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7個國際盲人節,今年我國的主題為“全面小康,有你有我”。讓視力障礙人士能夠和普通人一樣享受無障礙的便利生活,是全面小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那麼在如今的城市環境中,視障人士出行是否方便,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視障人士家門口的盲道 障礙重重
視障人士蔡女士住在杭州市鳳起路與東清巷交叉口的鳳起商務大廈,從這裡到最近的地鐵站建國北路站步行距離是150米,普通人走過去不超過兩分鐘,但對於蔡女士來說,這段路卻面臨各種障礙與不便。
這是鳳起商務大廈門口的東清巷,東清巷西側人行道沒有完整的盲道設施,只在道路起頭部分裝了幾塊點狀的小方磚。
東清巷東側的人行道雖然鋪設了盲道,但整條路高低不平,路上障礙物也不少。
進入鳳起路後,盲道被佔的情況則更為嚴重,最後儘管這段家門口的道路蔡女士已經非常熟悉,但還是因為雜亂的路邊護欄和高低無序的臺階,錯過了地鐵站入口的準確位置。蔡女士說:家附近的無障礙設施對她來說很不方便,平時能不出門就儘量不出門。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並非僅此一處。在湖州南街、中徑街交叉口,這段二十多米的盲道沿花壇鋪設,拐了五個彎,而且前後兩端都被非機動車堵住了。
人民路愛山廣場的這段盲道一路繞著燈柱鋪設,拐了七八個彎。
而麗水、溫州等地的一些盲道則存在被車輛,臨街商戶佔用的情況。
公共場所不方便 電子裝置不智慧
不僅是盲道上“障礙重重”,在一些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的配套與管理也還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比如不少十字路口的紅綠燈都沒有語音提示功能,而即便有了這一功能,語音也僅提示是否可以通行,無法提示通行方向。視障人士朱先生說,這樣對盲人出行沒有帶來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應該要語音提示“南北通行”或者“東西通行”。
視障人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樣也會遇到難題,有的地方公交車沒有語音播報提示,或者播報資訊不夠精準,有時一下子四五輛公交車同時進站,這些都可能導致他們無法選擇。
不少視力障礙人士告訴記者,醫院、銀行是他們經常要去的地方,雖然目前其中一些場所也配置了諸如電子叫號系統,帶觸覺提示的鍵盤等,但如果僅僅只這一些服務和設施,不過是從表面上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距離真正達到“有用”甚至“好用”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
專家建議:加強規劃和地方立法,保障無障礙設施建設
記者瞭解到,2012年頒佈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中,對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規範、改造要求、管理和法律責任都作了規定。但在實際中,由於各個環節不配套,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原因,打造無障礙環境依然還有不少“障礙”。
杭州市盲人協會主席劉偉平認為,在一些市政建設的前期規劃中,應讓殘疾人先期介入,使設計、建造出來的設施先天帶有無障礙基因。他認為,相關設施在建好後做後期無障礙改造,都是有缺陷的。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範柏乃建議,儘快制定浙江省盲人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條例,用法律保障和推動全省的盲人基礎設施建設,要設立財政專項經費,從經費上保證盲人基礎設施要到位。
【眾言堂·網評】
打通盲道 也是在為盲人打通心路
今天是第37個國際盲人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救救盲道”再度成為了大家關切的話題。
之所以說再度,是因為盲道打從建成那天起,幾乎就是和被佔用聯絡在一起。如今,城市道路空間越來越擁擠,或出於無意,或出於無奈,盲道被佔用似乎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確實,在很多人眼裡,佔用盲道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一方面,不是所有的路段、所有的時間都在佔用,另一方面,很多盲道一天也見不到有盲人在上面走,在這個前提下,做一些適當的變通來盤活空間資源,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這些話聽上去都有道理,但是很多人也許沒有意識到,盲道其實不僅僅只是一條讓盲人順利通行的路,它更是一條看不見的心路,一條渴望被尊重、被呵護的心路。
因為看不見,盲人難免自尊心強,內心敏感,相對健全人來說,他們會更加關注身邊一草一木的細節,他們會更渴望被接受和包容。我們不妨用代入法來一下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盲人,如果你的家人告訴你,這個城市的每一條盲道都很乾淨、很整潔、很漂亮、很暢通,你的內心會不會很欣慰、很溫暖?
我想,一定會。
這些年,全社會一直在探索關愛殘疾人的各種路徑,以盲人就業為例,資料顯示,盲人從事按摩這一職業的比例,已經從最多時的96%,下降到了目前的不到8成,做音樂老師、搞水果銷售,尤其是數字經濟下,越來越多的盲人受益於各種利好政策扶持,投身到電商行業,在線上和線下打拼。就業途徑的不斷拓展,讓他們更好地做到了自食其力,也更多地找回了自身的價值和尊嚴。
只有被溫柔以待的尊重,才會更加激起內心的無窮動力,這一點,對所有人來說都一樣。
至於打通盲道難不難的問題,其實可以借用備受讚譽的“杭州斑馬線前車讓人”,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自覺自願,一切的變化都很自然。當你在為他人展示文明的時候,你其實也在享受文明給你帶來的寬慰與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