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硝煙瀰漫的戰場到平淡充實的部隊生活
聲聲軍號是軍營的主旋律
在軍人心中
號音就是命令
號音就是前進的力量
武警廣西總隊為期20天的司號員集訓結束後,不知道我們的軍號手們與他們的軍號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南寧支隊某中隊司號員崔康泉和軍號的故事。
“嘟嘟嘟,嘟嘟嘟……”清晨,鐘錶的指標剛剛指向六點,樓道里立刻響起了高亢悠遠的起床號。
嘹亮的軍號聲喚醒了沉睡的軍營,部隊一天緊張有序的生活便從這悠揚的號音開始了。
說起中隊的司號員崔康泉,一米七的個頭清秀精幹,訓練場上的他敢打敢拼,一直在中隊默默地訓練工作,平時像個“悶葫蘆”一樣。但在今年推選戰士去參加司號員培訓的時候,這個平時非常內向的戰士,竟鼓起勇氣積極報名。
原來,在崔康泉心裡,在戰爭年代,革命先烈手握軍號不顧敵人的炮火向著天空吹響勝利的號角,是如此令他嚮往。
剛參加集訓時,這個小小的軍號可是讓崔康泉吃盡了苦頭,連續幾天憋得臉紅脖子粗就是吹不出調、發不出聲,自己都快洩氣了,但是面對巨大的壓力,崔康泉硬是和軍號較上了勁,幾天下來,崔康泉的腮幫子一直處於腫了消、消了腫的迴圈狀態,但是他仍然不斷查閱書籍、網上看影片、向教員請教苦苦練習,終於發聲成調。
為了吹好軍號,崔康泉每日高強度的練習必不可少,練嘴勁、穩氣息、學樂理、背樂譜,都是每天的必修課,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練習,一有空就聽音準、找節拍,嘴唇腫了消、消了腫。
“晚上躺在床上,感覺嘴唇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提起那段集訓時光,崔康泉仍然頗有感觸。
“一聲號響,千軍萬馬。”崔康泉清楚軍號對軍隊的意義,雖然結業考試合格,但他覺得自己吹得還不夠標準。回單位後,為了更好地履行司號員職責,每逢休息他就加緊練習。
前不久,大隊組織各中隊進行五公里武裝越野考核,快到終點時,指導員看到有人掉隊,喊道:“崔康泉,吹衝鋒號!”崔康泉拿出隨身攜帶的軍號,用盡全力地吹響,中隊官兵猶如置身戰場,聽到號聲瞬間熱血沸騰,向著終點發起衝鋒。最後,崔康泉所在中隊在這次考核中獲得第一名。
從那之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習慣了吹號聲代替拉號機。
為了讓號音能夠準時響起,崔康泉改掉了做事拖拉的小毛病,搖身一變成了中隊的“活鬧鐘”。
他的堅持與努力藏在每個睡眼朦朧的清晨、每個烈日炎炎的晌午、每個萬籟俱寂的夜晚,藏在那短短几十秒的悠揚司號聲中。
每有閒暇時間,總能看到他抱著軍號擦了又擦,崔康泉說:“都說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我覺得我的第二生命不僅僅有槍,更有軍號。”
訓練場上,黃銅色的軍號十分奪目,崔康泉每天迎著黎明、伴著晚霞日復一日的練習,黝黑的臉龐和磨破的嘴唇,見證著他的努力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