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建成後最大規模“手術”,西單文化廣場更新歸來

西單,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之一。位於西單路口東北角的西單文化廣場,曾經是許多年輕人的休閒購物必選之地。2018年,西單文化廣場周邊豎起了高高的圍擋,啟動升級改造,這是自1998年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手術”。4月27日,改造後的西單文化廣場將正式揭開神秘面紗,以全新的形象亮相,在西單構建嶄新的潮流地標。

經歷建成後最大規模“手術”,西單文化廣場更新歸來

西單文化廣場改造後效果圖。

蛻變

模糊室內室外界限 在公園裡逛街購物

地上是綠地公園,地下是商業空間。儘管包裹在廣場外的圍擋還未完全拆除,但站在西單北大街南側的過街天橋向下望,一個隱匿在城市森林之中的商業空間已經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裝修和清掃,以迎接“五一”前的亮相。

改造前,西單文化廣場就是年輕人的潮流聚集地,小商鋪聚集、以格子鋪為主的77街購物中心,充斥著潮流服飾、飾品和街頭小吃,吸引大量年輕人來淘貨。但隨著設施老化和周邊大型商場崛起,77街購物中心亟待升級更新。2015年,西單77街購物中心停業。

歷經6年規劃改造,西單文化廣場終於實現華麗蛻變。記者走訪現場看到,整個廣場變成了公園式休閒空間,城市森林圍繞著環形下沉廣場,人們可以從多個入口進入廣場,就像漫步在公園中一樣。

整體來看,嶄新的西單文化廣場打破了自然、商業、藝術的邊界,廣場的地下空間變得地面化,模糊了室內室外的界限,給人一種在公園裡逛街的體驗。同時,廣場建築弱化了商業特徵,整體呈現古樸的灰色調,更像是一座博物館。正式營業後,地面公園24小時免費開放,公共空間還會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這裡將成為吸引年輕人的新地標。

新名

“更新場”每個階段都站在“更新”前沿

改造升級後的西單文化廣場,吸引人們的不只是自由穿梭的逛公園式體驗,還有新潮有趣的商業空間。西單文化廣場的地下商業空間如今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更新場”。

“更(gēng)新是對歷史的回應,更(gèng)新是對未來的期待。”專案運營方華潤置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於對場地的理解和對客群的定位,專案攜手中央美術學院教師、設計師劉治治,讓“更新場”的名字變得具體化與視覺化。

談起“更新場”名字的由來,劉治治解釋,這塊商業場地在大眾的印象裡沒有一個明確的稱呼,因此在起名的時候沒有太多歷史包袱。西單作為北京商業發展的溯源地之一,幾乎每個歷史階段都站在了“更新”的前沿。之所以稱作“場”,則是希望它的身份不僅是商業體,而是成為一個有活力、有多種可能性的場所。

在劉治治的記憶中,西單就是商業啟蒙的地方。“我讀初中的時候,全北京最時髦的就是華威大廈,瓷磚外飾面、茶色玻璃、開放的購物區,這些形式和設計都是北京沒有過的。”在他看來,西單承載了某一個時間段內濃厚的集體記憶。隨著北京商業格局的變遷,西單的影響力發生了變化,但是求新求變的精神特徵深深地刻在了西單的商業基因中。

商業

“新”特徵 首店扎堆兒吸引追潮年輕人

帶著嶄新的名字,西單文化廣場的地下商業空間突出“新”的特徵,將在西單構建嶄新的潮流地標。記者走訪看到,目前不少店鋪已經掛出了招牌,從潮流時尚到餐飲小食,從藝術文化到生活方式,一系列新鮮有趣的品牌一起入駐西單,與西單商業街其他商場裡的品牌形成差異化。

日本當紅蛋撻店的北京首店、日本設計師品牌的全國首店……隨著“更新場”亮相,不少品牌也將迎來“首秀”。據專案方介紹,“更新場”圍繞青年、藝文、設計,引入了數十個品牌,其中近一半都是全國首店、北京首店、北京西區首店及高能級概念店集合店,吸引當下追求潮流的年輕人。

交通

極便捷 與地鐵和多個商業體連通

改造後的廣場設定了多處直梯和步梯,人們可以輕鬆地在不同樓層間穿梭閒逛。廣場頂層還設定有屋頂花園,並與過街天橋實現連通,這使得西單文化廣場與旁邊的漢光百貨、馬路對面的君太百貨實現了雙層空間的打通。

原來,地下有4層商業空間,改造後由4層變成了3層,其中地下1至2層為商業零售,地下3層為停車場。廣場不僅在地下與地鐵1號線西單站的A口和B口相連線,還與4號線F口實現了打通。

開業後,消費者從地鐵出來可以直接抵達廣場地下一層,沿著環形街區打卡各類店鋪,結合逛街動線,“更新場”在地鐵出口附近設定了咖啡、甜品等休閒業態。地下二層則主打服裝配飾、潮玩禮品、美妝護理、數碼、書店等業態。未來“更新場”內還將定期舉辦文化、藝術相關的體驗活動。

馬上就訪

改造專案建築師:融合公共空間與商業形成“不像商業的商業”

作為二環內的城市更新專案,西單文化廣場的改造升級也一度面臨許多難題。這裡地理位置特殊,該如何平衡新與舊?複雜的空間組合背後,如何平衡開放與封閉?如何平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作為西單文化廣場改造專案的建築師,劉曉光認為,該專案是一個具體而微的案例,濃縮了城市更新中一系列最典型的難題。從地理位置看,一側是代表國家形象的長安街,一側是承載商業活力的西單北大街;地上是城市空間,地下是商業場所;外圍是城市森林,中心是商業空間。改造中所涉及的矛盾清單包括而不限於城市更新的新與舊、場所權屬的公與私、古都風貌與現代功能、公共領域與私屬空間、空間節點與交通樞紐等。

在劉曉光看來,商業場所已成為新的公共空間。“更新場”規模小、定位高、場所特殊,要充分體現它的價值,不僅需要一些新的業態,更需要與以往不同的理念,有機融合公共空間與商業活動,形成“不像商業的商業”。

隨著西單文化廣場地上地下空間全新亮相,人來人往的西單商圈,也將在年輕化、潮流化上更進一步,吸引更多當下的年輕人到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馬婧

流程編輯:u022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34 字。

轉載請註明: 經歷建成後最大規模“手術”,西單文化廣場更新歸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