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運河新語”:溝通包容共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揚州9月28日電 (記者 朱曉穎 崔佳明)2020世界運河城市論壇28日在江蘇揚州舉辦。世界運河管理者、研究者、愛好者齊聚此地,探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世界運河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徑與對策,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運河新語”。

2500餘“歲”的中國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穿越八省市,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人類文明史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

自誕生之日起就揹負連通中國南北重任的大運河,如今正在連通、溝通世界。在世界上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抬頭的形勢下,當天論壇上的“運河新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世界運河保護新理念、新方式受到關注。

多位專家提到,中國大運河是流淌的、活著的,是點、線、面結合的線性文化遺產;要處理好水利航運、水系修葺的關係;文化是靈魂,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係,用好“千年文化”這個“超級IP”。

目前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分佈有500多條運河,沿線有3000餘座城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白雅婷表示,許多城市實踐了可持續、宜居的“智慧”解決方案。新技術,是解鎖城市可持續發展、保護運河的鑰匙。

與會者探究了世界運河新生代的傳承。

大運河是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文化遺產是有生命歷程的,它的保護傳承不該在某個時期發生斷裂,這對運河傳承工作具有啟示意義。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要做好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創新文化遺產傳承利用形式與機制,構建運河記憶體系。

運河文化已成為國際對話交流的通用語言,提示人類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

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在致辭中表示,古往今來,運河就承載著人類互聯互通、共享資源的美好願望。當今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阻擋不了世界各地人們加強交流的信心和決心。跨國界、跨文化的溝通交流就像運河之水,浩浩蕩蕩。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名譽主席、美國商務部前部長古鐵雷斯透過影片表示,疫情帶來了風險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如今,我們比以往更加清楚,在危機面前只有勠力同心,才能共克時艱。“我知道中國有個成語叫做‘百川歸海’。歸根結底,運河的支流匯聚一起。擴大合作、促進開放成為必然。”(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運河新語”:溝通包容共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