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哈薩克國父白描努爾蘇丹還原一個真實的納扎爾巴耶夫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一個國家很少有遷都現象。我國曆史上有明朝朱棣遷都,實現了“天子守國門”。在我國西部一個鄰國遷都實現了“天子守國門”,而且該國從溫暖地區遷到了寒冷地區,此國就是哈薩克。而哈薩克新首都原名為“阿斯塔納”,原意白色之城,後來新首都為了紀念“國家之父”納扎爾巴耶夫,因此首都改為“努爾蘇丹”。此名也正是哈薩克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
2019年3月19日,納扎爾巴耶夫宣佈辭去總統職務。在外界眼裡這個在中亞大國執政30年的老總統離去了,其實納扎爾巴耶夫並沒有真正的離去,而是繼續在哈薩克政壇上發揮作用。對於納扎爾巴耶夫這個人,很多人認為他執政時間太長,但真正瞭解納扎爾巴耶夫的卻很少。一、氈房走出的總統
中亞地區哈薩克面積很大,境內其部落特點與我國西部少數民族有相似之處。哈薩克國土面積比西歐還要大,是全球面積第9大國家,在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裡,既有戈壁草原,又有海岸張,還有雪山沙漠。
雖然在蘇聯時期,哈薩克是一個加盟共和國,但從獨立國家角度看,此國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國家,生活在此地的遊牧部落在歷史上曾被一些強大勢力所征服,一直到沙皇時期的統治。蘇聯時期,中亞地區與其加盟共和國並沒有任何邊界糾紛。但1991年,哈薩克獨立後,卻面臨著邊界糾紛和資源爭端。
以上只是從蘇聯解體前後簡述一下哈薩克的特點和環境。而納扎爾巴耶夫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納扎爾巴耶夫成長並沒有傳奇之處,他出生於哈薩克的一個草原牧場中一戶牧羊人的氈房裡,就如蒙古草原人生活狀態一樣,納扎爾巴耶夫從小就在這種貧困而四處遊牧的家庭中長大。
不得不承認,納扎爾巴耶夫的父母很有眼光,在當時蘇聯體制下,無論哪個加盟共和國的國民都自然想到,下一代要想發展,必須學俄語,融入俄羅斯的世界,才會有前途。納扎爾巴耶夫的父母就把孩子送到俄語學校,納扎爾巴耶夫因此受到良好的俄式教育。
在蘇聯體制下,受到良好教育,就會得到一份工作。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畢業後,到一個家鋼鐵廠成為一名蘇聯工人。正是在這家鋼鐵廠,他被培養成為一位冶金專家,而且加入蘇共,開啟了其從政生涯。
納扎爾巴耶夫從政後,他經歷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一直到蘇聯“掘墓人”戈爾巴喬夫。契爾年科執政時,44歲的納扎爾巴耶夫被任命為哈薩克部長會議主席。1991年,蘇聯解體後,納扎爾巴耶夫長期積累的從政及人脈,使他成為第一任總統。
從蘇聯解體前後,有資料顯示,中亞五國不願意脫離蘇聯體制,但木已成舟,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不得不面對獨立建國現實。蘇聯解體大部分獨立的加盟共和國日子不好過,因為從一個計劃體制過渡到市場體制,對一個國家來說劇烈鎮痛。
納扎爾巴耶夫作為一國總統,在獨立之初也想了很多辦法,想擺脫獨立後國家所面臨的危機,包括貨幣崩盤、通貨膨脹、食品短缺,甚至大量人才外流,一些有經驗的工人和管理人員大都跑了,這些危機不僅哈薩克有,其他國家也存在。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任何一個領導人來說都很棘手。
納扎爾巴耶夫是一個很清醒的領導人,他意識到哈薩克要想在大國林立中謀求發展,急需處理好兩個問題:
一是核彈問題。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成為第四大擁核國家,這主要得益於蘇聯時期,在哈薩克實驗核彈,並部署大量核武器。但蘇聯解體後,擁核國家需要有錢有技術,而要保留這些核武庫,對於哈薩克來說很難,因為高額維護費無法承擔。因此哈薩克選擇放棄核武,並加入全球核裁軍,此舉為納扎爾巴耶夫贏得好名聲。
二是大國問題。哈薩克處於俄羅斯、我國及美國“包圍”之中,為什麼還有美國呢?因此美國勢力已經延伸到中亞。如何處理好與大國家的關係,是納扎爾巴耶夫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納扎爾巴耶夫並沒有像烏克蘭和喬治亞那樣,著急的倒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導致國家混亂,而是確立的外交策略,“先北後東再西”,最主要還是要處理好與俄羅斯的關係,因為俄羅斯是大國,哈薩克無法迴避,因此納扎爾巴耶夫藉助與葉利欽的友好關係,迅速與俄羅斯建立一種特殊的關係,並實現了哈薩克在裡海採油權益,使哈薩克也渡過了難關。
在與我國關係上,納扎爾巴耶夫很務實,及時解決了與我國領土糾紛,並歸還了蘇聯時期的爭議領土,與我國建立一種新型關係。
當然,納扎爾巴耶夫與美國關係也不疏遠,在其執政時,經常看到他與美國總統在一起身影。有人說納扎爾巴耶夫在大國間“騎牆”,其實納扎爾巴耶夫選擇了一條哈薩克發展捷徑。
