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穀穗沉甸甸 丁壁村民笑開顏

秋來穀穗沉甸甸 丁壁村民笑開顏

省農科院穀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王玉文(右)向本色農業生產技術部經理婁斌講解穀子長勢。 本報記者王媛攝

“這幾天是穀子的灌漿期。穀穗白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營養,夜晚在呼吸作用下形成更加飽滿的籽粒,只要不下雨,再有20天時間,肯定豐收無疑。”8月29日上午,山西省農科院穀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王玉文在高平市河西鎮丁壁村的穀子大田裡,對山西本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婁斌說。

王玉文所在的向陽坡地種植的穀子是傳統優質品種長生13號,種植面積達174畝。今年本色農業種植穀子面積共3000餘畝,種植品種18個,除了14個品種的試驗田之外,大部分土地種植了傳統優質品種晉谷21、長生7號、長生13號。

從今年5月中旬丁壁村的富硒小米春播,到即將到來的秋收時節,王玉文始終關注著丁壁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的穀子種植情況,他說:“本色農業種植富硒小米,種子選用優質品種,生長過程中實現了化肥零使用,所有肥料都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羊糞,花期結束後,全部噴了納米富硒營養液,也就是說丁壁產出的小米是富硒優質米,預估畝產能夠達到800斤。”

穀子能夠達到這樣的單畝產量,已經是很高了。望著大田裡沉甸甸的穀穗壓彎了腰,聽著專家的肯定講解,丁壁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欣喜滿懷。

丁壁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由山西本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高平市河西鎮丁壁村集體合資成立,成員涵蓋丁壁村1529個村民。

從今年起,山西本色農業公司策劃了“本色原糧”和“丁壁源”兩個品牌,依託中國農大、山西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的技術優勢,以丁壁村基本農田為核心區,發展以穀子、紅薯等富硒作物,開始探索帶領太行山裡的老農民,走智慧化和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將丁壁村的近3175畝土地全部流轉回來建基地,土地流轉每畝600元,每年3月底春播前,就會透過郵政儲蓄銀行打到農戶的卡上。”本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楊軍根說。

合作社副理事長、丁壁村村支書馮海元告訴記者:“合作社盈利後,首先留10%的公益金用於村集體公益事業,再給村集體留20%生產儲備金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剩餘的70%參與股份分配。這樣一來,我們丁壁村的農民有三份收益,第一份是土地流轉收入,第二份是在地裡的打工收入,第三份是年底的股金分紅收益。”

秋風習習,婁斌站在谷浪滾滾的大田裡,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他家裡有6畝田地,以前每年都會種植玉米,依靠土地每年的經濟收入不到1萬元。他家裡加入到合作社之後,今年3月份,已經在合作社領到了今年的土地流轉費用3600元,他和妻子都在本色農業打工,他的崗位每月也能收入3000元左右,他覺得現在守著腳下這塊土地就能掙了錢,非常滿足。

豐收在即,本色農業邀請了省內外合作方舉行了富硒農產品“雲銷售”簽約儀式,山西本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楊凌弘本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北港、南京宇盛達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惠澤科技開發研究所、上海文通集團、上海市杭州商會、山西糧豐食品有限公司分別簽約。其中北京市中北港總經理、中國安全食品推廣辦公室副主任郭秩語非常看好丁壁村的富硒小米,未來本色農業三分之一的產量,即40萬斤的富硒小米將透過中北港走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據瞭解,去年成立丁壁源生態農業合作社之初,丁壁村有十幾戶農戶還在觀望並沒有加入。今年,看著合作社大田裡農作物長勢喜人,社員們的收入增加,未來農產品銷路暢通,這些農戶也希望能加入其中,成為丁壁源生態農業合作社的一份子。

本報記者王媛

(責編:馬雲梅、劉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13 字。

轉載請註明: 秋來穀穗沉甸甸 丁壁村民笑開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