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俄羅斯“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結束了為期10天例行維護,於當天一早恢復了向歐洲供氣,雖然只有最大輸氣量的40%,但這足以讓歐洲多個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鬆了一大口氣。
因為這“停氣”的10天,曾一度讓歐洲多國感到不安。
停氣的10天,不安的10天
儘管“北溪-1”管道每年都會進行常規維護,且相關公告已經提前發出,但一些歐洲國家還是擔心“北溪-1”的維護時間會延長或者永久停止輸氣。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說,維護結束後俄方可能會繼續向德國輸氣,也可能完全停止輸氣,“一切皆有可能”。
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局長穆勒也表示,“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位於德國北部城市盧布明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終端(2011年11月7日攝)。新華社發(北溪公司供圖)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也警告稱,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是“最可能發生的事”。
荷蘭氣候與能源大臣羅布·耶滕也警告:“要是‘北溪’供氣中斷,或德國失去所有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整個西北歐地區都將受到影響。”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甚至在7月19日表示:“我們正在研究每一種可能的情形,包括(“北溪1號”)不重啟的可能性。”
之於歐洲舉足輕重的“北溪-1”
多年來,俄羅斯承擔了歐洲天然氣市場大約四成供應。
由於俄烏關係近年趨緊,原本俄氣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氣路線風險因素增加,俄羅斯陸續建成幾條繞過烏克蘭的對歐輸氣管道。其中,尤以直通德國的“北溪-1”輸氣量最大。
圖片來源:央視
“北溪-1”於2011年建成,始於俄羅斯西北部港市維堡,透過波羅的海海底直通德國,向歐盟多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總長大約1200公里,年輸氣量55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是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最大股東。
此前,因擔心俄羅斯可能停止供應,歐盟試圖呼籲成員國“立即”削減天然氣使用量。
據法新社20日披露,歐盟委員會已制定出一份計劃,將要求歐盟國家在冬天把公共場所的暖氣調低到19度以內,以應對一個沒有俄羅斯能源、防止對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冬天。
目前,隨著“北溪-1”的重啟,歐盟國家在能源使用上,或將迎來新的變化。
根據北溪公司官網當地時間21日的資料,北溪公司的天然氣輸送量已經達到了維修前的水平,即最大輸氣量的40%。
受此影響,7月21日,歐洲天然氣價格跌6.5%。
“北溪-1”管道部件維修疑雲與反制裁博弈
據媒體訊息,今年6月,由於加拿大沒有及時歸還送修該國的“北溪-1”管道部件,俄方減少了“北溪-1”天然氣管道對歐洲的供氣量。
圖片來源:央視
當月16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北溪-1”輸氣量下降原因在於西門子的部件檢修。俄方所瞭解的情況是,這是制裁所致,與俄方無關。
按西門子方面的說法,其生產的一臺燃氣輪機運轉超過10年,被送往加拿大蒙特利爾檢修,但受加拿大對俄製裁影響,西門子目前無法將這臺燃氣輪機交還給俄氣公司。
不過近期,在多方博弈之下,加拿大方面已經發放了相關許可證,預期裝置將於7月24日左右抵達俄羅斯。
“北溪-1”恢復供氣 歐洲能源危機遠未消退
儘管經過10天的檢修,俄羅斯天然氣再次開始透過“北溪-1”管道流向德國,但俄方表示,該天然氣管道的供氣量有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路局負責人克勞斯·穆勒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鑑於60%的供氣減少量和政治層面的不穩定性,“目前沒有理由完全解除警報”,因為政治不穩定性和6月中旬開始減量六成的措施依然存在。
雖然不是合同里約定的輸氣量,穆勒告訴德國媒體,目前來看,能恢復輸氣“總比沒有強”。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國際能源署指出,歐洲國家必須採取緊急和協調行動,以避免潛在災難性天然氣供應緊縮。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減少天然氣需求至關重要,因為即使挪威、北非或美國等其他來源的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極限,也無法彌補俄羅斯天然氣流量的損失。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工人日報、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