實踐證明,納扎爾巴耶夫確定對外戰略是正確的,為哈薩克發展迎來的一個穩定期。有學者說,哈薩克選擇這個鍊鋼工人是正確的,因為他有著堅強的毅力和遠見的卓識。
哈薩克在納扎爾巴耶夫的帶領下,的確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也實現了哈薩克的發展。在哈薩克最艱難的時候,納扎爾巴耶夫也沒有放棄遊牧部落所堅信理想。
但作為一個沒有建國經驗,而且長期生活在蘇聯體制下國家,談何容易。哈薩克那時還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化市場。但1991年,納扎爾巴耶夫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會晤,正是這次會談,讓納扎爾巴耶夫堅定了在國內推行市場經濟的決心。也正是在這次會晤後,哈薩克後來在建設中,納扎爾巴耶夫還聘用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擔任他的國家顧問,此舉對哈薩克是有益的。
納扎爾巴耶夫在帶領國家前進中並非一帆風順,也犯過錯誤,但納扎爾巴耶夫堅定建立自由市場體制的信念。加上國內資源豐富,很快哈薩克經濟大幅增長,每年保持10?增長率。雖然199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但對哈薩克影響並不大。
到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哈薩克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實現500多億美元的儲備,雖然全部來自石油收入,但能在險惡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的確不容易。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納扎爾巴耶夫敢於出手,他利用國家掙得錢,向銀行、建築、退休基金、基礎設施等專案投入一半(約250億美元),再加上哈薩克雄厚資源,使哈薩克成為一個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國家。
作為一個從蘇聯體制下出來的國家,並不是哪個國家都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青睞。哈薩克也不例外,雖然納扎爾巴耶夫與美國交好,但哈薩克從獨立之處,就沒有被外界所看好,有人認為納扎爾巴耶夫也如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一樣,只是曇花一現。
但納扎爾巴耶夫一路走來,帶領國家實現快速發展,而且經濟前景被認為是世界最好的國家,但納扎爾巴耶夫的執政,依然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認為哈薩克的治理不民主,而且其司法系統不獨立,特別是大選中存在不公及缺乏民主程式、國家有大量腐敗等問題。
面對西方國家的指責,特別是納扎爾巴耶夫執政集團及家庭中的一些成員受到各種指控,甚至連他們在瑞士銀行的帳戶也被曝光。西方指責人權受侵犯,還有一些反對派阻力,納扎爾巴耶夫很輕鬆讓自己與很多指控無關。
當鄰國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鬱金香革命”時,納扎爾巴耶夫的老戰友及“親家”阿卡耶夫總統被趕下臺,納扎爾巴耶夫沒出手相幫。
當席捲中亞的“顏色革命”到達哈薩克時,納扎爾加強了輿論和網路的管控,起到有效了“防禦作用”。但依然擋不住革命浪潮。針對反對派在大選中採取“橙色”宣傳時,納扎爾巴耶夫也與他們採用相同顏色進行宣傳造勢,因此哈薩克躲過了“顏色革命”。
雖然躲過“顏色革命”,但歐安組織自2010年以來對納扎爾巴耶夫沒少施壓。納扎爾巴耶夫反應很迅速,他迅速在宗教、新聞、人權、選舉等方面進行調整,使哈薩克取得了很多進步。儘量用實際行動堵住西方國家的“嘴”,防止受人以柄造成麻煩。
納扎爾巴耶夫在帶領國家改革時,他明白,哈薩克要建立一個西方國家眼中的“國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個過程。因此,納扎爾巴耶夫根據國家狀況提出“經濟第一,政治重建第二”,納扎爾巴耶夫對外公開說“哈薩克的民主制不是它的歷程之起點,而最終目標。”
對於納扎爾巴耶夫的說法,一些西方國家對其進行批評,但國內民眾卻廣泛支援他的決策。
如今哈薩克的新首都已經改為“努爾蘇丹”,作為哈薩克的“國父”雖然已經走向幕後,但他的決策依然起關鍵作用。
哈薩克是蘇聯解體後發展最成功的國家,而這種成功來源於納扎爾巴耶夫的政策。在哈薩克1500多萬人口,中產階級不斷增加,一些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也成長起來,哈薩克也變得越來越富有,新首都努爾蘇丹高樓大廈,更讓人感覺到這個國家希望。
如果沒有納扎爾巴耶夫,哈薩克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而關於努爾蘇丹的傳奇也不斷被哈薩克民眾所傳頌。誰要看懂哈薩克,首先要讀懂納扎爾巴耶夫。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資料:《納扎爾巴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