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馬碧輝 張伯成
9月22日,由中鐵一局承建的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老青山隧洞出口至老青山隧洞2#支洞下游,提前7個月安全順利貫通,取得了工程建設的階段性勝利。
提前7個月,滇中引水工程老青山隧洞出口至老青山隧洞2#支洞下游隧洞順利貫通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6標位於大理市祥雲縣下莊鎮、普淜鎮境內,輸水主幹線路全長17.976公里,主要工程為“兩隧洞一渡槽”,並設定老青山隧洞1#、2#和板凳山隧洞1#三條檢修支洞。
老青山隧洞洞內施工情況
本次完成貫通任務的老青山隧洞出口至老青山隧洞2#支洞下游段,該段線路長度為3398米,埋深在30~380米之間,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非常複雜,隧洞穿越老青山背斜及淺埋層,其巖體破碎、節理裂隙發育、泥質含量高、圍巖結構變化快,巖體自身穩定性較差,極易導致圍巖變形,甚至失穩造成坍塌。其隧洞施工區域內的地下水豐富、裂隙水較多,施工期間隧洞內日最大涌水量27236立方米,一天可以輕鬆灌滿7個水立方的標準泳池,現場作業人員需要穿雨衣在洞內進行施工作業,有著極高的突泥涌水施工風險。
老青山隧洞2#檢修支洞洞口航拍
施工過程中,專案部不斷強化專案內控體系建設和現場標準化實施,切實做好施工組織及安質環保落實工作。一是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方針,針對隧洞沉降收斂速率及累計沉降收斂值大小,及時進行預警,並在每日早碰頭會上通報,明確變形預警分級管控措施。二是認真落實《中國中鐵鐵腕治安硬十條》,充分利用資訊化平臺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工作,依據圍巖揭露情況和監控量測結果指導現場施工安全可控、質量合格。三是堅持“一切工作到掌子面”的管理理念,組織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強化施工組織,倒排工期,以工序銜接保日計劃,日計劃保周計劃、周計劃保月計劃的方式,以服務現場、解決問題為導向,嚴格考核兌現,透過施工資源配置來保證施工進度;四是嚴格落實環水保三同時原則,強化環水保管理,從開工到隧洞打到貫通點,洞口的沉澱池嚴格加藥、沉澱迴圈,生活垃圾、危廢分別由垃圾站和危廢公司收購,渣場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並進,環水保工作全面受控。
錨杆鑽機鑽孔作業
經過專案部全體員工3年10個月的艱苦奮戰,順利實現了老青山隧洞出口至老青山隧洞2#支洞下游段安全順利貫通。
隧洞溼噴作業
滇中引水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是中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工程完工後,受水區共涉及輸水總乾渠沿線六州市的34個受水小區,受益國土面積3.69萬平方公里,約1112萬人口直接受益。
隧洞二襯模板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