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和孩子動手,但是道理說了100遍,就是改不了啊。”
在孩子犯錯誤時,把“講道理”當做是教育是家長運用最嫻熟的技能。
先講道理,然後不聽就打,最後是親情感化,類如父母多麼不容易,都是為你好等。
別不承認,身邊的90%以上的父母都這樣做過。
道理磨破嘴皮,孩子卻半個字沒聽進去 ……好朋友小青哭著說:今天動手狠狠打了兒子,心情特別難過。以前認為自己是個講道理的媽媽,不會“以大欺小”用這麼粗暴的方式。但是這次真的沒忍住,火冒三丈,手腳根本不聽大腦的使喚,上去就是一巴掌。
原來小青在商場買東西排隊結賬時,孩子稍沒盯住就找不到了,開始在結賬口周圍到處找,3分鐘沒找到孩子時,小青立即感覺腦袋發懵,整個樓層開始邊跑邊喊,還是沒有發現孩子,最後哭著求助商場服務檯,商場工作人員跟著一起找,轉了好幾圈才發現孩子自己跑到樓下娃娃機那用身上帶的幾個硬幣抓娃娃呢。用小青的話說:“沒少給他講道理,離開大人就說一聲,就是改不了。經常轉眼就看不到了,所以這次抱住就是一巴掌。”孩子哇哇哭,小青也哭。
聽完小青的訴說,我說:“既然講道理沒有用,那就別講了。不如你給他講個孩子被壞人拐走的故事,或是在平時生活中用行動告訴他,離開大人必須要告訴一下。”看小青也沒太明白,我說我給你講個事吧,也是我從別的家長那學來的。
有次在小區廣場陪孩子,幾個小男孩子騎腳踏車玩得特別開心,一會幾個孩子商量要去小區不遠處另一個地方,幾個孩子都興奮地跑了,家長後面緊追著。只有一個小男孩回頭和他媽媽說:“媽媽我們要去那邊玩,你在這等著我。”得到媽媽的允許後,這個孩子才去。我當時就很吃驚說:“你家孩子也太懂事了,還和你說一聲。”這位媽媽說:“原來他也不這樣,有次我看他跑遠了,就故意回家了, 他一會沒有找到我,就回家找,說:‘媽媽,你回家為什麼沒有告訴我一聲’。我說:‘那你去別的地方玩時也沒有告訴我一聲啊”這位媽媽說,從那以後孩子只要離開家長時都會提前告訴下。
細想小青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長都把講道理當成教育。
“亂扔東西不是好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寶寶要做個好孩子。”
“寶貝拿了東西,用完要放回原位,做個有條理的孩子。”
“別磨蹭了,馬上要遲到了,遲到可不是個好習慣。”
“不要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要懂得媽媽收拾的辛苦。”
………
是不是聽著很耳熟?
與其家長常說:拿孩子沒辦法
不如說孩子對家長也沒辦法,
因為小孩子真的無法理解道理,他只有感受,感受你的情緒,感受你的態度,這感受摸不著,看不見,卻真實地存在溝通裡。大人和小孩,思維模式本來就不在一個頻道,講道理就是沒道理。
思想家盧梭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三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最習慣、運用最純熟的模式。
2.錯把“講道理”當成尊重孩子
“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
為什麼孩子對道理都懂,就是改不了呢?
想起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成人況且如此,何況孩子呢?
