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煙澳門人張韻:胸中有丘壑,願為家鄉繪就文化交流千里圖

由 哈愛朵 釋出於 綜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波 煙臺報道

央視春晚節目《只此青綠》,不僅帶火了領舞孟慶暘,更使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一炮而紅。那咫尺千里,江山遼闊之感令人印象深刻,其背後也蘊含著畫家王希孟嘔心瀝血繪江山的故事……而在煙臺,也有一位“王希孟”,她往返於煙臺、澳門、北京等地……以己之力,將豐富的資源帶入家鄉煙臺,為家鄉繪就一幅文化交流千里圖,她就是——張韻。

張韻

作為在煙臺出生的澳門人,張韻目前是煙臺市政府招商顧問、煙臺開發區僑聯副主席、煙臺韻海投資有限公司(澳資)董事長。2020年12月底,因疫情原因,在外多年的張韻選擇留煙過年,正是這一“駐足”,使多年未“歸家”的張韻再次“紮根”煙臺……

棲霞齊魯泉源豹山口蘋果基地蘋果

“煙臺蘋果”響徹太空 這背後離不開她的努力與堅持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煙臺籍女航天員王亞平將自己家鄉蘋果帶入太空。11月1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微博釋出了一則航天員們工作日常的記錄影片,頭頂“沖天辮”的航天員王亞平正一邊工作,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蘋果……

“王亞平吃的蘋果,就是咱煙臺棲霞齊魯泉源豹山口蘋果基地的蘋果,是地道的煙臺蘋果。”張韻自豪地告訴記者。

對於張韻而言,“飛天蘋果”是煙臺蘋果產業最好的宣傳機會,也是將煙臺蘋果推向世界的一個完美契機。為了能將“煙臺蘋果”名號打響,張韻邀請好友一起開展營銷策劃。“當時正好趕上了神舟十三號發射,再加上王亞平本身也是煙臺人,帶的也是棲霞豹山口的蘋果,這為我們提供了‘引爆點’。”張韻告訴記者。

飛上太空,讓煙臺蘋果有了一個新頭銜——太空蘋果。而這也使煙臺蘋果的品牌邁向世界,響譽太空,提升了“煙臺蘋果”在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的地位,引領了全國蘋果產業闊步前行。

“本身就是煙臺人,就想給家鄉做點啥”

2016年10月6日,恰逢煙臺二中150週年校慶,當時還在北京打拼的83級畢業生張韻回到了母校,見到了昔日的同窗,暢談交流之際她也瞭解到自己的家鄉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同窗好友們也希望在外的張韻能夠回到家鄉,將自己的家鄉宣傳出去。自那時起,“為家鄉做點什麼”的種子便在張韻的心中生根發芽。

“以前就有為家鄉做點什麼的想法,只是那時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不多,後來慢慢有了自己的資源跟人脈後,雖然也為家鄉帶來了一些日韓的僑團、康養產業,但遠沒有在煙臺再次‘紮根’後所瞭解踐行的東西多。”張韻說。

2020年,受疫情影響,回煙過年的張韻“被迫”留在了煙臺,這一待就是一年。一年來,張韻發現煙臺有很多東西值得帶出去,大到機械加工製造,小到蘋果點心,只要張韻手中有資源、有市場她都會將這些東西帶出去,到北京甚至海外市場。

張韻說:“我是學文科出身的,高中畢業後又到深圳大學讀了新聞傳播,對新聞策劃較擅長,但對工科的東西卻知之甚少,而煙臺又有很多的機械加工製造產業,一次偶然機會,我成為煙臺市政府的招商顧問,經常性地外出考察,與企業座談,使我對一些輕工業,特別是機械加工製造業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張韻告訴記者,煙臺作為一個沿海城市,自開埠以來本身就是很多輕工業、現代工業的發源地,所以煙臺也一直承襲這一傳統,比如,中集來福士以及煙臺開發區都有很多很棒的且適合對外交流的企業,而作為煙臺人的她,就是要不斷地去了解、學習這些產業文化,並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將這些產業文化帶出煙臺,帶出山東,帶出中國。

“我之所以做這些就是想為煙臺的零售端、文化端做一些貢獻,因為這些都是咱煙臺最好的禮物。 ”她說。

張韻在煙臺山拍攝拜年影片

深耕深讀 願為家鄉繪就千里文化長圖

今年春節,山東各地的港澳臺商要拍攝一段拜年影片,張韻便將拍攝地點選在了極具煙臺特色的煙臺山景區,為大家介紹了景區文化並送上新春祝福。溫馨的話語、暖心的祝福以及接地氣兒的講解方式與煙臺山濃厚浪漫的文化氛圍融為一體,一切是那樣的恰到好處,一切又是那樣的渾然天成。

“這麼跟你說吧,我如果不在商道遊走,那一定是一枚文藝女青年。”張韻笑著說。

日常生活中的張韻既是一個雷厲風行又性格開朗的商場女強人,也是一個極為安靜且富有詩書氣的溫柔女子,她會寫詩情畫意,會誦鏗鏘有力。她曾寫過一篇有著濃濃鄉戀韻味的散文——《海之韻》,榮獲北京僑商會舉辦的“中秋情思”朗誦友誼賽三等獎。張韻告訴記者,她很感謝自己會文字的運用,把寂寥的獨行軍,演繹成愛山愛水愛他愛你愛我的滿日子……這是她的風格,也是她的調性,而這樣的風格與調性也成就了現在的她。

張韻說,今年春晚節目,她印象最深的便是《千里江山圖》,其實每個人又何嘗不是一幅千里江山圖呢?人們的生活閱歷、視野格局、人際交往,無一不是這幅圖裡的一景,而繪製這些景色的畫筆,便是選擇怎樣去過一種人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視野和格局,曾經等船等車等飛機的張韻漸漸地停下腳步,駐足耕讀自己的家鄉,從對蘋果、文旅的深耕,到對機械加工製造的深耕,每一次的耕讀都為她的江山圖畫上了濃墨的一抹,也為她的家鄉繪上了重彩的一筆。

“時而爺們兒,時而女人;時而哲人,時而孩童;時而市井,時而文藝範兒……千變千面,各種角色都極具廣度深度,令人佩服。”這是張韻的朋友對她的評價,也是記者此行採訪對張韻的印象。千變千面,角色多變的背後,展現的正是一份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正因心中的萬千丘壑,方有為自己家鄉繪就“千里長圖”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