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11日訊 (記者 李智)9·11,令美國感到驚悚的數字背後,是20年光景未能平復的美國人民的傷痛與恐慌。
在“9·11”事件20週年之際,美國卻以甩下爛攤子的方式,宣告其因復仇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結束。這讓世界為之感到失望的同時,也給國際社會未來應如何正確應對反恐問題帶來新的啟示。
以反恐為由,美軍深陷戰爭泥潭20年
20年前,美國東部時間9月11日,遭恐怖分子劫持的兩架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紐約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另外還有遭劫持的客機撞向位於華盛頓的五角大樓。“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怖襲擊,造成2996人遇難。聯合國曾發表報告稱,此次事件使美國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而給美國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更為深遠。
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頭號人物,此前早已背上1998年兩次轟炸美國和東非大使館事件的指控,美國政府認定其是“9·11”事件的首要嫌犯。作為基地組織的盟友,當時的塔利班立即發表宣告稱恐怖事件與本·拉登無關,但美國顯然不會選擇“相信”。作為報復,美國發動了所謂的“反恐戰爭”。2001年10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宣佈開始對阿富汗發動軍事進攻。
在剛剛發動戰爭之時,B-52轟炸機低沉的轟鳴聲令許多阿富汗塔利班成員驚恐不已,他們紛紛逃離首都喀布林。與此同時,即將成為阿富汗臨時總統的哈米德·卡爾扎伊向美國提出了“阿富汗塔利班投降方案”,旨在避免美進一步向阿擴大戰爭。然而,美國堅信自己持有最先進的軍事武器,可以將塔利班徹底消滅,對卡爾扎伊的方案毫無興趣。“我們無意進行投降談判”,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說。
以“反恐”為旗號入侵阿富汗的美國,未曾料到這裡會是繼敘利亞之後,又一個令其深陷的戰爭泥潭。在阿富汗桎梏20年,美國終於在2021年倉皇撤軍。
戰爭背後,裹挾美國多方利益
回顧過往20年所謂的“反恐”行徑,一方面,美國真正看上的是阿富汗的戰略位置以及地緣、資源優勢。有分析認為,位於亞洲中心的阿富汗,東可觸及中國,西能壓制伊朗,北接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在美國看來,只要拿下這裡,就“進可攻退可守”,獲得掌控世界的主動權。另一方面,阿富汗也成為其部署與擴張海外軍事力量的“訓練基地”。從美國曆史來看,軍火商一直是其政治舞臺背後不可忽略的力量。海外戰場是軍火商消耗庫存、加大生產的重要基地。事實上,美國五大軍火巨頭在20年裡狂斂2萬億美元,股票市值一路走高。
因此,在多方利益裹挾之下,儘管本·拉登早已於2011年被美軍擊斃,但美軍仍舊沒有選擇收手,而是希冀讓阿富汗成為其擴張自身力量的“犧牲品”。
在阿富汗所謂“反恐”的20年裡,美國不僅沒有給這個主權國家帶來穩定與繁榮,反而留下了滿目瘡痍,造成了毒品氾濫、食品匱乏、醫療資源不足等嚴重的人道危機,使阿富汗局勢更加混亂。更遑論戰爭摧殘下的就業、婦女兒童權益等困境。
回顧這場以“9·11”事件為導火索的所謂“反恐戰爭”,除了政治與軍事利益,美國自身也遭到重創。美國布朗大學釋出的報告顯示,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已經使美國損失約8萬億美元,導致約90多萬人喪生。這90多萬人不僅包括美國軍人、盟軍戰士,還包括平民、記者和人道主義援助人員。並且該報告中的人數以直接死於戰爭的人數為準,尚未包括疾病、飢餓、流離失所等間接原因導致的傷亡人員。
打擊恐怖主義,須摒棄雙重標準
站在20年的歷史節點上,可以發現反恐不能以報復心理為出發點,更不能輕易以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反恐”是系統工程,需要運用安全、情報、政治、經濟、教育和去極端化等綜合治理手段。然而,美國卻以自身利益為重,採取不顧人類整體利益的“以暴制暴”式戰爭手段,最終更會激起物件國民眾的厭戰情緒與民族主義,成為恐怖組織和極端組織“吸收新鮮血液”的藉口。
美國在阿富汗製造的這場巨大災難足以證明,反恐、去極端化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應拒絕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注重國際合作,引導各方對話協商,防範恐怖主義思想擴散。今年8月2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指出阿富汗局勢有三點教訓值得汲取:一是稱王稱霸要不得,一個國家再強大也要尊重其他國家,尊重公平正義;二是軍事幹預要不得,熱點問題還是要堅持政治解決方向;三是一廂情願“民主改造”要不得,還是要尊重各國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事實上,打擊恐怖主義必須要摒棄雙重標準。根據政治私利劃定誰是恐怖分子是在縱容恐怖活動,嚴重損害國際反恐合作大局。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在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安理會公開會上發言時也強調,打擊恐怖主義不能以意識形態劃線,中方堅決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政府、民族或宗教掛鉤,也反對打著保護少數民族和宗教自由的幌子放任恐怖組織滋生髮展和暴力襲擊。
當今世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恐怖主義等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威脅挑戰,僅靠封閉蠻幹只會讓問題加劇演變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唯有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國際合作才是正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