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七市聯手,“圈內”同城!省會經濟圈城市搶抓國家大戰略

由 豆更生 釋出於 綜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傑劉飛躍

濟泰高速通車,省會經濟圈內城市間交通更加緊密。
◥2020年9月,省會經濟圈互聯互通卡正式發行。

自2020年7月,山東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在行業聯盟、城市交通、產業合作等方面,動作頻頻,受到熱切關注。在濟南“十四五”規劃中,省會經濟圈更是被寄予厚望——“共同打造全國數字經濟高地、世界級產業基地、國際醫養中心和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為更好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黃河流域龍頭作用提供核心支撐”。

半年成立12個聯盟

“圈內”日益同城化

2020年7月2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部署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這次會議標誌著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正式拉開大幕。

同年7月9日,濟南—淄博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聊城緊隨其後,7月21日,濟南—聊城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8月1日,濟南—東營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8月7日,濟南—濱州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城市之間大的戰略合作協議,“聯盟”也正成為省會經濟圈的熱詞。

截至目前,省會經濟圈已至少結成12個聯盟。去年8月,七市組建“省會經濟圈藥品耗材採購聯盟”。9月,“省會經濟圈出生缺陷一體化精準防控聯盟”成立;同月,“省會經濟圈(黃河流域)大資料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10月,“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成立;同月,“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聯盟成立”“省會經濟圈電力裝備產業聯盟”也相繼成立。

去年11月,“山東省會經濟圈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成立;同月,“省會經濟圈商會合作發展聯盟”成立。12月,“省會經濟圈人力資源一體化發展聯盟”成立;隨後,“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養老服務聯盟”“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相繼成立。

2021年1月6日,“省會經濟圈城市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聯盟”。醫藥、文旅、科教、養老、司法……省會一體化發展充滿期待。

“各大聯盟的成立,將七市的公共資源作了有效統籌,讓省會經濟圈形成一個緊密共同體。”濟南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新軍說,“這也增強了濟南作為省會的首位度,為濟南實現‘強省會’目標、黃河下游中心城市奠定基礎。”

享受一體化紅利

還需聯手做大做強

伴隨著省會經濟圈的一系列動作,七市的市民們也切切實實享受到了紅利。

2020年7月,省會經濟圈企業開辦全域通辦機制,營業執照實現異地辦理;2020年9月起,濟南市民辦理泰山遊覽年卡,與泰安市民同等待遇;同月,省會經濟圈七市公交卡實現跨市使用……

“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進一步打破地域限制,讓兩市群眾儘快享受到同城化發展的福利和成果。”在此前的濟南—淄博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上,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說。

對於省會經濟圈的惠民舉措,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表示,“讓百姓能切身感受到一體化的成果,有效增加了百姓對經濟圈一體化的參與度,提高百姓對一體化的認同。”

“更好地共享一體化成果,還需要七市產業更好地深度融合與一體化發展。”劉新軍認為,實現“強省會”目標,濟南離不開其他兄弟城市的扶持,“如今濟南的東強涉及章丘、萊蕪以及淄博,西興提到了德州齊河,南美則提到與泰安打造生態共同體”。

時下,“產業對接”已成為“省會經濟圈”高頻詞彙。根據規劃,濟南市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科技、大資料、高階裝備製造、醫療醫養醫藥等產業叢集……淄博市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等產業叢集……

“各城市的經濟規模、發展階段、發展特色路徑都不一樣,這就要求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合作共贏。”劉新軍分析,“濟南及周邊城市在全國看來不是很強,這就需要城市間的互相攙扶,協同發展,聯手做大做強。”

打造半小時經濟圈

花大力氣織密交通網

快捷通暢的交通網路是構建省會經濟圈的基礎條件。“區域一體化中,交通是支撐。”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認為,只有不斷完善的交通網路才能為同城化發展織密聯絡,為省會經濟圈增加發展維度。

城市群的最終形態,將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各個城市建成區連線成片。“交通是同城化的基礎,按照現在的設想,乘坐軌道交通在一小時之內到達基本算是同城化。”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說。

儘管目前有濟青高速、京滬高鐵等大動脈將濟南同其他城市相連,但省會城市經濟圈與長三角有較大差距。記者梳理發現,從上海到蘇州的火車有242車次,23到32分鐘到達;上海到杭州的火車有183車次,52分鐘到2小時不等;上海到嘉興有148車次,27分鐘到1小時直達。

而濟南到泰安有66車次,17分鐘到45分鐘到達,濟南到淄博有91車次,22分鐘到1.5小時到達,濟南到德州有79車次,24分鐘到1小時50分鐘到達,濟南到濱州僅有1車次,耗時4小時22分。

“未來省會經濟圈內需要更多連線城市之間的普通公路、市域鐵路,這些交通基礎設施將會有效加快經濟圈內城市的一體化程序。”張汝華說。

而濟南也注意到了這點。隨著去年10月濟泰高速的開通,濟南也開始了一系列大動作,實現省會經濟圈內的暢通互聯。

目前,經十路東延西拓工程建設提速,濟齊大道改建工程順利驗收,濟樂高速公路南延線通車運營,濟青中線濟南至濰坊段高速公路獲得批覆,濟鄭鐵路山東段全線唯一控制性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濟萊高鐵全線首座隧道貫通,濟濱高鐵完成初步設計審查,京滬高鐵二通道濱州至東營段完成可研報告審查和鑑修,省會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正不斷推進。

搶抓黃河發展機遇

從更廣闊維度看區位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是去年繼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自貿試驗區後,第三個國家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這為濟南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戰略支撐,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機遇稍縱即逝,必須增強有效落實的使命感緊迫感。”這已是濟南發展的共識。

“越是形勢好,越要保持清醒,必須深刻認識到,機遇是一把雙刃劍,抓住了就是良機,抓不住就會變成危機。特別是未來五年是地緣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的時期,也是決定濟南成敗的關鍵五年。錯過這五年,我們失去的將是一個時代。”2020年12月15日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上,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說。

在山東沿黃九座城市中,省會經濟圈就佔到了七座。這七座雖然都位於黃河下游,但從山東省內的分佈來看,既有魯中地區的濟南、泰安、淄博,也有魯西的聊城和德州,還有黃河口的東營市。尤其是東營市加入省會經濟圈,使得黃河戰略在經濟圈內更加完整。

“濟南要打造黃河流域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中心城市,黃河戰略為濟南市建立國家中心城市找了一個支點。國家中心城市要承載國家戰略,這也是濟南參與到黃河戰略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認為。

從空中俯瞰,黃河如同一條黃色的絲帶,從西南緩緩流向東北,把這些城市包裹在內。濟南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徵分析,河流本身就是紐帶,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都是藉助大江大河促進區域內的協同,省會經濟圈要利用好這條紐帶。

“黃河的作用比省會城市要大得多,把區域發展提升到了一個空前廣闊的維度,黃河經濟帶使得區域協調發展的視野更大、層次更高。”王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