也難怪孩子對父母的大道理,是表面一套,心裡一套。
在《變形記》節目中,一個有趣的片段,仔細想來,卻耐人尋味。
山區女孩緣緣被“交換”到一個城市家庭中,律師“爸爸”問起了緣緣的理想。緣緣說想當一個警察,隨後爸爸開啟了“大道理”模式。從憶當年開始,說起了一大段的長篇大論。在之後的採訪環節中,緣緣說:“感覺像是律師對著罪犯在講話,要強打著精神裝作在聽的樣子,也很像唐僧在唸經……”
爸爸的感受卻是:“無論我說什麼,她都能聽進去,我很欣慰。”
同樣一件事,到了立場不同的兩個人口中,得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結論。
這看似奇怪,卻十分常見。
講道理,可以說是父母最常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了,但面對成人的大道理,孩子們的態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網友曾描述過當父母對著他講道理時,他內心的感受:“父母總是以一種我社會經驗比你足,聽我的沒錯的樣子,干涉我的各種選擇。”在講道理的時候,成人的確常常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認為孩子不懂得這些道理,需要更有經驗和見解的父母給予指點。
3.聽道理長大的孩子有哪些後遺症
首先聽父母大道理長大的孩子,會喪失傾聽的興趣,發展出超過常人的防禦心理,同時產生“道理免疫力”,哪怕這個道理本身很有道理,他也本能地排斥,嚴重的甚至會發生道德免疫力;其次,獨立意識喪失,不能對一件事進行誠實、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斷力,思維流於膚淺和平庸;第三,心態變得苛刻,對理解他人沒有興趣,興趣只在如何用自己的觀點征服對方,佔據上風——這樣的人生活中常見,他們和“他人”幾乎沒有共同認可的觀點,幾乎從來不能在一件事上持有相同的看法。
有人說不要濫用藥品,他就說生病了還是要吃藥的,不能一概而論;有人說孩子不能打、要尊重,他就說孩子和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是需要打的;甚至有人說60歲以上婦女不適宜穿高跟鞋,容易扭傷或摔倒,他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說不穿高跟鞋的老人也有摔倒扭傷的……我老家管這種偏愛抬槓的人叫作“槓房出生的”。表面看,這些人說話總是一分為二,又全面又客觀,其實他們只有兩種觀點:你的觀點,我的觀點。並且前者總是錯誤,後者總是正確。“槓房出生的人”其實思辨力特別弱,原因是他們的能量不能用於真誠的思辨上,主要用於不停地反抗別人的話語上,一生也往往在這種無端的消耗中庸碌地度過。而這樣一種心理,如果不自知,會透過言傳身教,產生代代相傳的惡習。
4.不做嘴上“講道理”的父母,孩子更優秀
首先,把大道理變成“講故事”
人類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歡聽故事,如果父母具備了講故事的本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很幸福。
有沒有發現我們國家的革命精神就是用一系列的故事傳承的,比如雷鋒的故事、劉胡蘭的故事、黃繼光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所以家長要學會講故事。
如今當我發現兒子存在一些問題時,都會找一些小故事講給他聽。比如,為了讓兒子不要特別在乎第一名,我們一起看完了《一個人的冠軍》的故事。孩子聽了一遍就會講了,當他和小夥伴玩遊戲時,不再破壞規則,總想自己爭第一,他會想起故事裡的小企鵝也這樣,後來沒有人願意和它玩。
為了告訴孩子物品管理的重要性,我們一起讀了 《好運先生和倒老黴先生》的故事,孩子透過故事瞭解到好運氣是自己創造的,做事之前做好規劃很重要。
還有一些是自己編的故事,比如像逛商場時,給他講有個小孩子因為不聽媽媽的話,到處亂跑,被壞人拐走的事。小孩子聽得特別認真, 會問有沒有找警察叔叔,坐飛機還是坐火車被帶走的,還有小朋友有好吃的嗎?等等。透過故事,孩子能明白去哪之前要先告訴爸爸媽媽,並且不能離開爸爸媽媽視線之內。
就這樣,故事中有道理,故事是道理的載體,講故事比講道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其次,讓孩子在實踐中獲得經驗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我的理解就是:道理是大人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獲得的,不是孩子的,如果孩子沒有機會體驗,就沒有辦法理解父母,本來這個世界就不存在感同身受,小孩子如何體會到父母的苦心呢。最好的辦法就像前面說的小男孩媽媽,用行動告訴他:在離開時需要告知下大人。
一位媽媽說針對孩子早上磨蹭,很多家長為此頭疼,她也曾和孩子講道理甚至吼過,發現沒用後就換個方法,某天早上突然不再緊催孩子,只是適當提醒他幾點了,孩子當然像往常一樣慢悠悠地不著急,還沒吃上飯就發現已經遲到了,於是急忙當拿起書跑著上學了。不僅沒吃上早飯,到校因為遲到受到老師批評了,孩子當天非常沮喪,自己主動說從明天開始早上一定要抓堅時間。不敢相信的是,從那以後,孩子還真是說到做到,早上做事的效率大大提高。
用思想家盧梭的話來說就是“因為冷冰冰的理論,只能影響我們的見解,而不能決定我們的行為;它可以使我們相信它,但不能使我們按照它去行動,它所揭示的是我們該怎樣想,而不是我們應該怎樣做。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最後共勉:不做嘴上講道理的父母,讓孩子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