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翁達:尚比亞“國父”去世,他曾“感動中國”

當地時間17日14時30分,尚比亞開國總統肯尼思·卡翁達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一家軍事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7歲。這位尚比亞“國父”、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元老、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離開了。

在執政27年間,卡翁達對南部非洲和全球外交產生深遠影響。他是一名慷慨激昂的演說家,能讓聽者為之傾倒。他也是一名浪漫主義者,頗為感性,左手始終拿著標誌性的白手帕,情到深處總是忍不住用它擦眼淚。

尚比亞總統埃德加·倫古對卡翁達的逝世表示哀悼。他宣佈,尚比亞將進入為期21天的全國哀悼期,其間暫停一切娛樂活動並降半旗。他說,卡翁達是一位真正的非洲“偶像”。

嚇退一頭獅子

1924年4月28日,卡翁達出生於北羅得西亞欽薩利的盧勃瓦教區(今尚比亞北方省欽薩利縣)一個牧師家庭,是8個孩子中的老么。家人給他取了個綽號“Buchizya”,意思是“意料之外的孩子”。

1944年,卡翁達在一所師範學校擔任校長,此後曾在恩昌加銅礦公司擔任福利官員。當時,他經常周遊各地,與他人討論政治。1951年,他辭去教職,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動。

1952年,在一次旅行中,卡翁達偶遇一頭獅子。對於這段經歷,卡翁達在1962年出版的《尚比亞將獲得自由》一書中描述道,當時他離獅子只有大約20碼(約18米)遠。獅子一動不動地盯著卡翁達,無論卡翁達是大喊還是敲擊騎著的腳踏車,這頭獅子幾乎連眼睛都沒眨。

“不知為何,突然之間,我舉起了我那滿載東西的腳踏車,就像是要穿過一條沒有橋的小溪那樣,雙手將它舉在頭頂揮舞。這對百獸之王起到了作用,它一躍而去,消失了。”

就這樣,一個嚇退獅子的故事迅速傳遍全國,卡翁達反對殖民地種族歧視的演說,也吸引了大批追隨者。卡翁達開始領導尚比亞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

1959年,他領導的尚比亞非洲人國民大會被英國殖民當局取締,同年6月,卡翁達被判入獄9個月。出獄後,他成立尚比亞聯合民族獨立黨,並當選為主席,該黨迅速成為20世紀北羅德西亞(今尚比亞)最大的黨派。

1964年1月的選舉中,聯合民族獨立黨獲勝,39歲的卡翁達任北羅得西亞自治政府總理。

同年10月,尚比亞正式宣告獨立,成為非洲第36個獨立的國家。卡翁達則成為尚比亞開國總統,此後執政27年。

1991年11月,卡翁達在尚比亞首次多黨總統選舉中失利。他表示接受大選結果,保證和平順利交權。此後,卡翁達遭到政治迫害,一度被判為“無國籍人士”。1999年,他的第三個兒子、被視為接班人的韋茲·卡翁達在住宅附近被槍殺。

2000年,卡翁達重獲尚比亞國籍,並宣佈“永不重返政治舞臺”。

中國的老朋友

卡翁達的影響力,絕不侷限於尚比亞。

《紐約時報》稱,卡翁達在外交事務中發揮了最為深遠的影響力。

作為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元老和非洲社會主義嘗試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翁達是非洲統一組織(非洲聯盟)和不結盟運動的資深領導者。

他堅決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安哥拉、莫三比克、辛巴威、奈米比亞、南非等國游擊隊,在爭取民族武裝解放的過程中,都得到了卡翁達的積極支援。在冷戰時期,他堅決保持尚比亞的不結盟,還公開批評美國介入越南戰爭。

對中國人來說,卡翁達更是一位老朋友,甚至用“全天候朋友”形容中贊、中非關係,也是由卡翁達首創。

卡翁達見證了中贊、中非關係發展中諸多重要時刻。2009年,中非友好協會評選出“感動中國的五位非洲人”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卡翁達。

1964年10月25日,卡翁達在尚比亞獨立後的第二天宣佈同中國建交,29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尚比亞成為南部非洲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他還曾於1967年、1974年、1980年、1988年四次以尚比亞總統身份訪華。

1967年的首次訪華,也被卡翁達稱為“高光時刻”之一。據卡翁達回憶,那時,他和坦尚尼亞前總統尼雷爾曾去西方國家,告訴他們尚比亞和坦尚尼亞需要修建鐵路,“然而,西方國家拒絕了我們”。

後來,他們一同去北京見了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當時中國也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但為了支援非洲的獨立運動,毛澤東在會見卡翁達時果斷決定援建後來舉世聞名的坦贊鐵路。

卡翁達說,他在回國後便創造出“全天候朋友”這個詞:“在多少困難時期,我們都一同走過來了,互相支援、共同發展,你還能找到什麼詞語比‘全天候朋友’更能表達贊中關係呢?”

1974年第二次訪華時,他和毛主席的一段對話,則引發了毛主席對三個世界的劃分,產生深遠影響。

卡翁達曾在聯合國講壇上大聲疾呼,聯合國中沒有新中國人民的代表,這是錯誤的。對此,毛澤東主席曾感慨地說:“是非洲的黑人兄弟們,把我們抬進的聯合國。”

浪漫主義者

在外界看來,卡翁達是一個感性的人,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紐約時報》曾這樣形容卡翁達:私下裡,他說話聲音很輕,聽眾必須仔細聆聽。文章還稱卡翁達“溫和謙遜”,“既不抽菸,也不喝酒,主要吃蔬菜、水果、牛奶和水。”

據悉,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對卡翁達影響頗深,原本就不喝酒的他後來開始戒菸、戒葷腥。

卡翁達還是個浪漫主義者。還未從政時,他就和貝蒂·班達結婚。婚後,貝蒂一直積極支援卡翁達的政治生涯,尚比亞人親切地稱她為“貝蒂媽媽”。兩人育有9個子女。

南非《公民報》(The Citizen)稱,卡翁達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會為妻子貝蒂演唱和彈奏小夜曲。他會彈鋼琴、吉他和手風琴,還會打高爾夫球。“在非洲或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找不到卡翁達這樣的總統。”《公民報》稱。

在1987年的一次新聞釋出會上,卡翁達透露自己的第五個兒子死於艾滋病。在這樣的時刻,卡翁達總會掏出隨身帶著的白手帕,擦乾眼淚,讓自己平靜下來。

《紐約時報》稱,白手帕就此成了卡翁達的標誌性飾物,也是一個生動的飾物。在其他非洲領導人炫耀權力的時代,卡翁達洗得乾乾淨淨的手帕就像是護身符,喚起了他與人民間的情感紐帶。

受到兒子去世觸動後,卡翁達成立“肯尼思·卡翁達非洲兒童基金會”。晚年生涯中,他將大部分時間奉獻給了慈善事業,投身於抗擊艾滋病事業中。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卡翁達仍不忘發揮餘熱。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裘雯涵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92 字。

轉載請註明: 卡翁達:尚比亞“國父”去世,他曾“感動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