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高等教育要走自己的路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學年結束時俄羅斯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部長法利科夫(Valery Falkov)宣佈,該部將放棄博洛尼亞教育體系,同時發展自己的體系。法利科夫說,今天應把這一教育體系看作“過時階段”。

俄羅斯高等教育要走自己的路

走俄羅斯道路

俄羅斯科教部部長法利科夫的宣告立即成為專家熱議話題。法利科夫說,未來取代博洛尼亞體系的俄羅斯教育體系將是獨一無二的,將以國家經濟利益和學生最大機會為基礎。俄聯邦教育科學監督局局長穆扎耶夫(Anzor Muzaev)則認為,俄羅斯應循序漸進地放棄博洛尼亞教育體系。他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再犯錯誤,這將導致我們的大學生和知識質量受到影響。”穆扎耶夫認為中學畢業生應至少提前兩年瞭解入學和學習的新規則。博洛尼亞教育體系,是29個歐洲國家1999年在義大利博洛尼亞提出的歐洲高等教育改革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整合歐盟的高等教育資源,打通教育體制。

“迫不得已”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經濟與商業系主任別茲斯梅爾特納婭(Ekaterina Bezsmertnaya)說,俄羅斯加入博洛尼亞體系前經歷了數年社會政治和經濟轉型。同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經歷了價值取向轉變,教育體系現代化的出發點是融入世界教育空間。她說:“當時,教育體系現代化的目標是在國外承認俄羅斯文憑,提高俄羅斯大學生和教師的學術流動性,推廣新教育技術,提高教育質量。”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物流和市場營銷系副教授、經濟學副博士日利佐娃(Olga Zhiltsova)認為,2003年改用博洛尼亞教育體系是迫不得已,而不是期望的步驟。她說:“加入世貿組織要求我國融入統一全球空間。加入博洛尼亞體系的挑戰顯而易見,它帶來了科學界的反對浪潮,他們主張保護俄羅斯傳統教育模式,即‘中學-五年專家學制’以及願繼續在科學領域發展的研究生制。俄羅斯民族友誼大學經濟學博士和經濟學院院長莫謝伊金(Yury Moseykin)說,俄羅斯博洛尼亞教育體系的實施相當謹慎。2011年之前該體系一直在個別課程中進行實驗和磨合,一些高校制定了規範。2011年才最終決定高校採用這種模式。他說:“眾所周知,這個時期俄羅斯試圖在經濟、科學、文化、體育及其他方面全面融入國際社會。博洛尼亞體系為融入國際教育空間提供了機會。”

失敗經驗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大眾傳播和媒體業務系教授卡明斯卡婭(Tatyana Kaminskaya)介紹稱,俄羅斯參與建設統一歐洲教育空間已達15年。同時,一些高校(主要是國內領先大學)成功建立了“雙文憑”計劃。她說:“但這在很大程度上並非普遍做法。對統一歐洲教育空間的期望基本上沒有實現,實現期望的只有極少一部分國內大學生。”

卡明斯卡婭說,問題不僅在於制裁或資訊對抗。最初,俄羅斯高校試圖將五年專家制教育水平納入四年學士制縮短課程。同時,有些專業至今未改為學士制,如醫學專業。四年學習後寫論文的時間只剩下數週。她說:“本科畢業學生至今不明白碩士文憑的特殊意義。過去15年僱主(也許除國家機關外)一直沒搞明白兩個文憑有何不同,也不明白為何有兩個文憑。”

總之,卡明斯卡婭認為,俄羅斯執行博洛尼亞體系是個錯誤,它只給個別人帶來機會,給多數人帶來了混亂和不必要的緊張。協同大學技術創業系主任、經濟學副博士哈林娜(Olga Kharina)對此表示認同。她說,博洛尼亞教育體系未在俄羅斯證明自己是歐洲的統一體系。今天,俄羅斯高校畢業生在國外繼續面臨文憑不被承認的困難。哈林娜說:“知識評價信用體系本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產生新想法、批判性思維和解決非標準問題的能力,而這些對培養面向創新型經濟的專家來說至關重要。”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1 字。

轉載請註明: 俄羅斯高等教育要走自己的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