長形鎢絲,則是當時在上海燈具廠定製的。雖然是仿製品,這些物件同樣體現了超高工藝,同樣能見證中國共產黨建黨時期的初心。

此外,與一大會址一路之隔的中共一大紀念館也即將建成。

據透露,中共一大紀念館不僅在空間上將大幅提升,展陳內容也將數倍於原先的陳列——以前舊的展廳裡面展出的文物共有278件,新館展陳的文物超過了1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