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說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他們之間怎麼交流?

比利時沒有比利時語,佛拉芒人講荷蘭語,瓦隆人講法語。這樣的情況,在瑞士同樣存在。

在瑞士,你是聽不到瑞士人講瑞士語的,因為壓根就沒有什麼瑞士語。

瑞士有四種官方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拉丁羅曼語。瑞士總人口846萬,講拉丁羅曼語的只佔0.6%,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瑞士主要還是“三足鼎立”——講德語的瑞士德國人、講法語的瑞士法語人、法義大利語的瑞士義大利人,各玩各的,類似比利時的“南北朝”。

德國,就是瑞士的“曹魏”,實力最強。1980年,講德國的瑞士德國人就佔全國總人口的74%。現在這個數字降到了65%,依然是全國第一。瑞士面積4.1萬平方公里,而講德語的人群,就佔了74%。瑞士總共有26個一級行政州,講德語的就佔了17個。這點類似曹魏,地廣人稠。

法語瑞士人有點像三國的吳,人口和實力都佔三國第二位。瑞士人中講法語的佔全國人口將近23%。靠近法國的四個州都講法語,和法國更為親近。

義大利語區實力較弱,類似蜀漢。

為什麼瑞士會以講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的人為主,看地圖就明白了。瑞士正北是講德語的德國,正西是講法語的法國,正南是講義大利語的義大利。夾在三大國中間,瑞士想不受三大國的影響都難。至於正東的奧地利(包括列支敦斯登),倒是個比瑞士大不了多少的小國。可是,奧地利(包括列支敦斯登)講的也是德語。

瑞士靠近德國的區域講德語,靠近法國的區域講法語,靠近義大利的區域講義大利語。這和比利時差不多,靠近荷蘭的佛拉芒人講荷蘭語,靠近法國的瓦隆人講法語。

德國是歐洲工業領頭羊,法國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義大利也是經濟強國。面對三大國,瑞士就像個小不點,三位大佬哪個也惹不起。怎麼辦?乾脆把德語、法語、義大利並列為官方語言,三不得罪。至於拉丁羅曼語也成為官方語言,這是瑞士出於保護小語種的考慮。

不過,並不能因此把瑞士的德語區當成德國的一部分,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德國人去瑞士德語區,未必能聽說講德語的瑞士人說的是什麼,有點雞同講鴨。

瑞士德國語還有一個名字,叫阿勒曼尼語,和德國的德語並非一個概念。甚至是在瑞士的德語區,各個地區的德語互相聽著都有些費勁。在瑞士,德國的德語被稱為標準德語(Hochdeutsch),以區別瑞士的德語(Schweizerdeutsch)。很多時候,標準德語可能更像是瑞士的官方德語,比如在電視廣播或公共教育中,用的都是標準德語。

你可能會注意這種情況:瑞士和法國的關係,多少要比瑞士與德國的關係好一點。為什麼呢?和語言也有關係。

瑞士的法語,和法國的法語沒有那麼大的差異,二者是可以輕鬆進行交流的,無論是說話或是書面。打個可能不是太恰當的比喻,就像是遼寧人和黑龍江人都說東北話,雖然略有差異,但聽懂是沒問題的。

法語有這個優勢,導致法語在瑞士的德語區,甚至比瑞士德語更受歡迎。所以,在瑞士的德語區,法語更為流行一些,這也在客觀上增進了瑞士與法國的關係。

當然,為了避免外界不必要的聯想,瑞士還是做了點技術處理。在瑞士,講法語的地區被稱為Ia Suisse romande,刻意避開了法國名稱。

那麼問題來了,來自不同語區的人們如果在一起,特別是知識分子,他們怎麼交流?他們其實還有一個更現實的選擇——講英語。如果對方來自另一個語區,那就講國際通行的英語,大家都能聽得懂。

不過呢,為了保持各個語種在國內地位的平等,瑞士會在國內很多地方同時用三種語言進行標註。比如瑞士很多火車站會有縮寫,放在別國,自然要用本國的主體語言寫。可瑞士有三大官方語言,為了照顧各方,火車站“瑞士聯邦鐵路”的縮寫用三種語言,也就是德語的SBB,法語的CFF,義大利語的FFS,按人口使用語言的比率排列前後。

面積不大的瑞士,竟有三種主要官方語言,交流確實是個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反而能促進各地區的相安無事。有個瑞士官員曾開玩笑地說:知道我們瑞士為什麼這麼安靜了嗎?就是因為法語區、德語區、義大利區語的人互相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9 字。

轉載請註明: 瑞士人說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他們之間怎麼交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