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一定打造一位偉人,但一定會打造一位老人。養老的本質就是花錢。如何才能過上安享晚年的生活?《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也許能夠給予我們更多指引。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五項意見,其中一項是《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會議明確要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援、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
目前《意見》還沒有正式釋出,但從內容來看,傳遞的訊號已經十分明顯,個人養老金將被推入發展的快車道。
一、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勢在必行
1)個人養老金制度
什麼是個人養老金制度?根據人社部官方表述,要建立以賬戶製為基礎、個人自願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援、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用便於理解的方式來說,就是自己掏錢存在國家設立的個人養老賬戶裡,並投資一些符合規定的養老金融產品。當退休的時候就可以從這個賬戶裡取錢,可以一次性領取也可以按月領取。
乍一聽似乎和基本養老制度沒啥區別,但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基本養老制度是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退休後按月領取。而個人養老制度則沒有政府和企業的參與,由個人主導。優點是更加靈活,也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2)為何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
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現狀,養老三支柱發展並不均衡。根據2020年末的期末累計結存額計算“三支柱”的佔比,第一支柱累計結存5.81萬億元,佔比58.16%、第二支柱累計結存3.54萬億元,佔比35.45%、第三支柱以2020年末計算6389億元,佔比6.40%。從佔比結構也能明顯看出,第一支依然一支獨大,而第三支柱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如何發展好養老第三支柱將成為緩解養老壓力的重要突破口。
從政策層面來看,以下是2021年相關政策:
2021年3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2021年5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中,6家人身險公司在浙江和重慶開展試點工作;
2021年9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中,批准“四地四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
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透過《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
透過對過去一年內相關政策的彙總,我們能夠感受到政策上有非常明顯的連續性,這也能夠印證國家對於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堅定信心。
3)養老金替代率持續降低
如果上述宏觀層面內容稍顯空洞與泛泛,難以讓人印象深刻。那麼在更為貼近生活的層面,透過例項和資料將會讓人有更為直觀的感受。
關於養老,人們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退休後可以領到多少錢。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的概念養老金替代率,它也是反應養老水平最直觀的指標。養老金替代率與退休生活水平成正比,簡單來說,替代率越高,能夠領到的退休金也越高,退休後的生活也就越好。反之,替代率越低,退休後的經濟條件越差。
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9854元,對應月平均工資為6654元。2021年人社部公佈的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約為2900元。社保養老金替代率約為44%。而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給出的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需不低於70%。
顯然我國社保養老金替代率要低於這一水平,另外有資料顯示,我國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仍然在不斷下降。
二、如何才能有尊嚴的老去
趙本山和小瀋陽的經典小品《不差錢》中,趙本山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著錢沒了。如何才能體面的養老,錢是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每個人都需要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避免人活著錢沒了的尷尬,但僅僅依靠社保已經越發難以為續。
首先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老年人口激增,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5億,佔總人口的17.9%205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4.8億,佔總人口的34.1%我國養老金來源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工作的人養活退休的人,老齡化將帶來撫養比的變化,2000年,撫養比是5:1、2019年,撫養比是2.8:1。隨著年輕人的減少,社保養老金將面臨巨大考驗。
其次,養老金能否跑贏通脹?養老金雖然一直在上調,但上漲幅度正在逐年遞減。2005年到2015年這十年中,養老金漲幅基本保持在10%左右;2016年後養老金漲幅下降,直到2018、2019、2020這三年也都維持在5%左右;而2021年,養老金漲幅調整為4.5%。
基於以上種種,個人養老金制度恰逢其時的出現,除了提供更多的選擇外,是否也可以理解為養老靠自己的時代要來臨了?
含飴弄孫,攜手同遊。相信這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一種退休生活狀態。但顯然單純依靠基本養老是難以實現這種生活狀態的,那麼如何才能過上愜意無憂、有尊嚴、有品質的晚年生活。未雨綢繆提前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活必不可少,無論是儲蓄還是投資還是購買商業保險,妥善規劃才是我們贏在晚年的關鍵。