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報道】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聖火從雅典採集,我們知道冬奧會已經臨近開幕了。據瞭解,冬奧會引進了140臺豐田氫動能汽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豐田Mirai。這次的北京冬奧會,從火炬到運輸聖火的車輛,其動力均為氫燃料,運動員及工作人員使用的乘用車、大型巴士也都有氫動能車的參與,充分的表達了我們對氫動能未來的重視。然而一抓一大把的特斯拉為什麼沒有出現在冬奧會的舞臺?取代從日本運來的140臺豐田Mirai呢?
純電?or氫動能?
美國的媒體也曾進行過報道“Toyota's hydorgen car is the future(goodbye Tesla)”,翻譯過來就是“豐田的氫動能汽車才是未來,再見特斯拉”。據瞭解,德國的氫動能公司在今後的發展方向裡也提到,不僅車會逐漸變為氫動能,供暖也將逐步實現氫動能。因為氫在轉化成電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高溫,用於冷卻高溫的水正好就變成了暖氣。新華網在此前也報道過,氫動能是未來綠色發展的新動能。
國內的諸多車企以及國外的豐田、本田、賓士、寶馬、大眾、奧迪、馬自達、路虎等車企,都在緊密的佈局氫動能汽車。目光短淺的人們,會因為目前市面上看不到什麼氫動能汽車,就否定了氫動能的未來。
在馬斯克的電動車世界裡,有一個技術一直被他認為是智商稅,那就是氫能源電池。他曾經發推特表示“FuelCells=FoolSells”,翻譯過來就是“燃料電池=愚蠢的交易”,那事實真的如此嗎?
氫動能才是未來
為什麼電池驅動的汽車是短暫的過度,而氫動能才是長遠的未來呢?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闡述,首先地球的氣候變化大家都有目共睹了,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繼續的生存下去,碳排放必須降低,因為全球正在加劇變暖。每上升一度的氣溫,都是對人類生存的極大威脅,所以人類的目標是打算在2050年實現零的碳排放。
由於目前的天然氣、石油、煤炭作為能源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於是人類需要從真正的可持續、可再生的風能、太陽能、水能、潮汐能獲得純綠色的電力。但目前純綠色的發電量,遠遠不能滿足地球人的生產生活,所以以歐盟為首的歐洲各國,聯手中國、美國已經開始了超大規模的綠色能源投入。有了綠色的電,人類就可以電解水,得到氫。克服了氫的儲存和運輸,氫就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氣、煤炭,成為綠色燃料。驅動汽車、輪船、飛機、貨車,為人類供暖,滿足人類的生產生活。
純電電池車在目前也有優勢,在家好充電,充好電隨時可以出門,尾氣立刻為零,可以在短期內降低碳排放。但是電池汙染與核廢料一樣,至今人類也沒有真正有效的方式來處理,並且充電慢、體積大、電池重量大,等等因素導致其從根本上不符合真正綠色環保無排放的條件。而為車加註氫只要幾分鐘,續航就能達到近千公里,並且氫轉化電驅動汽車的效率,要比傳統內燃機高出了2-3倍,且排出的尾氣只有水。真正達到了綠色、環保、無汙染。
我們早已佈局氫能源
想象一下,地球上應該有風能、水能、潮汐能、太陽能的地方,都被人類充分的利用,發出清潔的電,電解水製造出綠色的氫,氫被我們儲存,運到我們需要的任何地方作為能源使用,如此迴圈,絕對綠色零排放,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據瞭解,《中國石油報》刊發文章稱文章稱,“十四五”期間,中石化將加快發展以氫能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擬規劃佈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7000座分散式光伏發電站點。截至2020年底,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累計開展加氫站試點專案27個,加氫站點分佈在廣東、上海、浙江和廣西等地。”再看看國內,已經在諸多城市已經投入運作的氫動能大巴,你就會知道我國對氫動能,對環保的前瞻性了。
汽車廠家的氫動能發展佈局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汽車廠家對於氫動能的發展佈局。寶馬早在2005年就研發出了7系的氫動能汽車。在使用說明書中明確指出,不能停放在地下車庫。怕的就是一旦氫氣洩露,會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十多年後過去,已經在市場銷售的豐田Mirai等氫動能車,已經不在標有不能停放在地下車庫等警告,這就是科技的進步。
2021年5月19日戴姆勒官宣,將致力發展氫動能的長途卡車;2021年6月15日路虎官宣,將大力發展氫動能車,並在下一代的全新路虎衛士車型上,增加氫動能衛士的車型;2021年6月16日寶馬官宣,將在2022年開始初步量產寶馬X5氫動能車。此刻的豐田、現代,更是在歐美日韓早已開始了氫動能車的銷售,雖然數量不多,但一直都在前進。
2021年8月11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特地為氫動能做了一期節目,主題為《成本大降60%!各大車企紛紛佈局!又一個萬億風口來了》節目中提到。透過科研院所和眾多企業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燃料電池成本與五年前相比已經下降了60%,原來一臺價值為150萬元的100kW燃料電池系統價格現在只需要50萬元。未來,距離燃料電池車真正落地推廣,走入尋常百姓家,不會太遙遠。
和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相比,氫能汽車在許多方面,尤其在環保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目前氫能汽車在市場化發展上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其實類似這些困難,其它型別的新能源汽車在發展初期也遭遇過,突破這些困難,關鍵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近年來,透過科技人員的努力,氫燃料電池、氫內燃機的許多核心技術相繼被突破,氫能汽車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我們相信,在宏觀政策、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氫能源汽車產業將加速前行,未來,“氫”裝出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