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個文科生眼裡,汽車品牌是要講究性格和“人設”的,而這一點,在追求創新和玩法的新能源窩兒裡尤甚——閃著未來火星之光的特斯拉被馬斯克豎成一面大旗;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則一撇一捺地寫出頗具特色的的國貨氣質;蔚小理為代表的初生牛犢們則透過戳傳統油老虎的屁股站穩了腳跟。
一眾新能源品牌中,來自沃爾沃的極星應該算得上高冷之王。面向大眾的極星2從視覺觀感到背後理念無不透露著峻冷的鋒芒。極簡,高效能,見者無不言北歐。不過同樣高冷的價格和實用性不強的續航又讓很多人接受不能。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21年4月13日,極星2上市了全新的產品系列,分為單電機和雙電機兩個版本,分別搭配64kWh和78kWh 2款電池包,共三款車型,售價範圍為252,800-338,000元。
這一價格區間各家都無比看重,產品眾多,混戰正酣:終成街車的Model 3和Model Y,科技味越來越足的小鵬P7,擁護者眾多。極星2的到來,顯然讓鍋裡更加熱鬧了。
極星2這款車已經試駕過兩次,都在北京。然而在海南島通透的海風吹拂下,還是讓人忍不住去提它的設計。
兩年過去,它的的設計語言依舊不落俗套,如今新能源車層出不窮,各種設計元素也不斷被複制被放大被髮散,然而就像很多被抖音反噬的歌曲那樣,廣為流傳伴隨著的是審美疲勞,最初的幾分驚豔被無數後來者消磨,精氣神喪失殆盡,只剩一段空洞的旋律。
得益於對基因裡那股子氣質的堅持,極星2收穫了極高的辨識度。折線、折角和幾何圖形的設計,塑造出稜角分明的雕塑感外觀,充分獨立於其他品牌。
不過,辨識度通常會是一把雙刃劍:在設計上特立獨行並不一定有利於走量,從眾和穩妥是市場上最為龐大的潛在情緒。這種大膽的堅持甚至“執拗”雖然會有失去部分市場的風險,卻也多少成就了極星在設計上的壁壘。
不過由於電動車本身的結構,側面和後面看上去略顯高聳,對於喜歡低趴運動的人來說有些不能忍。
新款車型上,位於方向盤中間的LOGO由鍍鉻變成了黑化設計。可以看出極星繼續從細節上摳著氣質。設計對一輛車來說太重要了,整體氣質往往需要細節來烘托。
雖然試駕的是一款單電機長續航的車型,沒有運動套件。但展車上明晃晃的Brembo卡鉗和亮橙色氣門帽仍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內飾方面,無論配色還是整體設計都體現了極星 “純素內飾”的理念。據介紹,極星2所採用的Weave Tech座椅材質是設計師從專業潛水服材質中獲取靈感,不僅乘坐舒適,觸感細膩,更經久耐用、防水防塵、易於清洗,同時為整車減重7.5公斤,實現輕量化需求。Weave Tech材質座椅的增塑劑更是從45%減少到1%,幾乎沒有鄰苯類揮發物。
全系標配12.3英寸的儀表盤和11.15英寸的中控觸屏,構成了前排的“數字體驗中心”。U型操作區域與中控屏之間像拉開的彈弓,將使用者視覺聚焦於中控屏上。同時,極星2也保留了部分實體按鍵,做工和手感也是一如沃爾沃上的紮實。而在本土化方面,這套谷歌原生的Android Automotive 作業系統也加入了常用的高德地圖、騰訊愛趣聽等應用程式,並且有著豐富的擴充套件性。
極星的CEO托馬斯·英格拉特是設計師出身,也許正是這種職業化的思維造就了極星在設計上的些許執拗和不妥協。再加上品牌自身的基因,市場對品牌的認同、期許,共同造就了這款有意思的產品。
“海南環島”的行程安排其一為了景色,其二也是為了試水極星2的單電機長續航版本。
搭載了170kW單電機和78kWh電池包的試駕車NEDC續航565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 7.4 秒。試駕路線為海南環島公路,時速區間在80-120km/h,極星2在試駕全程的續航表現非常穩定,配合車機地圖實時顯示“到達時剩餘電量”的功能,大大減緩了行駛途中的交率,應對一般的城市和城際出行需求完全沒有問題。長續航系列使得它不再只是效能玩具,曾經被續航焦慮過濾掉的部分使用者也許會因此而回頭。
那麼去掉了Öhlins DFV雙流閥避震器、Brembo四活塞卡鉗、20英寸輪轂,只剩的170kW的單電機版本駕駛感受如何?大可放心,引數的收斂並沒有改變它仍是一臺極星2的事實。還是之前熟悉的操控感,低重心帶來的底盤穩定性,專門調校過的前麥弗遜和後多連桿都讓駕駛成為非常享受的事情。而在絕大多數的城市通勤場景中,動力儲備也是足夠的。
對了,本次試駕的主題為極星2海南環島“零碳”之旅。
極星官方表示,他們力爭將此次活動打造為行業第一場碳中和接力試駕活動,引入碳排放計算器,讓駕駛者可以以更直觀的方式瞭解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碳排放。為了宣傳這一理念,他們甚至還專門準備了一期長達50分鐘的音訊。
而今年9月2日,極星還公佈了極星2單電機長續航版和極星2單電機標準續航版的出廠時的總碳排放量(24至25噸之間)。在面對環保這一主題時,生活習慣、用車習慣將是使用者的主場,而對車企來講,則需要著眼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從設計開發、供應鏈、生產、使用直到回收。
放在十年前,電動車還算是新鮮事物,也通常會被當做一個整體與燃油車做對比。而如今新能源市場蓬勃,“電動車”和燃油車強競爭的階段已經過去,電動車內部的競爭與比較逐漸增多,在這種“內卷”中,人們當然需要更加個性的、更加貼近使用場景的產品。極星2可能會被冠以“小眾”、“高冷”等標籤,但最終市場的認可也許正要靠這種堅持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