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溶膠傳播再次引起關注,臺兒莊、寧波官方皆釋出通知,提醒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
4月10日,寧波疾控中心釋出通報,寧波一病例乘車時,開車窗、未戴口罩進入某地下停車場後被感染,同時間段內另有兩病例在該停車場內停留且未戴口罩,經研判可能為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4月12日,臺兒莊區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執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釋出緊急提醒,臺兒莊某居民到戶外某處挖野菜時,與一無症狀感染者在同處停留後被感染,兩人均未戴口罩,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系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寧波市疾控中心通告稱,加強對公共服務業和建築工地、公共交通等人群密集地的防控。臺兒莊區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執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則釋出緊急提示,呼籲居民出門佩戴口罩。
4月13日,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環境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錢華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室外空氣稀釋大,遠距離氣溶膠傳播非常罕見,在臺兒莊的例子中,兩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離得近,不排除發生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但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錢華表示,由於奧密克戎的傳播能力大大增強,在疫情高位執行的地區,更加推薦佩戴N95口罩。同時,要注意手部消毒、開窗通風。
奧密克戎引發的氣溶膠傳播變得更厲害了嗎?
專家:室外遠距離傳播罕見,奧密克戎之下更加推薦N95口罩和開窗通風
奧密克戎引發的氣溶膠傳播變得更厲害了嗎?
香港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室內空氣和流體力學專家李玉國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奧密克戎在物理傳播途徑上沒有質的變化,至少沒有觀察到10多米的樓與樓之間的傳播。其傳播能力的增強可能更多源於其生物特性的變化。
李玉國指出,新冠病毒室外傳播的風險很低,這個風險也與是否有太陽、室外空氣分層等情況有關。理論上,奧密克戎的近距離室外傳播風險有所增加。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環境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錢華也指出,室外空氣稀釋大,遠距離氣溶膠傳播非常罕見,在臺兒莊的例子中,兩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離得近,不排除發生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但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在本輪以奧密克戎為主的疫情中,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了“超級傳播者”,其病毒攜帶數量高,傳播風險大。2022年1月,《瑞士醫學週刊》發表的一項針對奧密克戎的氣溶膠傳播風險的研究顯示,相比於此前毒株,奧密克戎的感染者中出現“超級傳播者”的可能性更大,每20個感染者或每10個感染者中就會出現1例“超級傳播者”。此外,由於傳染性更強,醫用口罩對於奧密克戎病毒傳播的阻斷作用更弱,尤其是氣溶膠傳播。在很多存在氣溶膠傳播風險的情況下,透過佩戴醫用口罩即可防止野生毒株與德爾塔毒株的傳播,而奧密克戎毒株則很難被預防。
對此,錢華表示,由於奧密克戎的傳播能力大大增強,在疫情高位執行的地區,更加推薦佩戴N95口罩。同時,要注意手部消毒、開窗通風,但面對室外相對密閉空間(如天井,半天井)的窗戶不開。
李玉國表示,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增加了4-5倍,室內比以前更危險了。他之前推薦的是室內每人每秒8-10升的通風量,如今這個數字要相應倍增,可能超過機械通風能力,這就更加顯示了開窗通風的重要性。
北京疾控中心論文顯示:有酒店或發生樓上樓下垂直傳播
專家稱奧密克戎垂直傳播的風險可能升高
4月11日,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表北京疾控中心的研究,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區一病例可能是在隔離酒店隔離時,透過衛生間通風管道的氣溶膠傳播被其樓下確診病例所感染的。研究透過流行病學調查排除了其他傳染來源,並且通風管道內壁深部環境標本核酸陽性,且與兩個房間內病例的病毒核苷酸相似度為100%。研究發現,該隔離酒店老舊,通風管道上下相通,通風管道口敞開。
這一北京隔離酒店的垂直傳播讓人想到了2003年非典時期香港淘大花園的樓層垂直傳播。李玉國正是當時透過實地測量證實氣溶膠垂直傳播的研究者。
李玉國表示,垂直建築中,來自廁所和洗臉盆的廢水排出時,會在排汙管道內產生氣溶膠,即含糞便、尿液和口鼻分泌液的霧化物。煙囪效應則解釋了管道氣溶膠的遠距離傳輸。煙囪效應是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
▲汙水排放產生氣溶膠,煙囪效應引起氣流垂直向上輸送氣溶膠 圖據論文
李玉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截至2022年1月,奧密克戎疫情爆發之前,他已在香港、廣州等地觀察到15起高層建築中與管道氣溶膠有關的聚集性疫情。他的團隊用氣體示蹤測了其中6個。
李玉國、錢華和鍾南山院士以及廣東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合著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廣州2020年一棟高層建築中發生的聚集性疫情,也支援了糞便-氣溶膠傳播理論。
李玉國表示,在奧密克戎之前,垂直傳播發生的機率很低,在1%左右,但此次香港疫情,多座大樓在圍封之後發生繼續傳播,提示垂直傳播的風險升高。
此外,樓內的新冠病毒也可能會透過門窗通風產生水平的氣溶膠傳播。李玉國團隊一篇尚未發表的對香港公屋祿泉樓疫情的研究顯示,在確診病例公寓直接下風方向的公寓,門窗開啟時間多20%時,其屋內的病毒氣溶膠濃度將增加2倍。該大樓的樓層平面佈局與隔離酒店類似,為隔離酒店中的傳播提供了可能的解釋。文章建議採取正壓和足夠的通風。
該研究認為,由此可見,氣溶膠傳播在樓內、尤其是密閉度高的樓內易透過多種渠道發生。
如何防止排汙水管傳播?
專家:保證衛生間地漏水封
李玉國十分擔憂排汙水管造成的氣溶膠傳播。在洗手盆吐痰、刷牙漱口時,含有新冠病毒的唾液會跟隨水流進入豎管,這很難杜絕。
“東亞人的衛生習慣,經統計有25%的人會向公共廁所洗手盆吐痰。那麼,要儘量不吐,最好是吐到紙巾,拿塑膠袋包起來,同時要注意口腔清潔。”李玉國說。
錢華表示,在很多商用建築中,管道井、排風管道、汙水管道各自獨立,但垂直聯通的,需要維護和排查。設計合格的排風管是把風往外抽的,並有止回閥防止迴流。
對於防止居住建築樓內樓間感染,錢華指出,一般家庭的衛生間出風口是各自獨立的,但汙水管道是相連的,因此有造成垂直傳播的風險。他建議,要保證衛生間地漏水封。
“每日將下水的地漏,尤其是不常用的地漏,註上水,S彎頭存水可以防止氣流傳播。不常用的地漏註上水可以進行封堵(如使用塑膠袋灌水紮緊,放在地漏上封堵,使用時開啟即可),減少水封蒸發避免水封變幹失效。如果廁所聞到不是自家的異味,要特別小心檢查通道,很可能某個下水道沒有S彎頭,或者S彎頭水已經幹了。”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實習記者 胡伊文 實習生 趙美淇 劉錦宜 北京報道
編輯 譚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