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安克雷奇對話後,中美如何探索大國相處之道?——專訪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中美安克雷奇高層戰略對話結束後,兩國如何繼續探索大國相處之道成為輿論焦點。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指出,此次對話是中美交往過程中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和重啟。
“對話總比對抗好,接觸總比脫鉤好,合作總比衝突好。”王帆表示,雙方同意保持對話溝通,對於緩解兩國緊張局勢,減少誤解誤判會發揮一定積極作用。以小合作促進大合作,應當成為當前探索中美戰略合作的主題。
當地時間3月17日拍攝的安克雷奇。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對話本身
安克雷奇對話後,中美雙方並未發表聯合宣告,也未共同會見記者。王帆認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對話本身。“對於這次對話要理性看待,它不可能拔高中美關係的合作水平,但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止斷的作用,這就是積極的、建設性的和有推動意義的。”
王帆指出,這是中美高級別官員在特朗普政府中斷與中方聯絡後,拜登新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首次面對面對話,也是落實兩國元首在中國農曆新年除夕通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是應美方邀請前往安克雷奇的,且基於抗疫的考量,代表團成員進行了嚴格的防護安排,足見中方是認真嚴謹的。中方外交口最為重要的兩位決策者聯袂出席,在以往的中美交流機制中也是極為少見的,更體現了中方的高度重視。
在中方據理力爭下,此次對話的第一場會談罕見地向媒體記者開放。王帆強調,這在以往的中美對話中很少見到或聽到,體現出中美關係的一種變化。“雖然美方有失待客之道和基本的外交禮儀,導致對話出現了意外的插曲,但後面的對話還是坦率的、有誠意的,達到了溝通的目的,有利於彼此瞭解。”他說,會談的基調是總體可控的,也是務實的。“如果只是搞外交秀,面子上過得去,實際上卻沒有談深談透,也達不到對話的效果。”
圖為楊潔篪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開場白中闡明中方有關立場。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王帆表示,雖然雙方都很清楚對方在特定問題上的態度,中方的表態也是一貫的,但美國還是存有某些幻想。“透過中方代表義正辭嚴的陳述,向美國重申我們的原則立場,打消了其以為我們會因看重合作而做交易讓步的幻想,這就把後面的對話引向了健康的、正確的軌道。”
“中美關係已經陷入歷史低點,改善中美關係的難度加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王帆坦言,雖然鑑於中美分歧和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性轉變,中美這一次對話不可能盡如人意,但中方對美國新政府提出了正告與警示,令美國在對華主權和核心利益上的戰略試探圖謀落空。與此同時,雙方在可以合作的議題領域還是進行了有成效的交流,並達成了原則意向。更重要的是,雙方同意保持對話溝通,這對於緩解兩國緊張局勢,減少誤解誤判會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
糾正錯誤當然要義正辭嚴
“我相信這一回合的交鋒應該給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留下深刻印象。”針對中美雙方在對話開場白中的“火藥味”,王帆指出,中方在此次會談中指出了美西方一些國家長期存在的錯誤做法,“糾正錯誤當然要義正辭嚴”。
“中國捍衛主權和核心利益的立場、意志和態度是一貫的,不因中國實力變化而改變。”王帆指出,如今的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轉變,更有底氣也更有能力和實力捍衛中國主權和核心利益,拿中國主權和核心利益做交易是絕無可能的。
談及臺灣問題時,王帆強調,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歷來如此,毫不含糊,從未改變。“臺獨”意味著戰爭這一紅線十分清晰,視而不見意味著巨大的成本代價。美國越干涉,臺海危機的風險越大。“美軍一些人炒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五年內攻臺的論調是藉機強化美軍事部署的圖謀,是違背兩岸人民的意願,不得人心的。”
王帆指出,香港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中央政府對中國領土實施有效的、合法的管轄,任何國家都沒有資格對香港問題說三道四。“美國在香港問題上掀不起大浪來,如果一意孤行,只會招致自身惡果。”
圖為香港金紫荊廣場。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美國戴有色眼鏡、持固有偏見、傲慢無禮的做法對其自身形象亦是重大傷害,長此以往美國的國際信譽就會喪失殆盡,因此中方實際上也是語重心長的。”王帆說,時代不同了,美國必須順應時代,改變其零和思維與霸凌行徑,改變其強權即公理和欺軟怕硬的做法。
中美關係的相互依存性沒有改變
在被問及下一階段中美應如何開展合作時,王帆直言,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模式,此次對話的模式也不一定會成為機制化的安排。
“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多樣化的交流機制,大國相處是一個互動的、相互塑造的過程,取決於雙方是否能夠相向而行。”王帆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某個國家仍然採取居高臨下、顛倒黑白,動輒對他國事務橫加指責;或者逆歷史潮流,持冷戰思維,熱衷於小集團、小圈子,拉幫結派,反全球化,大行貿易保護主義,處處強調本國優勢,對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視若無物,對國際責任推諉搪塞,這樣的做法,如何與他國合作呢?“所以還是要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大國相處之道,才能有效推動國家間關係的健康發展。”
王帆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相互聯絡已深入到“毛細血管”。目前來看,中美雙方仍然存在巨大的經濟互利,貿易戰的“鬥而不破”表明,中美之間在經貿領域可以也必須找到共贏之道。過去40多年間,中美僅雙邊貿易就增長了250多倍,中國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支撐了美國國內約260萬個就業崗位,累計7.25萬家美企在華投資興業,絕大多數都賺了大錢。
“中美關係的相互依存性沒有改變。”王帆指出,一是兩國關係的“全球性”和“戰略性”沒有改變,二是兩國關係的“互補性”和“互利性”沒有改變,三是兩國關係的“交融性”和“互鑑性”沒有改變。基於此,中美仍然存在著合作的可能性。
中美國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美之間合作佔主流的關係正在被競爭與合作相交織的複雜關係所取代。然而,合作仍有空間可以挖掘。”王帆認為,中美戰略層面的合作對技術領域的功能性合作具有單向促進作用。當前,中美仍然存在廣泛的經濟合作,並同時面臨大量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從戰略高度重視和促進具體領域的合作,保持中美經濟合作大局穩定,恢復非傳統安全合作,推進傳統安全合作,以小合作促進大合作,應當成為當前探索中美戰略合作的主題。
“對於中國而言,只要存在合作的領域和機會,我們就要爭取,同時把中美之間形式上的合作變成有實效的合作,小合作變成大合作,區域性合作變成戰略合作。”王帆說,當然一切都不是無條件的,而是需要一個較長時間段的爭取,同時應進行方式方法上的更新與調整,增強合作正能量與合作的粘性,仍需雙方共同努力。
未來中美關係取決於現在的選擇
王帆認為,此次對話對中美關係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首先,對待中美關係要有大局觀。王帆說:“我們要登高望遠,未來的中美關係取決於現在的選擇。”中美都是有世界影響的大國,中美關係的穩定不僅有助於兩國,也有助於世界。
其次,對待中美關係要有歷史觀。“中美在朝鮮戰爭時曾是戰場敵手,都能實現關係正常化,現在雖有困難,也一定要有信心改善中美關係。”王帆強調,這符合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的歷史發展趨勢。上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開拓者沒有想到中美建交40年後會有那麼多的合作與發展。現在中美關係陷入困境,但已是兩國關係有了長足發展後的困境,與當年兩國關係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再次,對待中美關係要有戰略觀。王帆認為,中美關係對於兩國而言都具有戰略性,兩國不能夠拘泥於當前存在的細枝末節而忽略中美穩定對於兩國發展的戰略意義。“只有從戰略高度看待,才能迎來中美關係的美好未來。”
此外,中美關係具有複雜性和複合性。中美之間出現分歧、存在差異是正常事,無需大驚小怪,不必迴避,也不必掩飾,而要勇於面對、正視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王帆表示,在處理中美矛盾時要有轉化能力,善於將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中美關係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我們要努力推動更多有實效的合作,開出更多合作共贏的花朵。”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當地時間3月19日中午在安克雷奇結束。圖為當地時間3月18日,工作人員為此次對話的首場會談做準備。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中方推動中美關係不只是為自身利益
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大背景下,中美關係對世界的影響倍顯重要。王帆對此認為,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可以避免許多國家採取所謂“選邊站隊”的政策,有利於各國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的均衡、可持續發展。相反,中美對抗只能帶來更多不確定、更多風險、更多衝突,而且可能導致不確定的第三方坐收漁利。
王帆認為,現在的美國希望重新回到國際機制中來,強調多邊主義,但實際上是以多邊之名行單邊之實。“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是單邊主義的變異,不是少數幾個國家拉幫結派主導國際議題,不是按照少數國家的利益來制定相關國際規則。”
“中方推動中美關係不只是為自身利益,也是為了促進兩國的共同利益,更是為了地區和全球利益。”王帆表示,希望美方放棄把合作當做為了一己之私的工具的做法,從全域性、全球戰略和人類未來的角度看待中美關係,推動兩國關係發展。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影片講話中所言,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取決於中美之間的理解。中美關係需要雙方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進行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